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 20200720
公开(公告)日 20201103
IPC分类号 B01D36/04
摘要
本发明属于废水净化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印刷油墨废水水处理净化装置,包括净化箱和沉淀箱;所述净化箱固连于沉淀箱上表面;所述净化箱上表面开设有进水口,净化箱侧壁开设有出水口;所述净化箱内装有活性污泥;所述出水口位于活性污泥上方;所述净化箱外表面固定包裹有螺纹管;所述螺纹管一端连通出水口,另一端于沉淀箱上表面连通至沉淀箱内;所述沉淀箱底部内壁开设有收集槽;所述收集槽通过均匀布置的收集孔连通沉淀箱内;所述沉淀箱底部固连有返流箱;本发明可实现活性污泥的循环利用,有效提高利用效率,节约资源消耗,提高净化效率。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印刷油墨废水水处理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净化箱(1)和沉淀箱(2);所述净化箱(1)固连于沉淀箱(2)上表面;所述净化箱(1)上表面开设有进水口(11),净化箱(1)侧壁开设有出水口;所述净化箱(1)内装有活性污泥;所述出水口位于活性污泥上方;所述净化箱(1)外表面固定包裹有螺纹管(12);所述螺纹管(12)一端连通出水口,另一端于沉淀箱(2)上表面连通至沉淀箱(2)内;所述沉淀箱(2)底部内壁开设有收集槽(21);所述收集槽(21)通过均匀布置的收集孔(22)连通沉淀箱(2)内;所述沉淀箱(2)底部固连有返流箱(3);所述返流箱(3)底部固连有气缸(31);所述气缸(31)的伸出端固连有返流板(32),返流板(32)与返流箱(3)内壁之间滑动连接;所述返流箱(3)内壁固连有返流环(33);所述返流环(33)漏斗形设计,且返流环(33)上端通过沉淀箱(2)底部开设的返流孔(34)连通收集槽(21);所述返流环(33)位于返流板(32)上方,且返流环(33)与返流板(32)之间设有返流块(35);所述返流块(35)球形设计,且返流块(35)直径大于返流环(33)内径小于返流环(33)外径;所述返流块(35)与返流环(33)之间固连有第一弹性绳(36),第一弹性绳(36)处于拉紧状态,使返流块(35)接触返流环(33)下表面设置;所述返流板(32)表面开设有均匀布置的连通孔(37);所述返流板(32)下表面于每个连通孔(37)下方均通过第二弹性绳(38)固连有密封板(39);所述密封板(39)初始状态下紧贴返流板(32)下表面,且密封板(39)直径大于连通孔(37)直径;所述返流箱(3)底部开设有返流出口(4);所述净化箱(1)侧壁开设有返流入口(41),返流入口(41)连通活性污泥处,且返流入口(41)和返流出口(4)之间通过软管连通;所述沉淀箱(2)右侧表面开设有出料口(4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印刷油墨废水水处理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箱(2)内壁固连有第一斜板(43)和第二斜板(44);所述第一斜板(43)位于第二斜板(44)上方,且第一斜板(43)从左至右向下倾斜设计,且第一斜板(43)右端与沉淀箱(2)内壁之间具有间隙;所述第二斜板(44)从左至右向上倾斜设计,且第二斜板(44)左端与沉淀箱(2)内壁之间具有间隙;所述出料口(42)位于第二斜板(44)与沉淀箱(2)连接处的下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印刷油墨废水水处理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箱(2)底部固连有多个均匀布置且竖直设置的滤网(45);所述滤网(45)前后端均与沉淀箱(2)固连;所述滤网(45)上表面不接触第二斜板(44)下表面设置;所述出料口(42)位于滤网(45)的斜上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印刷油墨废水水处理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箱(2)底部内壁固连有滤板(46);所述滤板(46)位于滤网(45)右侧;所述滤板(46)表面开设有均匀布置的滤孔(47);所述滤孔(47)靠近滤网(45)