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 2020.04.07
公开(公告)日 2021.01.15
IPC分类号 B01D61/08; B01D61/18; B01D61/12; B01D61/22; C02F1/44
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膜处理系统,包括控制器,其用于控制生产过程中的阀门、泵及机器的运行;废水库、换热器a及换热器b,换热器a与换热器b进水口之间并联,换热器a和换热器b的排水口之间通过导管并联设置而将水快速热交换加热后汇集;加热器,加热器进水口与换热器a和换热器b的排水口通过导管连接;常规膜处理系统;回收罐,回收罐与换热器a的另一排水口之间设有换热器a回收排出阀。本系统将进水温度控制在较为合理的范围(30‑35℃),增加膜实际通量,减少膜的用量,减少1/3投资,膜更换周期延长,降低膜更换费用,通过出水与进水热交换,实现热量回收,降低能耗。
权利要求书
1.一种膜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器,其用于控制生产过程中的阀门、泵及机器的运行;
废水库、换热器a及换热器b,换热器a与换热器b进水口之间通过导管并联设置,并联接口与废水库之间设有废水排出阀和废水提升泵分别向换热器a和换热器b内注入废水,换热器a和换热器b的排水口之间通过导管并联设置而将水快速热交换加热后汇集,换热器a的排出口的导管上设有换热排出阀a,换热器b的排出口的导管上设有换热排出阀b;
加热器,加热器进水口与换热器a和换热器b的排水口通过导管连接,加热器内设有温度传感器、温控器及温度指示表,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加热器内水的温度,温控器用于控制加热器的加热温度运行值,温度传感器与温控器电联接,温控器与控制器电联接,加热器与控制器电联接;
常规膜处理系统,常规膜处理系统与加热器连接将温度升高后的水进行预处理、超滤、纳滤、反渗透、DTRO、STRO中的一种或任意几种组合工艺处理;常规膜处理系统的清液排水口与换热器a的另一进水口之间设有膜系统清液排出泵,常规膜处理系统的浓液排水口与换热器b的另一进水口之间设有膜系统清液排出泵;
回收罐,回收罐与换热器a的另一排水口之间设有换热器a回收排出阀;
浓液后续处理系统,浓液后续处理系统与换热器b的另一排水口之间设有换热器a回收排出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膜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换热器a和换热器b的数量根据膜系统出水的管道数量设置,其为立管式换热器、板式换热器中的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膜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加热器加热方式为蒸汽加热、电加热及水加热中的一种。
说明书
一种膜处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膜处理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膜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城市化越来越明显,工业设施也越来庞大,这些因素的扩张均会导致废水的大量产生,而废水的处理一般采用膜处理工艺。研究表明,由于膜通量随水温变化大,设计一般取低值,造成设计规模偏大,投资过高。冬天通量下降,膜需提前更换,造成膜资源浪费。以陶氏膜为例,无论超滤还是反渗透,不同水温下,膜通量相差很大,10℃与35℃通量相差接近1倍。在南方地区,夏天和冬天的水温温差完全能够达到这个幅度,设计按最不利条件计算,膜的用量大大增加,需增加投资1/3左右。当冬天膜通量下降,达不到产水要求,不得不更换膜,而此时的膜在夏天水温条件下完全可以达到甚至高于正常通量,此时膜更换实际上造成了资源浪费和运行成本的增加。因此,如何解决膜通量在冬季和夏季产生变化较大的问题是目前主要的难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膜处理系统,将进水温度控制在较为合理的30-35℃范围,增加膜实际通量,减少膜的用量。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膜处理系统,包括控制器,其用于控制生产过程中的阀门、泵及机器的运行;
废水库、换热器a及换热器b,换热器a与换热器b进水口之间通过导管并联设置,并联接口与废水库之间设有废水排出阀和废水提升泵分别向换热器a和换热器b内注入废水,换热器a和换热器b的排水口之间通过导管并联设置而将水快速热交换加热后汇集,换热器a的排出口的导管上设有换热排出阀a,换热器b的排出口的导管上设有换热排出阀b;
加热器,加热器进水口与换热器a和换热器b的排水口通过导管连接,加热器内设有温度传感器、温控器及温度指示表,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加热器内水的温度,温控器用于控制加热器的加热温度运行值,温度传感器与温控器电联接,温控器与控制器电联接,加热器与控制器电联接;
常规膜处理系统,常规膜处理系统与加热器连接将温度升高后的水进行预处理、超滤、纳滤、反渗透、DTRO、STRO中的一种或任意几种组合工艺处理;常规膜处理系统的清液排水口与换热器a的另一进水口之间设有膜系统清液排出泵,常规膜处理系统的浓液排水口与换热器b的另一进水口之间设有膜系统清液排出泵;
回收罐,回收罐与换热器a的另一排水口之间设有换热器a回收排出阀;
浓液后续处理系统,浓液后续处理系统与换热器b的另一排水口之间设有换热器a回收排出阀。
进一步的,换热器a和换热器b的数量根据膜系统出水的管道数量设置,其为立管式换热器、板式换热器中的一种,多个换热器同时多流量的换热可提升效率,多种换热器可提升系统的多样性,采购便利。
进一步的,加热器加热方式为蒸汽加热、电加热及水加热中的一种,多种加热方式,可便于制造,以及将回收的热能有效利用。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的废水通过用泵提升,分两路至换热器a、换热器b,热交换加热后,经加热器继续加热至30-35℃,进入常规膜处理系统处理。经膜系统处理后的膜系统清液进入换热器a热量回收后外排或回用;膜系统浓液经换热器b热量回收后进入后续处理工序。加热器处的水温通过仪表和自控系统完成自动控制,确保膜在安全温度下运行。本系统将进水温度控制在较为合理的范围(30-35℃),增加膜实际通量,减少膜的用量,减少1/3投资,膜更换周期延长,降低膜更换费用,通过出水与进水热交换,实现热量回收,降低能耗。
发明人 (伍世军;徐平;陈阳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