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 技术转移 >> 正文

高新污水碳源臭气回收储存装置

发布时间:2023-10-31 10:34:19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公布日:2022.04.08

申请日:2022.03.10

分类号:C02F9/14(2006.01)I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污水碳源臭气回收储存系统,包括粗格栅、细格栅、多级污水筛分器、管式静态混合器、单级污水筛分器、无定形碳吸附床、吸附床再生装置、多级厌氧发酵池和碳源储存罐,所述碳源储存罐内侧壁固定连接有分隔板,所述分隔板将碳源储存罐的内部空间分隔为上腔室和下腔室,所述下腔室内设有带动第一锥齿轮转动的驱动机构,所述下腔室内设有往复机构以及与往复机构相配合的分料机构。本发明中,通过当碳源回收液再利用时,将碳源回收液进行定量分料导出再利用,从而很大程度上避免了碳源回收液的浪费,大大提高了碳源回收液的利用率,同时便于操作者对于碳源添加量的测量以及统计,便于后续的工作。

1.jpg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用于污水碳源臭气回收储存系统,包括粗格栅(1)、细格栅(2)、多级污水筛分器(3)、管式静态混合器(4)、单级污水筛分器(5)、无定形碳吸附床(6)、吸附床再生装置(7)、多级厌氧发酵池(8)和碳源储存罐(9),其特征在于,所述碳源储存罐(9)内侧壁固定连接有分隔板(10),所述分隔板(10)将碳源储存罐(9)的内部空间分隔为上腔室(11)和下腔室(12),所述分隔板(10)上转动连接有第一连接轴(15),所述第一连接轴(15)的上端延伸至上腔室(11)内并固定连接有搅拌叶片,所述第一连接轴(15)的下端延伸至下腔室(12)内并固定连接有同轴设置的第一锥齿轮(16),所述下腔室(12)内设有带动第一锥齿轮(16)转动的驱动机构,所述下腔室(12)内设有往复机构以及与往复机构相配合的分料机构;所述往复机构包括通过第一连接臂(24)与分隔板(10)下端面固定连接的滑轨(25),所述滑轨(25)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动框(26),所述滑动框(26)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块(27),所述滑块(27)上转动连接有第二连接杆(29),所述第二连接杆(29)远离滑块(27)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一连接杆(28),所述第一连接杆(28)远离第二连接杆(29)一端由驱动机构驱动,所述滑动框(26)远离第一连接杆(28)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臂(30);所述分料机构包括与第二连接臂(30)远离滑动框(26)一端固定连接的第三连接臂(31),所述第三连接臂(31)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拨块(32)和第二拨块(33),所述下腔室(12)底表壁转动连接有第二连接轴(34),所述第二连接轴(34)上固定连接有转环(35),所述转环(35)上端面固定连接有与第一拨块(32)以及第二拨块(33)相配合的卡齿(36),所述转环(35)下端面通过第四连接臂(37)固定连接有卡环(38),所述卡环(38)内固定连接有分料罐(39),所述分料罐(39)上设有入料管(40)和出料管(41),所述分隔板(10)上设有与入料管(40)相配合的第一控制阀(42),所述下腔室(12)侧表壁上设有与出料管(41)相配合的第二控制阀(43);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支撑架(17)、支撑轴(18)、第二锥齿轮(19)、从动轮(20)、驱动电机(21)、主动轮(22)和皮带(23),所述分隔板(10)下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架(17),所述支撑架(17)上转动连接有支撑轴(18),所述支撑轴(18)上固定连接有第二锥齿轮(19)和从动轮(20),所述第二锥齿轮(19)和第一锥齿轮(16)啮合连接,所述支撑架(17)上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21),所述驱动电机(2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主动轮(22),所述主动轮(22)与从动轮(20)之间通过皮带(23)连接,所述驱动电机(21)输出端的前端与第一连接杆(28)远离第二连接杆(29)一端固定连接;将碳源回收液加入上腔室(11)内进行储存,当碳源回收液再利用时,通过启动驱动电机(21)带动第一连接杆(28)绕驱动电机(21)的输出轴转动,从而带动第二连接杆(29)摆动,带动滑块(27)左右往复移动,滑块(27)在转换移动方向时需要先向滑动框(26)另一侧靠拢才能带动滑动框(26)同步移动,使得分料罐(39)在第一控制阀(42)和第二控制阀(43)处停留的时间增长,便于碳源回收液的导入和导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污水碳源臭气回收储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机(21)为伺服电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污水碳源臭气回收储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卡齿(36)设有多个,多个所述卡齿(36)关于第二连接轴(34)的轴心呈环形等距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污水碳源臭气回收储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拨块(32)和第二拨块(33)分别位于转环(35)的外侧和内侧,所述第一拨块(32)和第二拨块(33)分别位于同一卡齿(36)的两侧,所述第一拨块(32)和第二拨块(33)上均设有与卡齿(36)相配合的倾斜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污水碳源臭气回收储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料罐(39)设有多个,多个所述分料罐(39)关于第二连接轴(34)的轴心呈环形等距分布。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污水碳源臭气回收储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卡齿(36)的数量大于分料罐(39)的数量,所述卡齿(36)的数量为分料罐(39)的数量的整数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污水碳源臭气回收储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腔室(11)上端设有入料口(13),所述入料口(13)上设有与其相配合的防护盖(14)。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出的一种用于污水碳源臭气回收储存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污水碳源臭气回收储存系统,包括粗格栅、细格栅、多级污水筛分器、管式静态混合器、单级污水筛分器、无定形碳吸附床、吸附床再生装置、多级厌氧发酵池和碳源储存罐,所述碳源储存罐内侧壁固定连接有分隔板,所述分隔板将碳源储存罐的内部空间分隔为上腔室和下腔室,所述分隔板上转动连接有第一连接轴,所述第一连接轴的上端延伸至上腔室内并固定连接有搅拌叶片,所述第一连接轴的下端延伸至下腔室内并固定连接有同轴设置的第一锥齿轮,所述下腔室内设有带动第一锥齿轮转动的驱动机构,所述下腔室内设有往复机构以及与往复机构相配合的分料机构;