一侧直径小于滤孔(47)远离滤网(45)一侧直径;所述收集槽(21)位于滤板(46)左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印刷油墨废水水处理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返流箱(3)右侧固连有协助箱(5);所述协助箱(5)内滑动连接有协助板(51);所述返流板(32)内固连有第一磁铁(52);所述协助板(51)内固连有第二磁铁(53),第一磁铁(52)和第二磁铁(53)异性磁极相对设置;所述沉淀箱(2)底部内壁开设有协助槽(54);所述协助槽(54)位于滤板(46)右侧;所述协助槽(54)通过均匀布置的协助孔(55)连通滤板(46)右侧的沉淀箱(2)内空间;所述协助箱(5)上表面开设有第一协助口(56)和第二协助口(57);所述第一协助口(56)通过软管连通协助槽(54);所述第二斜板(44)内开设有水槽(58);所述第二下班下表面开设有水孔(59),水孔(59)位于滤板(46)左侧,且水孔(59)倾斜向滤板(46)表面设计;所述第二协助口(57)通过软管和沉淀箱(2)开设的通口连通水槽(58);所述第一协助口(56)和第二协助口(57)内均设有单向阀,保证协助槽(54)内油墨废水和沉淀的活性污泥通过第一协助口(56)进入协助箱(5),协助箱(5)内油墨废水和活性污泥通过第二协助口(57)进入水槽(58);所述水孔(59)直径大于滤孔(47)的最小直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印刷油墨废水水处理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返流箱(3)底部内壁与返流板(32)下表面之间设有包囊(6);所述气缸(31)位于包囊(6)内;所述包囊(6)内装有气体,且包囊(6)为弹性材料制成。
说明书
一种印刷油墨废水水处理净化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废水净化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印刷油墨废水水处理净化装置。
背景技术
在印刷过程中,由于设备的清洗,会产生一定数量的油墨废水。水性油墨色彩的千变万化造成其废水的化学成分相当复杂,具有高COD、高色度、难生物降解的特点,一旦进入水体,对水环境会造成严重的污染。油墨废水中的主要污染成分为含带色基团的环状有机物(色料),丙烯酸系列的水溶性树脂(载色剂)、大分子量的醇基或苯基分散剂,在这几种污染物中水溶性树脂是废水CODcr的主要组成部分,占据五分之四以上。油墨废水的颜料种类繁杂,既包括有机颜料,又包括无机颜料;有机颜料有酞青颜料、色淀颜料、偶氮颜料、亚硝基颜料、杂环颜料、还原颜料等,无机颜料有炭类、盐类、氧化物类三类。
活性污泥(activesludge)是微生物群体及它们所依附的有机物质和无机物质的总称,1912年由英国的克拉克(Clark)和盖奇(Gage)发现,活性污泥可分为好氧活性污泥和厌氧颗粒活性污泥,活性污泥主要用来处理污废水。活性污泥法是利用悬浮生长的微生物絮体处理有机污水的一类好氧处理方法。
现有技术中使用活性污泥对油墨废水处理过程中,通过采用油墨废水和活性污泥混合搅拌,使活性污泥对油墨废水进行有效净化,但是活性污泥与油墨废水混合后不易分离,需要多重的过滤步骤,同时活性污泥在对油墨废水净化过程中需要不断的搅拌,所需劳动力较多,同时活性污泥会随着油墨废水流失,造成活性污泥随着使用次数的增加,活性污泥总量不断减少,无法实现活性污泥的循环利用,活性污泥的利用率较低资源浪费量大,且由于活性污泥对油墨废水净化过程中不停的进行搅拌,部分活性污泥随着油墨废水的取出而被取出,蕴含在油墨废水内,影响油墨废水后期的后期处理。
发明内容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解决活性污泥对油墨废水净化过程中人力物力投入大、无法实现活性污泥的循环利用和活性污泥混合油墨废水内,影响油墨废水后期的后期处理的问题,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印刷油墨废水水处理净化装置。