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 技术转移 >> 正文

含氟废水处理系统

发布时间:2021-1-29 9:32:27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申请日 20200317

公开(公告)日 20201103

IPC分类号 C02F9/04; C02F11/122; C02F11/127; C02F11/125; C02F11/121; C02F101/14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含氟废水处理系统,处理系统包括pH调节部、一级反应部、一级沉淀部、二级反应部、二级沉淀部和过滤部等模块部件,二级反应部和二级沉淀部与一级反应部和一级沉淀部结构及功能基本类似。本实用通过设置重合的反应部和沉淀部,利用梯级处理模式可以保证污水中的氟离子以及其余悬浮污染物被充分脱除,本实用中的处理系统结构简单,处理水量大、处理成本低,除氟能力强,可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系统不能有效除去污水中氟离子的问题。

1.JPG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含氟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pH调节部、一级反应部、一级沉淀部、二级反应部、二级沉淀部和过滤部;其中:

pH调节部包括pH调节池(1)和pH调节试剂储罐(2),所述pH调节试剂储罐(2)与所述pH调节池(1)相连接;

一级反应部包括第一反应池(3)以及与所述第一反应池(3)相连接的第一储罐(4),所述第一反应池(3)的进口与所述pH调节池(1)的出口相连接,所述第一储罐(4)中存储有钙盐溶液;

一级沉淀部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PAC接触池(5)、第一PAM接触池(7)和第一沉淀池(9),所述第一PAC接触池(5)的进口与所述第一反应池(3)的出口相连接,所述第一PAC接触池(5)和第一PAM接触池(7)分别与PAC储罐(6)和PAM储罐(8)相连接;所述第一沉淀池(9)的侧壁上端和下端分别设置有出水口和排泥口;

二级反应部包括第二反应池(10)以及与所述第二反应池(10)相连接的第二储罐(11),所述第二反应池(10)与所述第一沉淀池(9)的出水口相连接,所述第二储罐(11)中存储有脱氟药剂;

二级沉淀部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二PAC接触池(12)、第二PAM接触池(13)和第二沉淀池(14),所述第二PAC接触池(12)的进口与所述第二反应池(10)的出口相连接,所述第二PAC接触池(12)和第二PAM接触池(13)分别与所述PAC储罐(6)和PAM储罐(8)相连接;所述第二沉淀池(14)的侧壁上端和下端分别设置有出水口和排泥口;

过滤部包括污泥暂存池(15)以及污泥处理装置(16);所述污泥暂存池(15)的侧壁上端设置有进泥口和排水口,下端设置有排泥口,所述第一沉淀池(9)和第二沉淀池(14)的排泥口与所述污泥暂存池(15)的进泥口相连接,所述污泥处理装置(16)与所述污泥暂存池(15)的排泥口相连接,所述污泥暂存池(15)的排水口和污泥处理装置(16)的出水口通过循环管(17)与所述pH调节池(1)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氟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pH调节池(1)内设置有pH在线检测仪(19),所述第一反应池(3)和第二反应池(10)内设置有在线氟离子探头(20),所述pH调节试剂储罐(2)、第一储罐(4)、第二储罐(11)、PAC储罐(6)和PAM储罐(8)的出口均设置有电磁阀门(21),所述pH在线检测仪(19)、在线氟离子探头(20)和电磁阀门(21)与PLC控制器(18)通信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含氟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pH调节试剂储罐(2)内部具有两个空腔,分别存储有酸性调节剂和碱性调节剂;所述两个空腔均通过设置有电磁阀门(21)的管道与所述pH调节池(1)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氟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泥处理装置(16)为板框压滤机、带式压滤机、卧螺离心机、叠螺脱水机或真空皮带脱水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氟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pH调节池(1)、第一反应池(3)、第一PAC接触池(5)、第一PAM接触池(7)、第二反应池(10)、第二PAC接触池(12)和第二PAM接触池(13)的底部设置有搅拌桨。

说明书

一种含氟废水处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含氟废水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氟是一种性质极为活泼的非金属元素,在自然界中主要以萤石、冰晶石以及氟磷酸钙的形式存在。含氟废水作为常见的工业废水,涉及太阳能、半导体、煤化工及制药等众多化工领域,其排放造成的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含氟废水对于人体危害极大,吸入会发生中毒,影响人体物质代谢,进而对人体各器官发生危害,最终致死。

