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 技术转移 >> 正文

快速去除废水中EDTA零排放的工艺

发布时间:2021-2-20 14:45:35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申请日 20200810

公开(公告)日 20201124

IPC分类号 C02F9/10; C02F101/38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快速去除废水中EDTA零排放的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借助蒸发器将含有EDTA的废水实施蒸发加热处理,S5、将过滤处理后的废水通过收集池接收;本发明通过借助蒸发器能够有效的对初始废水内含有的EDTA实施供热处理,从而使得废水内的EDTA与水体融合度达到最大,进而使得通过反应罐对输送的EDTA废水借助氧化剂实施去除时能够更加充分,从而有力的提升了EDTA的去除效果,同时通过沉淀池能够有效的将处理后的废水实施沉淀过滤并通过收集池实施接收从而提升废水处理的有序性,且在收集池内借助抽水泵将残留有EDTA的废水经过回流管二次输送至初始步骤从而达到循环去除以提升消除EDTA残留的最大化的目的,进而有力的提升了废水中EDTA的去除效率。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快速去除废水中EDTA零排放的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首先,借助蒸发器将含有EDTA的废水实施蒸发加热处理,使得EDTA加速与水体融合,并将融合后含有EDTA的废气通过冷凝器液化,并将液化后的EDTA废水实施集中收集;

S2、随后,通过抽取机将含有EDTA的废水实施采集,并输送至能够密封存储EDTA废水的存储箱内,通过存储箱内的气压传感器对存储箱内的EDTA废水存储量实施检测,并使得EDTA废水得以借助存储箱实施密封存储;

S3、然后,通过输液器将存储箱内的废水定量输送至反应罐内,并在反应罐中投放氧化剂、反应破络以释放重金属以离子;

S4、之后,在反应罐内加入PH调节试剂对反应罐内的PH实施调整,待反应罐内的PH稳定后借助输水器将反应罐内的废水输送至沉淀池中实施过滤处理;

S5、最后,将过滤处理后的废水通过收集池接收,并对收集池内的废水实施EDTA的含有量实施检测,当收集池内检测到含有EDTA时再次将收集池内的废水输送至蒸发器内实施二次处理,直至二次处理后的收集池内未检测到EDTA时向外排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快速去除废水中EDTA零排放的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中的蒸发器对EDTA废水热处理的时间为1h30min,且蒸发器内对EDTA废水热处理的温度为100℃到120℃之间,同时为逐级升温调控,且逐级升温的速率为1℃/S。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快速去除废水中EDTA零排放的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中的存储箱内设有气压传感器与液压传感器,且气压传感器位于存储箱的内壁顶部,液压传感器位于存储箱的内壁底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快速去除废水中EDTA零排放的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3中的反应罐内的氧化剂具体为次氯酸钠、次氯酸钙和含氯氧化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快速去除废水中EDTA零排放的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4中的反应罐内用于调节PH的试剂具体为碱和石灰中的一种,且将PH调节至7到8,且沉淀池内的沉淀时间为15min到55min。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快速去除废水中EDTA零排放的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5中的收集池内插接有回流管,且回流管外围通过法兰固定连接有阀门,回流管用于作为废水回流至蒸发器内的传送机构,回流管中部通过法兰与螺丝固定连接有抽水泵。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快速去除废水中EDTA零排放的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5中的收集池内排出的废水中的镍的含量小于0.1mg/L、铜的含量小于0.3mg/L以及镉的含量小于0.01mg/L。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快速去除废水中EDTA零排放的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5中的二次处理的输送温度为常温。

说明书

一种快速去除废水中EDTA零排放的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废水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快速去除废水中EDTA零排放的工艺。

