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 技术转移 >> 正文

有机废水处理系统

发布时间:2021-1-29 8:51:40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申请日 20200718

公开(公告)日 20201103

IPC分类号 C02F9/14; C02F11/121; C02F101/30

摘要

本申请涉及一种有机废水处理系统,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其包括依次连接设置的酸析沉淀池、化学氧化池、混凝沉淀池、生物接触氧化池和RO+DTRO系统;所述混凝沉淀池的底部设置有污泥脱水装置。本申请具有降低有机废水处理成本的优点。

2.JPG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有机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设置的酸析沉淀池(1)、化学氧化池(2)、混凝沉淀池(3)、生物接触氧化池(4)和RO+DTRO系统(5);所述混凝沉淀池(3)的底部设置有污泥脱水装置(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机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泥脱水装置(7)包括位于混凝沉淀池(3)侧壁的通孔(701),所述通孔(701)内滑动设置有阻挡板(702),所述阻挡板(702)通过第一驱动组件(704)带动位移,所述阻挡板(702)与混凝沉淀池(3)底壁形成脱水腔(705),所述脱水腔(705)内滑动设置有挤压组件(706),所述挤压组件(706)通过第二驱动组件(708)带动位移,所述脱水腔(705)的侧壁置有承料板(707),所述挤压组件(706)侧面与承料板(707)侧面相抵接,所述承料板(707)上设置有若干与生物接触氧化池(4)连通的出水孔(709),所述承料板(707)与挤压组件(706)之间设置有第一透水膜(710),所述混凝沉淀池(3)底部且位于承料板(707)下方设置有出料口(711),所述出料口(711)内设置有开关阀门(71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有机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组件(706)包括连接板(7061)、弹簧(7062)和挤压板(7063),所述连接板(7061)与所述第二驱动组件(708)相连接,所述连接板(7061)远离所述第二驱动组件(708)的一侧连接有若干弹簧(7062),所述弹簧(7062)远离连接板(7061)的一端设置有挤压板(7063)。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有机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阀门(712)包括位于混凝沉淀池(3)底壁内的安装腔(7121),所述安装腔(7121)内设置转轴(7122),所述安装腔(7121)内设置有驱动所述转轴(7122)转动的第三驱动组件(7123),所述转轴(7122)上设置有将出料口(711)挡住的隔断板(7124),所述混凝沉淀池(3)底部设置有与所述出料口(711)连通的收料桶(712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有机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7122)的另一端设置有安装框(7126),所述安装框(7126)位于所述出料口(711)内,所述安装框(7126)内设置有第二透水膜(7127),所述安装框(7126)底部与所述生物接触氧化池(4)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有机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料板(707)呈倾斜设置,其较低端靠近所述挤压组件(706),所述承料板(707)的较高端设置有下料组件(713)。

7.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有机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组件(713)包括推料板(7131)和第四驱动组件(7132),所述推料板(7131)滑动设置在所述承料板(707)上表面,所述第四驱动组件(7132)用于带动所述推料板(7131)进行位移。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有机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沉淀池(3)底壁呈倾斜设置,其较低端靠近所述开关阀门(712)。

说明书

一种有机废水处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有机废水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芬顿氧化法是在酸性条件下利用Fe2+催化分解H2O2产生的•OH降解污染物,且生成的Fe3+发生混凝沉淀去除水中的有机物,因此Fenton试剂在水处理中具有氧化和混凝两种作用。一方面,对有机物的氧化作用是指Fe2+与H2O2作用,生成具有氧化能力极强的羟基自由基•OH而进行的自由基反应;另一方面,反应生成的Fe(OH)3胶体具有絮凝、吸附功能,也可以去除水中部分有机物。

目前,对芬顿试剂氧化特性在有机废水处理过程中的应用研究,主要有以下三种工艺:普通芬顿法、光-芬顿法和电-芬顿法。普通芬顿法为双氧水在亚铁离子的催化作用下分解产生羟基自由基,其氧化性极强,可将有机物分子转化为无机物。于此同时,亚铁离子作为催化剂会被氧化成为三价铁离子,若溶液pH值为中性或碱性可生成Fe(OH)3胶体出现,众所周知的胶体絮凝吸附作用,可大规模地去除污水中的微小悬浮颗粒及胶体,大大提高水质。但是存在H2O2的利用率不高的问题,因此人们引入光-芬顿法,在紫外或可见光照射下的Fenton试剂体系被称为光-Fenton试剂,通过光-Fenton试剂以提高其对有机物处理效率及对有机物的降解程度。电-芬顿试剂就是在电解槽中通过电解反应生成H2O2或Fe2+,从而形成芬顿试剂,并让废水流入电解槽,由于电化学作用,使反应机制得到改善,从而提高了试剂的处理效果。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发现,如果单独使用芬顿反应对有机废水进行使用,存在有机废水处理成本过高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降低有机废水的处理成本,本申请提供一种有机废水处理系统。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有机废水处理系统,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有机废水处理系统,包括依次连接设置的酸析沉淀池、化学氧化池、混凝沉淀池、生物接触氧化池和RO+DTRO系统;所述混凝沉淀池的底部设置有污泥脱水装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芬顿法及生化联合处置工艺,对废水进行处理,提升有机废水的COD去除率,降低废水处理的成本。