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印刷油墨废水水处理净化装置,包括净化箱和沉淀箱;所述净化箱固连于沉淀箱上表面;所述净化箱上表面开设有进水口,净化箱侧壁开设有出水口;所述净化箱内装有活性污泥;所述出水口位于活性污泥上方;所述净化箱外表面固定包裹有螺纹管;所述螺纹管一端连通出水口,另一端于沉淀箱上表面连通至沉淀箱内;所述沉淀箱底部内壁开设有收集槽;所述收集槽通过均匀布置的收集孔连通沉淀箱内;所述沉淀箱底部固连有返流箱;所述返流箱底部固连有气缸;所述气缸的伸出端固连有返流板,返流板与返流箱内壁之间滑动连接;所述返流箱内壁固连有返流环;所述返流环漏斗形设计,且返流环上端通过沉淀箱底部开设的返流孔连通收集槽;所述返流环位于返流板上方,且返流环与返流板之间设有返流块;所述返流块球形设计,且返流块直径大于返流环内径小于返流环外径;所述返流块与返流环之间固连有第一弹性绳,第一弹性绳处于拉紧状态,使返流块接触返流环下表面设置;所述返流板表面开设有均匀布置的连通孔;所述返流板下表面于每个连通孔下方均通过第二弹性绳固连有密封板;所述密封板初始状态下紧贴返流板下表面,且密封板直径大于连通孔直径;所述返流箱底部开设有返流出口;所述净化箱侧壁开设有返流入口,返流入口连通活性污泥处,且返流入口和返流出口之间通过软管连通;所述沉淀箱右侧表面开设有出料口;工作时,油墨废水通过进水口进入净化箱内,在油墨废水进入过程中由于油墨废水具有较大的势能,油墨废水冲击活性污泥,使油墨废水和活性污泥混合充分均匀,通过活性污泥可有效对油墨废水进行净化,随着油墨废水的注入,净化箱内液位上升至出水口后,部分活性污泥混合油墨废水进入螺纹管内,通过螺纹管进入沉淀箱内,于沉淀箱底部累计,随着进入沉淀箱内的油墨废水和活性污泥越来越多,液位上升至出料口后,经过活性污泥净化后的油墨废水通过出料口排出,油墨废水和活性污泥通过螺纹管和沉淀箱过程中可提高活性污泥对油墨废水净化时间,提高净化效果,同时由于出料口位置较高,沉淀箱内活性污泥逐渐沉淀在沉淀箱底部,可保证通过出料口排出的活性污泥大幅度降低,从而避免活性污泥的浪费,同时在注入油墨废水时启动气缸,控制气缸间歇性伸缩,在气缸收缩时密封板在第二弹性绳的作用下密封连通孔,返流块在返流板下移过程中下移使第一弹性绳拉长后使收集槽和沉淀箱底部沉淀的活性污泥混合油墨废水通过返流孔和返流环吸进返流板上方的返流箱内空间,在气缸伸出过程中带动返流板上移,返流板上移过程中第一弹性绳收缩,使返流块密封返流环,密封板下移拉伸第二弹性绳,使连通孔打开,位于返流板上方返流箱内空间活性污泥混合油墨废水通过连通孔进入返流板下方返流箱内空间,在气缸下次压缩时密封板密封连通孔,配合返流板下移,将返流板下方返流箱内空间的活性污泥混合油墨废水通过返流出口、软管和返流入口,重新压入净化箱内,实现气缸伸缩使返流板往复移动,实现活性污泥的不断循环,有效防止沉淀箱内活性污泥堆积过多,影响油墨废水的排放和净化,同时实现活性污泥的循环利用,提高利用效率,节约资源消耗,提高净化效率。
具体的,所述沉淀箱内壁固连有第一斜板和第二斜板;所述第一斜板位于第二斜板上方,且第一斜板从左至右向下倾斜设计,且第一斜板右端与沉淀箱内壁之间具有间隙;所述第二斜板从左至右向上倾斜设计,且第二斜板左端与沉淀箱内壁之间具有间隙;所述出料口位于第二斜板与沉淀箱连接处的下方;工作时,活性污泥混合油墨废水通过螺纹管进入沉淀箱内,首先掉落在第一斜板上表面,再顺着第一斜板流淌在第二斜板表面,再通过第二斜板流淌至沉淀箱底部,通过第一斜板和第二斜板可有效降低有米废水和活性污泥的势能,从而降低油墨废水和活性污泥对沉淀箱底部的冲击力,从容有效提高活性污泥的沉淀效率,降低活性污泥通过出料口排出量,提高活性污泥回收利用效率,从而进一步降低资源的消耗,同时通过第一斜板和第二斜板可进一步提高活性污泥和油墨废水接触时长,提高油墨废水和活性污泥和混合均匀度,从而提高活性污泥对油墨废水的净化效果。
具体的,所述沉淀箱底部固连有多个均匀布置且竖直设置的滤网;所述滤网前后端均与沉淀箱固连;所述滤网上表面不接触第二斜板下表面设置;所述出料口位于滤网的斜上方;工作时,通过多个滤网的设置,在油墨废水和活性污泥从第二斜板流出时,使油墨废水和活性污泥通过多重滤网过滤,从而进一步降低活性污泥随油墨废水通过出料口排出的量,从而进一步提高活性污泥循环利用量,从而进一步降低资源的消耗,同时可使活性污泥残留于第二斜板下方,在活性污泥和油墨废水通过第二斜板流淌在沉淀箱底部后,活性污泥含量瞬间上升,进一步提高活性污泥对油墨废水的净化效果,同时随着油墨废水的流动与油墨废水表面形成波浪,可对滤网表面进行清理,防止滤网堵塞,提高油墨废水净化后的收集效率,且通过滤网不接触第二斜板下表面的设计,可有效防止滤网堵塞后,净化后的油墨废水无法排出。
