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 技术转移 >> 正文

高新废水站废水处理技术

发布时间:2023-6-9 10:01:33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公布日:2022.11.04

申请日:2022.07.22

分类号:C02F9/14(2006.01)I;C02F101/30(2006.01)N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废水站废水处理工艺及其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一种废水站废水处理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粗格栅处理、S2:细格栅处理、S3:一次沉淀、S4:生化池处理、S5:二次沉淀、S6:活性过滤、S7:消毒处理、S8:抽检排放。本设计通过采用新型工艺大大简化了处理步骤,不仅降低了成本,而且处理效率相较以往也提高了百分之三十。

1.jpg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废水站废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粗格栅处理:废水站的外来污水通过管道输送进粗格栅处理渠,通过设置的粗格栅去除大于20mm的杂质,经过粗格栅处理过后的污水会自动流入水泵机房内;S2:细格栅处理:水泵机房内的污水通过抽水泵输送进细格栅处理渠,通过设置的细格栅去除大于5mm的杂质;S3:一次沉淀:经过细格栅处理后的污水在重力的作用下会自动流入曝气沉砂池,污水在曝气沉砂池内会进行第一次重力沉降去除砂石,通过曝气的方式将砂石表面的有机物分离,曝气过程中的产生的尾气通过尾气处理系统排出;S4:生化池处理:经过一次沉淀后的污水通过抽液泵输送进生化池内,通过生化池内的微生物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S5:二次沉淀:经过生化处理后的污水混合液系统会流入二次沉淀池内,通过二次沉淀池加速污水沉淀并形成污泥,形成的污泥会经过污泥处理系统进行浓缩、调理和深度脱水,脱水后的泥饼会通过外运进行无害化处理;S6:活性过滤:经过二次沉淀后的混合液会输送进活性过滤池内,混合液在活性过滤池内会经过混凝、澄清和过滤得到清水;S7:消毒处理:经过活性过滤后的清水会输送进消毒池内,通过紫外线进行消毒,去除水中的病原微生物;S8:抽检排放:经过消毒后的清水在需要进行抽检,每隔半个小时抽检两次,抽检达标后排放出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废水站废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S3中曝气沉砂池的底部设置有螺旋排放系统,通过螺旋排放系统将沉淀的砂石输送出曝气沉砂池。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废水站废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S4中的生化池分为微生物培育区、缺氧区和好氧区,污水先经过微生物培育区去除有机物,然后通过内循环回流至缺氧区,通过反硝化反应进行脱氮,再流入好氧区内,通过硝化反应进行脱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废水站废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S6中的活性过滤池内设置有石英砂滤料层,通过石英砂滤料层对水流进行过滤。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废水站废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S7中的消毒池内紫外线的消毒时间为2-3小时。

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一种废水站废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采用上述一种废水站废水处理工艺的一种废水站废水处理装置包括粗格栅处理渠(1)、细粗格栅处理渠(3)、曝气沉砂池(5)、生化池(6)、二次沉淀池(7)、活性过滤池(8)、消毒池(9)和储水罐(10),所述粗格栅处理渠的一端连接有进水管(11),所述的粗格栅处理渠内设置有粗格栅(2),所述粗格栅处理渠的另一端与水泵机房(12)相连通,所述的细粗格栅处理渠内设置有细格栅(4)并且其的一端通过抽送管道(13)与水泵机房相连通,所述的抽送管道上安装有水泵(14),所述细粗格栅处理渠另一端的底部连接有第一输送管道(15),所述的第一输送管道与曝气沉砂池相连通,所述曝气沉砂池内的底部安装有螺旋排放系统,所述生化池通过第二输送管道(16)与曝气沉砂池相连通,所述的第二输送管道上安装有第一抽水泵(17),所述二次沉淀池通过第三输送管道(18)与生化池相连通,所述的第三输送管道上安装有第二抽水泵(19),所述的活性过滤池通过第四输送管道(20)与二次沉淀池相连通,所述的第四输送管道上安装有第三抽水泵(21),所述的消毒池通过第五输送管道(22)与活性过滤池相连通,所述的第五输送管道上安装有第四抽水泵(23),所述的储水罐又通过第六输送管道(24)与消毒池相连通,所述的第六输送管道上安装有第五抽水泵(25),所述储水罐的底部还连接有排水管道(26)。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废水站废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气沉砂池的顶部呈密封状并且其上端的侧壁上开设有出气口,所述的出气口通过安装在曝气沉砂池上端外壁上的集气罩(27)与除臭装置(28)相连通,所述的除臭装置固定在曝气沉砂池的顶部并且其内设置有活性炭过滤层。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废水站废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螺旋排放系统包括刮板(31)、伺服电机(27)、转轴(28)、连接套(30)、输送电机(35)和螺旋输送机构(34),所述曝气沉砂池的底部开设有倒置的圆台型凹槽,所述的转轴竖直转动连接在倒置的圆台型凹槽的中心处,所述转轴的上端与安装在曝气沉砂池内顶部的伺服电机相连,所述的连接套固定在转轴的下端上并随着其一同转动,所述的刮板设置有四块,四块刮板与曝气沉砂池内的底部相接触并通过连接件固定在连接套上,所述曝气沉砂池的底部还开设有输送槽道(32),所述的输送槽道与固定在曝气沉砂池外壁上的导流罩体(33)相连通,所述导流罩体远离曝气沉砂池的一端开设有出料口,所述的导流罩体通过电磁阀体(36)对出料口进行密封,所述螺旋输送机构设置在输送槽道和导流罩体内并且其的一端与安装在导流罩体外壁上的输送电机相连。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设计了一种废水站废水处理工艺及其装置,通过采用新型工艺大大简化了处理步骤,不仅降低了成本,而且处理效率相较以往也提高了百分之三十。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废水站废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粗格栅处理:废水站的外来污水通过管道输送进粗格栅处理渠,通过设置的粗格栅去除大于20mm的杂质,经过粗格栅处理过后的污水会自动流入水泵机房内;