背景技术

废水是指居民活动过程中排出的水及径流雨水的总称,它包括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初雨径流入排水管渠等其它无用水,一般指经过一定技术处理后不能再循环利用或者一级污染后制纯处理难度达不到一定标准的水:EDTA是乙二胺四乙酸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其化学式为C10H16N2O8,常温常压下为白色粉末,它是一种能与Mg2+、Ca2+、Mn2+、Fe2+等二价金属离子结合的螯合剂,由于多数核酸酶类和有些蛋白酶类的作用需要Mg2+,故常用做核酸酶、蛋白酶的抑制剂;也可用于去除重金属离子对酶的抑制作用,现有EDTA生物降解的方法只适用于不含重金属离子的废水体系,由于EDTA自身的稳定性,不含重金属离子的废水体系生化处理周期通常超过5天时间,导致设备及场地占用问题突出,一次投资成本过高,采用铁碳床电解法进行EDTA的处理,由于铁碳床自身的一些缺点,存在高耗电以及铁碳床的板结问题,以上方法只适用于对电镀或者化镀漂洗水的直接处理排放,并不能用于现在电镀及化镀行业普遍要求的中水回用,传统的废水处理工艺在对含有EDTA的废水实施处理时仍旧存留有一定量的EDTA,从而使得废水的处理效果大打折扣进而严重影响了废水处理的工艺效果故而满足不了现有技术所需。

发明内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快速去除废水中EDTA零排放的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首先,借助蒸发器将含有EDTA的废水实施蒸发加热处理,使得EDTA加速与水体融合,并将融合后含有EDTA的废气通过冷凝器液化,并将液化后的EDTA废水实施集中收集,S2、随后,通过抽取机将含有EDTA的废水实施采集,并输送至能够密封存储EDTA废水的存储箱内,通过存储箱内的气压传感器对存储箱内的EDTA废水存储量实施检测,并使得EDTA废水得以借助存储箱实施密封存储,S3、然后,通过输液器将存储箱内的废水定量输送至反应罐内,并在反应罐中投放氧化剂、反应破络以释放重金属以离子,S4、之后,在反应罐内加入PH调节试剂对反应罐内的PH实施调整,待反应罐内的PH稳定后借助输水器将反应罐内的废水输送至沉淀池中实施过滤处理,S5、最后,将过滤处理后的废水通过收集池接收,并对收集池内的废水实施EDTA的含有量实施检测,当收集池内检测到含有EDTA时再次将收集池内的废水输送至蒸发器内实施二次处理,直至二次处理后的收集池内未检测到EDTA时向外排出。

其中,在步骤S1中的蒸发器对EDTA废水热处理的时间为1h30min,且蒸发器内对EDTA废水热处理的温度为100℃到120℃之间,同时为逐级升温调控,且逐级升温的速率为1℃/S。

其中,在步骤S2中的存储箱内设有气压传感器与液压传感器,且气压传感器位于存储箱的内壁顶部,液压传感器位于存储箱的内壁底端。

其中,在步骤S3中的反应罐内的氧化剂具体为次氯酸钠、次氯酸钙和含氯氧化剂。

其中,在步骤S4中的反应罐内用于调节PH的试剂具体为碱和石灰中的一种,且将PH调节至7到8,且沉淀池内的沉淀时间为15min到55min。

其中,在步骤S5中的收集池内插接有回流管,且回流管外围通过法兰固定连接有阀门,回流管用于作为废水回流至蒸发器内的传送机构,回流管中部通过法兰与螺丝固定连接有抽水泵。

其中,在步骤S5中的收集池内排出的废水中的镍的含量小于0.1mg/L、铜的含量小于0.3mg/L以及镉的含量小于0.01mg/L。

其中,在步骤S5中的二次处理的输送温度为常温。

以上方案,通过借助蒸发器能够有效的对初始废水内含有的EDTA实施供热处理,从而使得废水内的EDTA与水体融合度达到最大,进而使得通过反应罐对输送的EDTA废水借助氧化剂实施去除时能够更加充分,从而有力的提升了EDTA的去除效果,同时通过沉淀池能够有效的将处理后的废水实施沉淀过滤并通过收集池实施接收从而提升废水处理的有序性,且在收集池内借助抽水泵将残留有EDTA的废水经过回流管二次输送至初始步骤从而达到循环去除以提升消除EDTA残留的最大化的目的,进而有力的提升了废水中EDTA的去除效率从而有效的弥补了现有技术中的不足。

发明人 (吴冬飞;李瑞鹏;叶波;张加娟;周诗健;)

相关推荐
项目深度追踪
数据独家提供
服务开通便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