具体的,所述沉淀箱底部内壁固连有滤板;所述滤板位于滤网右侧;所述滤板表面开设有均匀布置的滤孔;所述滤孔靠近滤网一侧直径小于滤孔远离滤网一侧直径;所述收集槽位于滤板左侧;工作时,通过多重滤网后的油墨废水和少量活性污泥通过滤板的滤孔进入滤板右侧,通过滤孔靠近滤网一侧直径小于滤孔远离滤网一侧直径的设计,可有效降低油墨废水和活性污泥进入滤板右侧后的冲击势能,从而配合出料口的位置,使滤板右侧活性污泥进一步沉淀,从而通过多重过滤和沉淀降低通过出料口油墨废水中活性污泥含量,提高资源利用率,防止活性污泥存在油墨废水中较多,影响油墨废水的后期处理。
具体的,所述返流箱右侧固连有协助箱;所述协助箱内滑动连接有协助板;所述返流板内固连有第一磁铁;所述协助板内固连有第二磁铁,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异性磁极相对设置;所述沉淀箱底部内壁开设有协助槽;所述协助槽位于滤板右侧;所述协助槽通过均匀布置的协助孔连通滤板右侧的沉淀箱内空间;所述协助箱上表面开设有第一协助口和第二协助口;所述第一协助口通过软管连通协助槽;所述第二斜板内开设有水槽;所述第二下班下表面开设有水孔,水孔位于滤板左侧,且水孔倾斜向滤板表面设计;所述第二协助口通过软管和沉淀箱开设的通口连通水槽;所述第一协助口和第二协助口内均设有单向阀,保证协助槽内油墨废水和沉淀的活性污泥通过第一协助口进入协助箱,协助箱内油墨废水和活性污泥通过第二协助口进入水槽;所述水孔直径大于滤孔的最小直径;工作时,在气缸带动返流板上下移动过程中,由于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异性相吸,带动协助板上下移动,在下主板下移过程中,协助板上方协助箱内气压降低,协助槽内油墨废水带着少量活性污泥沉淀通过第一协助口进入协助箱内,在协助板上移过程中将协助板上方的油墨废水和活性污泥通过第二协助口进入水槽,并通过水孔喷出,且由于水孔倾斜向滤板方向设计,水孔喷出的活性污泥和油墨废水可有效对滤板表面进行清理,从而防止滤板上滤孔堵塞,提高油墨废水净化后的收集效率,同时可对滤板右侧的活性污泥进行循环利用,降低资源消耗,同时防止滤板右侧活性污泥堆积较多后,通过出料口排出的油墨废水内活性污泥含量较高,影响油墨废水发的后期处理。
具体的,所述返流箱底部内壁与返流板下表面之间设有包囊;所述气缸位于包囊内;所述包囊内装有气体,且包囊为弹性材料制成;工作时,在气缸收缩过程中,返流板下移,从而使包囊向周侧膨胀,从而加快油墨废水和活性污泥通过返流出口、软管和返流入口,重新压入净化箱的速率,同时在气缸伸出过程中包囊向上下延伸,周圈向内回收,可加快位于返流板上方返流箱内空间活性污泥混合油墨废水通过连通孔进入返流板下方返流箱内空间的速度,从而提高活性污泥的循环利用效率,同时包囊可有效对气缸进行包覆,防止活性污泥和油墨废水对气缸进行腐蚀,提高装置使用寿命。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印刷油墨废水水处理净化装置,通过设置返流箱、气缸、返流板和返流环,实现气缸伸缩使返流板往复移动,实现活性污泥的不断循环,有效防止沉淀箱内活性污泥堆积过多,影响油墨废水的排放和净化,同时实现活性污泥的循环利用,提高利用效率,节约资源消耗,提高净化效率。
2.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印刷油墨废水水处理净化装置,通过第一斜板和第二斜板可有效降低有米废水和活性污泥的势能,从而降低油墨废水和活性污泥对沉淀箱底部的冲击力,从容有效提高活性污泥的沉淀效率,降低活性污泥通过出料口排出量,提高活性污泥回收利用效率,从而进一步降低资源的消耗。
3.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印刷油墨废水水处理净化装置,通过多重过滤和沉淀降低通过出料口油墨废水中活性污泥含量,提高资源利用率,防止活性污泥存在油墨废水中较多,影响油墨废水的后期处理。
4.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印刷油墨废水水处理净化装置,通过水孔喷出的活性污泥和油墨废水可有效对滤板表面进行清理,从而防止滤板上滤孔堵塞,提高油墨废水净化后的收集效率,同时可对滤板右侧的活性污泥进行循环利用,降低资源消耗,同时防止滤板右侧活性污泥堆积较多后,通过出料口排出的油墨废水内活性污泥含量较高,影响油墨废水发的后期处理。
发明人 (冯南望;丁政;赵德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