S2:细格栅处理:水泵机房内的污水通过抽水泵输送进细格栅处理渠,通过设置的细格栅去除大于5mm的杂质;

S3:一次沉淀:经过细格栅处理后的污水在重力的作用下会自动流入曝气沉砂池,污水在曝气沉砂池内会进行第一次重力沉降去除砂石,通过曝气的方式将砂石表面的有机物分离,曝气过程中的产生的尾气通过尾气处理系统排出;

S4:生化池处理:经过一次沉淀后的污水通过抽液泵输送进生化池内,通过生化池内的微生物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

S5:二次沉淀:经过生化处理后的污水混合液系统会流入二次沉淀池内,通过二次沉淀池加速污水沉淀并形成污泥,形成的污泥会经过污泥处理系统进行浓缩、调理和深度脱水,脱水后的泥饼会通过外运进行无害化处理;

S6:活性过滤:经过二次沉淀后的混合液会输送进活性过滤池内,混合液在活性过滤池内会经过混凝、澄清和过滤得到清水;

S7:消毒处理:经过活性过滤后的清水会输送进消毒池内,通过紫外线进行消毒,去除水中的病原微生物;

S8:抽检排放:经过消毒后的清水在需要进行抽检,每隔半个小时抽检两次,抽检达标后排放出去。

进一步:所述的步骤S3中曝气沉砂池的底部设置有螺旋排放系统,通过螺旋排放系统将沉淀的砂石输送出曝气沉砂池。

又进一步:所述的步骤S4中的生化池分为微生物培育区、缺氧区和好氧区,污水先经过微生物培育区去除有机物,然后通过内循环回流至缺氧区,通过反硝化反应进行脱氮,再流入好氧区内,通过硝化反应进行脱磷。

又进一步:所述的步骤S6中的活性过滤池内设置有石英砂滤料层,通过石英砂滤料层对水流进行过滤。

又进一步:所述的步骤S7中的消毒池内紫外线的消毒时间为2-3小时。

又进一步:采用上述一种废水站废水处理工艺的一种废水站废水处理装置包括粗格栅处理渠、细粗格栅处理渠、曝气沉砂池、生化池、二次沉淀池、活性过滤池、消毒池和储水罐,所述粗格栅处理渠的一端连接有进水管,所述的粗格栅处理渠内设置有粗格栅,所述粗格栅处理渠的另一端与水泵机房相连通,所述的细粗格栅处理渠内设置有细格栅并且其的一端通过抽送管道与水泵机房相连通,所述的抽送管道上安装有水泵,所述细粗格栅处理渠另一端的底部连接有第一输送管道,所述的第一输送管道与曝气沉砂池相连通,所述曝气沉砂池内的底部安装有螺旋排放系统,所述生化池通过第二输送管道与曝气沉砂池相连通,所述的第二输送管道上安装有第一抽水泵,所述二次沉淀池通过第三输送管道与生化池相连通,所述的第三输送管道上安装有第二抽水泵,所述的活性过滤池通过第四输送管道与二次沉淀池相连通,所述的第四输送管道上安装有第三抽水泵,所述的消毒池通过第五输送管道与活性过滤池相连通,所述的第五输送管道上安装有第四抽水泵,所述的储水罐又通过第六输送管道与消毒池相连通,所述的第六输送管道上安装有第五抽水泵,所述储水罐的底部还连接有排水管道。

又进一步:所述曝气沉砂池的顶部呈密封状并且其上端的侧壁上开设有出气口,所述的出气口通过安装在曝气沉砂池上端外壁上的集气罩与除臭装置相连通,所述的除臭装置固定在曝气沉砂池的顶部并且其内设置有活性炭过滤层。

再进一步:所述的螺旋排放系统包括刮板、伺服电机、转轴、连接套、输送电机和螺旋输送机构,所述曝气沉砂池的底部开设有倒置的圆台型凹槽,所述的转轴竖直转动连接在倒置的圆台型凹槽的中心处,所述转轴的上端与安装在曝气沉砂池内顶部的伺服电机相连,所述的连接套固定在转轴的下端上并随着其一同转动,所述的刮板设置有四块,四块刮板与曝气沉砂池内的底部相接触并通过连接件固定在连接套上,所述曝气沉砂池的底部还开设有输送槽道,所述的输送槽道与固定在曝气沉砂池外壁上的导流罩体相连通,所述导流罩体远离曝气沉砂池的一端开设有出料口,所述的导流罩体通过电磁阀体对出料口进行密封,所述螺旋输送机构设置在输送槽道和导流罩体内并且其的一端与安装在导流罩体外壁上的输送电机相连。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发明通过采用新型工艺大大简化了处理步骤,不仅降低了成本,而且处理效率相较以往也提高了百分之三十;而且本发明还通过集气罩和除臭装置对产生的废气进行除杂,防止对周围环境造成二次污染,起到了增加实用性能的作用。

(发明人:许宗伟)

相关推荐
项目深度追踪
数据独家提供
服务开通便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