目前,国内外处理含氟工业废水的方法有化学沉淀法、混凝沉降法、吸附法、电凝去、反渗透法、离子交换法、电渗析法和膜分离法等。而工业上主要使用化学沉淀法、絮凝沉淀法及吸附法。化学沉淀法的原理是通过加入石灰、氯化钙等含钙化合物与氟化物反应生成CaF2,以沉淀形式除去氟离子,其缺点在于需要使用大量的钙盐,不仅会增加污泥产量,而且脱氟效果差,处理后的废水中氟含量仍保持在20.0mg/L以上,很难达到国家排放标准。絮凝沉淀法的原理是通过沉淀水解—絮凝反应形成一系列聚合物,最终以絮状沉淀方式除去废水中含氟胶体及悬浮物颗粒,其缺点在于处理规模小,处理后废水中氟离子浓度难以实现超净排放。同时,该法处理费用高、药剂量较大及去除效果的干扰因子多,出水水质不稳定,水中亦含有溶解态的含氟络合物,除氟不彻底,存在安全隐患。

综上可知,开发一种低成本、大规模及超净排放的新型含氟废水深度处理设备很有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含氟废水处理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设备不能深度处理去除水中氟离子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含氟废水处理系统,包括pH调节部、一级反应部、一级沉淀部、二级反应部、二级沉淀部和过滤部;其中:

pH调节部包括pH调节池和pH调节试剂储罐,pH调节试剂储罐与pH调节池相连接;

一级反应部包括第一反应池以及与第一反应池相连接的第一储罐,第一反应池的进口与pH调节池的出口相连接,第一储罐中存储有钙盐溶液;

一级沉淀部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PAC接触池、第一PAM接触池和第一沉淀池,第一PAC接触池的进口与第一反应池的出口相连接,第一PAC接触池和第一PAM接触池分别与PAC储罐和PAM储罐相连接;第一沉淀池的侧壁上端和下端分别设置有出水口和排泥口;

二级反应部包括第二反应池以及与第二反应池相连接的第二储罐,第二反应池与第一沉淀池的出水口相连接,第二储罐中存储有脱氟药剂;

二级沉淀部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二PAC接触池、第二PAM接触池和第二沉淀池,第二PAC接触池的进口与第二反应池的出口相连接,第二PAC接触池和第二PAM接触池分别与PAC储罐和PAM储罐相连接;第二沉淀池的侧壁上端和下端分别设置有出水口和排泥口;

过滤部包括污泥暂存池以及污泥处理装置;污泥暂存池的侧壁上端设置有进泥口和排水口,下端设置有排泥口,第一沉淀池和第二沉淀池的排泥口与污泥暂存池的进泥口相连接,污泥处理装置与污泥暂存池的排泥口相连接,污泥暂存池的排水口和污泥处理装置的出水口通过循环管与pH调节池相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pH调节池内设置有pH在线检测仪,第一反应池和第二反应池内设置有在线氟离子探头,pH调节试剂储罐、第一储罐、第二储罐、PAC储罐和PAM储罐的出口均设置有电磁阀门,pH在线检测仪、氟离子探头和电磁阀门与PLC控制器通信连接。

进一步,pH调节试剂储罐内部具有两个空腔,分别存储有酸性调节剂和碱性调节剂;两个空腔均通过设置有电磁阀门的管道与pH调节池相连接。

进一步,污泥处理装置为板框压滤机、带式压滤机、卧螺离心机、叠螺脱水机或真空皮带脱水机。

进一步,pH调节池、第一反应池、第一PAC接触池、第一PAM接触池、第二反应池、第二PAC接触池和第二PAM接触池的底部设置有搅拌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中的系统设置有梯级处理的两组反应部和沉淀部,第一级反应部和沉淀部保证废水中的氟含量降低到8~10mg/L,第二级反应部可以保证污水中的氟离子含量降到1mg/L及以下,同时其他悬浮污染物被充分脱除,经过本实用系统处理后的污水能够达到《生活饮用水卫生规范》(GB5749-2006)。

2.本实用中处理系统的工作过程由控制器进行控制,使污水的处理效率和处理精度大大提高。

3.本实用中的处理系统中的污泥处理装置可以将污泥中蕴含的水分挤出并使其进入处理系统进行循环处理,而污泥则以滤饼的形式进行存储与转运。

发明人 (张亚明;杨汉军;黄文凤;向迎洪;雷成;章慧;唐彤;赵君科;孙冬;蒲柳;郑庆生;)

相关推荐
项目深度追踪
数据独家提供
服务开通便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