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 技术转移 >> 正文

空气检测站用废水处理技术

发布时间:2020-11-7 8:01:42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申请日20200629

  公开(公告)日20200825

  IPC分类号B01D29/03; B01D29/96; B01D29/60

  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水处理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空气检测站用的废水处理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外壳,所述第一外壳的上表面固定连通有进水管,所述第一外壳的内壁滑动连接有过滤筒。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升降机构、过滤筒、支撑机构、凹槽和刻度尺,其中,支撑机构对过滤筒起到支撑作用,当使用者在使用该处理装置时,可通过观察过滤筒上刻度尺下降的距离,判断过滤筒内固体废物堆积量,使使用者能及时对过滤筒内的固体废物进行清理,同时,在升降机构的作用下,第一外壳与第二外壳之间能相互错开,进而便于使用者对过滤筒内的固体废物进行清理。

untitled.png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空气检测站用的废水处理装置,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升降机构(2),所述升降机构(2)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外壳(3),所述第一外壳(3)的上表面固定连通有进水管(4),所述第一外壳(3)的内壁滑动连接有过滤筒(5);

  所述过滤筒(5)的表面滑动连接有第二外壳(6),所述第二外壳(6)的底部和底板(1)的上表面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柱(7),所述第二外壳(6)的底部固定连通有出水管(8),所述第二外壳(6)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机构(9),所述支撑机构(9)的上表面与过滤筒(5)的底部接触;

  所述过滤筒(5)包括筒体(51),所述第一外壳(3)的内壁、第二外壳(6)的内壁和支撑机构(9)的上表面均与筒体(51)的表面接触,所述筒体(5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过滤网(52),所述筒体(51)内壁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把手柱(53),所述把手柱(53)位于过滤网(52)的上方;

  所述支撑机构(9)包括第一挡环(91),所述第一挡环(91)的表面与第二外壳(6)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挡环(9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弹簧(92),所述弹簧(9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挡环(93),所述第二外壳(6)的内壁和筒体(51)的底部均与第二挡环(93)的表面接触;

  所述升降机构(2)包括T形滑柱(21),所述T形滑柱(21)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柱(22),所述T形滑柱(21)的底部和限位柱(22)的底部均与底板(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T形滑柱(21)的表面和底板(1)的上表面均滑动连接有滑块(23),所述滑块(23)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电动推杆(24),所述电动推杆(24)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板(25),所述连接板(25)的内壁与第一外壳(3)的表面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气检测站用的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51)的正面开设有凹槽(10),所述凹槽(10)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刻度尺(1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气检测站用的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柱(22)的左侧开设有通孔(12),所述底板(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13),所述驱动电机(13)位于升降机构(2)的左侧,所述驱动电机(13)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转轴(14),所述转轴(14)的表面通过轴承与通孔(12)的内壁转动连接,所述转轴(14)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螺纹套筒(15),所述螺纹套筒(15)的表面螺纹连接有连接柱(16),所述连接柱(16)的前后两侧均与滑块(23)的表面固定连接。

  说明书

  一种空气检测站用的废水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空气检测站用的废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空气检测是对空气的成分进行检测,目前,在对空气进行检测时,会产生一定的量的废水,并且,这些废水中会含有一定的固体废物,进而在对废水进行处理时,大多通过滤网使废水固液分离,但过滤网在使用一段时间后,过滤网上会堆积较多的固体废物,这些固体废物会堵塞过滤网上的过滤孔,若不及时清理,则容易导致过滤网对废水的处理效果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如:目前,在对废水进行处理时,大多通过滤网使废水固液分离,但过滤网在使用一段时间后,过滤网上会堆积较多的固体废物,这些固体废物会堵塞过滤网上的过滤孔,若不及时清理,则容易导致过滤网对废水的处理效果降低,而提出的一种空气检测站用的废水处理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空气检测站用的废水处理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外壳,所述第一外壳的上表面固定连通有进水管,所述第一外壳的内壁滑动连接有过滤筒。

  所述过滤筒的表面滑动连接有第二外壳,所述第二外壳的底部和底板的上表面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柱,所述第二外壳的底部固定连通有出水管,所述第二外壳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的上表面与过滤筒的底部接触。

  所述过滤筒包括筒体,所述第一外壳的内壁、第二外壳的内壁和支撑机构的上表面均与筒体的表面接触,所述筒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过滤网,所述筒体内壁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把手柱,所述把手柱位于过滤网的上方。

  所述支撑机构包括第一挡环,所述第一挡环的表面与第二外壳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挡环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挡环,所述第二外壳的内壁和筒体的底部均与第二挡环的表面接触。

  所述升降机构包括T形滑柱,所述T形滑柱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柱,所述T形滑柱的底部和限位柱的底部均与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T形滑柱的表面和底板的上表面均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内壁与第一外壳的表面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筒体的正面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刻度尺。

  优选的,所述限位柱的左侧开设有通孔,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位于升降机构的左侧,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表面通过轴承与通孔的内壁转动连接,所述转轴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螺纹套筒,所述螺纹套筒的表面螺纹连接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的前后两侧均与滑块的表面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升降机构、过滤筒、支撑机构、凹槽和刻度尺,其中,支撑机构对过滤筒起到支撑作用,当固体废物堆积在过滤筒后,使过滤筒对第二挡环的压力增大,此时,过滤筒在重力的作用下向下移动,进而使用者在使用该处理装置时,可通过观察过滤筒上刻度尺下降的距离,判断过滤筒内固体废物堆积量,使使用者能及时对过滤筒内的固体废物进行清理,同时,通过电动推杆可控制第一外壳上下移动,并且,在T形滑柱和滑块的配合作用下,使第一外壳仅能左右移动,进而在将过滤筒从第二外壳内取出时,打开电动推杆,使第一外壳与过滤筒分离,然后,移动第一外壳,将第一外壳与过滤筒错开,此时,即可将过滤筒从第二外壳内取出,进而便于使用者对过滤筒内的固体废物进行清理。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驱动电机、转轴、螺纹套筒和连接柱,其中,连接柱与螺纹套筒之间为螺纹连接,当需要移动第一外壳时,打开驱动电机,通过连接柱和螺纹套筒的配合,即可是第一外壳左右移动,进而便于使用者将第一外壳与第一外壳之间对齐或者错开。(发明人李观凤)

相关推荐
项目深度追踪
数据独家提供
服务开通便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