优选的,所述污泥脱水装置包括位于混凝沉淀池侧壁的通孔,所述通孔内滑动设置有阻挡板,所述阻挡板通过第一驱动组件带动位移,所述阻挡板与混凝沉淀池底壁形成脱水腔,所述脱水腔内滑动设置有挤压组件,所述挤压组件通过第二驱动组件带动位移,所述脱水腔的侧壁置有承料板,所述挤压组件侧面与承料板侧面相抵接,所述承料板上设置有若干与生物接触氧化池连通的出水孔,所述承料板与挤压组件之间设置有第一透水膜,所述混凝沉淀池底部且位于承料板下方设置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内设置有开关阀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混凝沉淀池底部的固体沉淀较多时,驱动第一驱动组件,使得阻挡板将混凝沉淀池进行隔离,形成脱水腔,然后启动第二驱动组件,在挤压组件和承料板的作用下,对固体沉淀进行脱水,从而无须后续进行脱水处理。

优选的,所述挤压组件包括连接板、弹簧和挤压板,所述连接板与所述第二驱动组件相连接,所述连接板远离所述第二驱动组件的一侧连接有若干弹簧,所述弹簧远离连接板的一端设置有挤压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弹簧能够起到缓冲作用,使得挤压板在对固体废物进行挤压时第二驱动机构依旧可以带动连接板相向移动,从而控制压榨后固体废物的含水率。

优选的,所述开关阀门包括位于混凝沉淀池底壁内安装腔,所述安装腔内设置转轴,所述安装腔内设置有驱动所述转轴转动的第三驱动组件,所述转轴上设置有将出料口挡住的隔断板,所述混凝沉淀池底部设置有与所述出料口连通的收料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完成对固体沉淀的挤压后,启动第三驱动组件,转动转轴,使得隔断板离开出料口,固体废物能够通过出料口排入收料桶内,完成对固体废物的收集。

优选的,所述转轴的另一端设置有安装框,所述安装框位于所述出料口内,所述安装框内设置有第二透水膜,所述安装框底部与所述生物接触氧化池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挤压组件朝向承料板运动时,启动第三驱动组件,转动转轴,使得安装框位于出料口内,从而便于脱水腔内的水通过出料口排出,加快脱水腔内的水排出。

优选的,所述承料板呈倾斜设置,其较低端靠近所述挤压组件,所述承料板的较高端设置有下料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承料板呈倾斜设置,使得在对固体沉淀进行挤压时,挤压出的水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从出水孔流出,从而降低得到固体的含水率。

优选的,所述下料组件包括推料板和第四驱动组件,所述推料板滑动设置在所述承料板上表面,所述第四驱动组件用于带动所述推料板进行位移。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挤压组件作用下,完成对固体沉淀进行脱水,然后启动第四驱动组件,在第四驱动组件的作用下推动推料板进行滑移,将挤压组件和承料板之间的污泥推向开关阀门,从而完成对脱水后污泥的下料工作。

优选的,所述混凝沉淀池底壁呈倾斜设置,其较低端靠近所述开关阀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混凝沉淀池底壁呈倾斜设置,使得固体沉淀能够顺着混凝沉淀池底壁流向,在挤压组件的作用下,方便对固体沉淀进行脱水,无须后续对污泥进行脱水处理,减少后续的操作成本。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利用芬顿法及生化联合处置工艺,对废水进行处理,提升有机废水的COD去除率,降低废水处理的成本;

当混凝沉淀池底部的固体沉淀较多时,驱动第一驱动组件,使得阻挡板将混凝沉淀池进行隔离,形成脱水腔,然后启动第二驱动组件,在挤压组件和承料板的作用下,对固体沉淀进行脱水,从而无须后续进行脱水处理;

在挤压组件朝向承料板运动时,启动第三驱动组件,转动转轴,使得安装框位于出料口内,从而便于脱水腔内的水通过出料口排出,加快脱水腔内的水排出。

发明人 (洪双文;蔡伟平;占列;纪任丹;曾特艺;黄忠飞;赖梦妍;张凯寅;)

相关推荐
项目深度追踪
数据独家提供
服务开通便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