所述往复机构包括通过第一连接臂与分隔板下端面固定连接的滑轨,所述滑轨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动框,所述滑动框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上转动连接有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远离滑块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远离第二连接杆一端由驱动机构驱动,所述滑动框远离第一连接杆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臂;

所述分料机构包括与第二连接臂远离滑动框一端固定连接的第三连接臂,所述第三连接臂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拨块和第二拨块,所述下腔室底表壁转动连接有第二连接轴,所述第二连接轴上固定连接有转环,所述转环上端面固定连接有与第一拨块以及第二拨块相配合的卡齿,所述转环下端面通过第四连接臂固定连接有卡环,所述卡环内固定连接有分料罐,所述分料罐上设有入料管和出料管,所述分隔板上设有与入料管相配合的第一控制阀,所述下腔室侧表壁上设有与出料管相配合的第二控制阀。

优选地,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支撑架、支撑轴、第二锥齿轮、从动轮、驱动电机、主动轮和皮带,所述分隔板下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上转动连接有支撑轴,所述支撑轴上固定连接有第二锥齿轮和从动轮,所述第二锥齿轮和第一锥齿轮啮合连接,所述支撑架上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主动轮,所述主动轮与从动轮之间通过皮带连接,所述驱动电机输出端的前端与第一连接杆远离第二连接杆一端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驱动电机为伺服电机。

优选地,所述卡齿设有多个,多个所述卡齿关于第二连接轴的轴心呈环形等距分布。

优选地,所述第一拨块和第二拨块分别位于转环的外侧和内侧,所述第一拨块和第二拨块分别位于同一卡齿的两侧,所述第一拨块和第二拨块上均设有与卡齿相配合的倾斜面。

优选地,所述分料罐设有多个,多个所述分料罐关于第二连接轴的轴心呈环形等距分布。

优选地,所述卡齿的数量大于分料罐的数量,所述卡齿的数量为分料罐的数量的整数倍。

优选地,所述上腔室上端设有入料口,所述入料口上设有与其相配合的防护盖。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申请通过将碳源回收液加入上腔室内进行储存,当碳源回收液再利用时,通过启动驱动电机带动第一连接杆绕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转动,从而第二连接杆摆动,带动滑块左右往复移动,当滑块向一侧移动时,先与滑动框接触,然后带动滑动框与滑块同步移动,通过第二连接臂带动第三连接臂移动,从而带动第一拨块向卡齿靠拢,并通过倾斜面与卡齿接触,从而使得转环转动,直到第一拨块的倾斜面与卡齿脱离,转环停止转动,此时分料罐转动至第一控制阀下方,由入料管与第一控制阀接触,使得第一控制阀以及入料管打开,上腔室内的碳源回收液进入分料罐内,驱动电机带动第一连接杆继续转动,带动滑块向相反方向移动,直到与滑动框另一侧接触,带动滑动框移动,通过第二连接臂带动第三连接臂移动,使得第二拨块向卡齿靠拢,并通过倾斜面与卡齿接触,从而使得转环转动,直到第二拨块的倾斜面与卡齿脱离,转环停止转动,如此往复,依次将碳源回收液填充到各个分料罐中,转环持续转动,直到装有碳源回收液的分料罐转动到第二控制阀处,分料罐上出料管与第二控制阀接触,使得第二控制阀以及出料管打开,将分料罐内的碳源回收液导出再利用,通过将碳源回收液进行定量分料导出再利用,从而很大程度上避免了碳源回收液的浪费,大大提高了碳源回收液的利用率,同时便于操作者对于碳源添加量的测量以及统计,便于后续的工作。

2、本申请通过驱动电机带动第一连接杆转动的同时带动主动轮转动,通过皮带带动从动轮转动,通过支撑轴的传动使得第二锥齿轮与从动轮同步转动,从而带动第一锥齿轮转动,通过第一连接轴带动搅拌叶片转动,以对上腔室内的碳源回收液进行搅拌,避免碳源回收液因长时间静置而产生沉淀,提高了碳源回收液的质量。

(发明人:刘勇;凌海志;李松林;郭飘飘)

相关推荐
项目深度追踪
数据独家提供
服务开通便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