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 20200720
公开(公告)日 20201103
IPC分类号 C02F3/28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废水处理系统和废水处理工艺,所述废水处理系统包括:厌氧反应器,用于容纳厌氧微生物;膜分离器;沼气循环管路,所述沼气循环管路包括:主管路、第一搅拌支路、第二搅拌支路和循环支路;所述主管路的一端与所述厌氧反应器的沼气出口连通,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搅拌支路和所述第二搅拌支路的进口连通;所述第一搅拌支路的出口与所述厌氧反应器的第一沼气入口连通,所述第二搅拌支路的出口与所述膜分离器的沼气入口连通;所述循环支路的两端分别连通所述膜分离器的沼气出口和所述厌氧反应器的第二沼气入口。本发明可利用沼气循环作为泥水混合的动力,确保了厌氧反应器内泥水充分混合接触。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水处理系统包括:
厌氧反应器,用于容纳厌氧微生物;
膜分离器;以及
沼气循环管路,所述沼气循环管路包括:主管路、第一搅拌支路、第二搅拌支路和循环支路;
其中,所述主管路的一端与所述厌氧反应器的沼气出口连通,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搅拌支路和所述第二搅拌支路的进口连通;
所述第一搅拌支路的出口与所述厌氧反应器的第一沼气入口连通,所述第二搅拌支路的出口与所述膜分离器的沼气入口连通;
所述循环支路的两端分别连通所述膜分离器的沼气出口和所述厌氧反应器的第二沼气入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水处理系统还包括:回水管路,一端与所述膜分离器连通,另一端与所述厌氧反应器的进水口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水处理系统还包括:泥水混合管路,两端分别与所述厌氧处理器和所述膜分离器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水处理系统还包括:风机,设置在所述主管路上。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膜分离器包括:
壳体;以及
膜组件,位于所述壳体内。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水处理系统还包括:
进水管路,与所述膜分离器连通,或与所述回水管路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水处理系统还包括:排水管路,所述排水管路与所述膜分离器连通;和/或
所述排水管路为负压排水管路。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水处理系统还包括:排气管路,与所述循环支路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水处理系统还包括:补气阀,设置在所述沼气循环管路上。
10.一种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废水处理系统的废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
将所述厌氧反应器内的沼气通入所述主管路后,再将沼气由所述第一搅拌支路进入所述膜分离器中,进行沼气搅拌;并且也将沼气由第二搅拌支路通入所述厌氧反应器中进行沼气搅拌;
将所述膜分离器内的沼气经所述循环支路至少通入所述厌氧反应器中。
说明书
一种废水处理系统和废水处理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废水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废水处理系统和废水处理工艺。
背景技术
厌氧和膜工艺结合是近年来废水处理工艺发展的新趋势。因为固液分离是高效厌氧生物反应器赖以存在的基础,而采用膜生物处理工艺可显著改善系统的固液分离效果。这种组合形式最大限度的发挥了两种工艺的优势。将厌氧工艺与膜技术结合是一种理想方法——厌氧工艺可产生能量在一定程度上能满足处理工艺对温度的需求,产生的污泥量少;膜分离技术能够使厌氧反应中世代时间较长的甲烷菌存活下来,从而能有效降解有机废水中的污染物、提高处理效率。如何有效保持反应器中性能优良的厌氧活性污泥,使污泥与进水基质充分混合接触,最大限度的利用微生物的处理能力,是发展厌氧反应器的方向。
对于高浓度有机物,优先选用厌氧生物处理技术,来作为主要的去除有机物的手段,但是如果仅仅通过厌氧生物处理技术,出水COD往往较高。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废水处理系统和废水处理工艺。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废水处理系统,所述废水处理系统包括:
厌氧反应器,用于容纳厌氧微生物;
膜分离器;以及
沼气循环管路,所述沼气循环管路包括:主管路、第一搅拌支路、第二搅拌支路和循环支路;
其中,所述主管路的一端与所述厌氧反应器的沼气出口连通,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搅拌支路和所述第二搅拌支路的进口连通;
所述第一搅拌支路的出口与所述厌氧反应器的第一沼气入口连通,所述第二搅拌支路的出口与所述膜分离器的沼气入口连通;
所述循环支路的两端分别连通所述膜分离器的沼气出口和所述厌氧反应器的第二沼气入口。
进一步地,所述废水处理系统还包括:回水管路,一端与所述膜分离器连通,另一端与所述厌氧反应器的进水口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废水处理系统还包括:泥水混合管路,两端分别与所述厌氧处理器和所述膜分离器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废水处理系统还包括:风机,设置在所述主管路上。
进一步地,所述膜分离器包括:
壳体;以及
膜组件,位于所述壳体内。
进一步地,所述废水处理系统还包括:
进水管路,与所述膜分离器连通,或与所述回水管路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废水处理系统还包括:排水管路,所述排水管路与所述膜分离器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排水管路为负压排水管路。
进一步地,所述废水处理系统还包括:排气管路,与所述循环支路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废水处理系统还包括:补气阀,设置在所述沼气循环管路上。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废水处理系统的废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
将所述厌氧反应器内的沼气通入所述主管路后,再将沼气由所述第一搅拌支路进入所述膜分离器中,进行沼气搅拌;并且也将沼气由第二搅拌支路通入所述厌氧反应器中进行沼气搅拌;
将所述膜分离器内的沼气经所述循环支路至少通入所述厌氧反应器中。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废水处理系统和废水处理工艺,可以将厌氧工艺与膜技术结合,提高对废水的处理效果。沼气循环作为泥水混合的动力,确保了厌氧反应器内泥水充分混合接触。沼气曝气产生的大气泡促使厌氧微生物产生的沼气气泡被驱赶、聚并,便于与泥水分离。而且,沼气曝气形成的紊流条件,一方面保证了泥水的良好的混合,另一方面又对污泥进行剪切,使其细分散,增大了污泥的比表面积,加快了传质速率,为提高负荷、缩短停留时间奠定了基础。
发明人 (雷小阳;黄评;戴清;薛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