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 技术转移 >> 正文

高新PC构件生产废水智能循环处理系统

发布时间:2023-12-15 11:25:06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公布日:2023.01.17

申请日:2022.11.01

分类号:B01D33/04(2006.01)I;B01D33/46(2006.01)I;C02F11/123(2019.01)I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PC构件生产废水智能处理及循环利用系统,具体涉及废水处理技术领域,本发明经过下滤带的传送,将污泥转运至上滤带与下滤带之间,便于传动压平辊压机构对污泥的传动辊压,由电动推杆一往复工作,推动着套环座并带动着传动压辊与上滤带底部表面接触,传动压辊与滑座发生转动,并带动着对应的滑座在导向杆中限位滑动,保证了传动压辊在运动中的稳定性,由传动压辊在导向槽中往复定向运动,使得污泥压实的更加平整,提高污泥的压滤质量;污泥跟随着下滤带传动,并与刮泥贴合面接触,污泥刮除掉落顺着倾斜面掉落至除渣箱中,实现对下滤带表面残余污泥的自动清除以及收集工作,提高了清洁效率。

1.jpg

权利要求书

1.一种PC构件生产废水智能处理及循环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对生产废水污泥压滤收集的压滤室(1),所述压滤室(1)的内部安装有上滤带(11)和下滤带(12),且压滤室(1)的顶部设置有顶板(2),所述上滤带(11)的上方设置有用于对污泥的传动压平辊压机构,传动辊压机构包括设在压滤室(1)内壁上并平行排列的两个导向槽(9),每个导向槽(9)的内部均安装有工字形的导向杆(14),所述导向杆(14)的外表面上滑动连接有滑座(15),每个滑座(15)的表面上均通过对应的轴承座(16)转动安装有与上滤带(11)底部表面相接触的传动压辊(10),所述传动压辊(10)的表面铰接有转动安装在顶板(2)底面上的电动推杆一(8),所述压滤室(1)的内部并位于两个下导送辊(4)之间安装有用于对污泥支撑的承载板(13),所述承载板(13)的顶面与下滤带(12)的顶部表面贴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PC构件生产废水智能处理及循环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滤室(1)的一侧表面设有压滤后的污泥出口,所述上滤带(11)的内部安装有两个与上滤带(11)内表面相贴合的上压辊(5),所述下滤带(12)的内部安装有两个与下滤带(12)内表面相贴合的下导送辊(4),同侧的下导送辊(4)和上压辊(5)均安装在污泥出口的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PC构件生产废水智能处理及循环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压辊(10)的两轴端外表面上均固定套接有套环座(17),所述套环座(17)的外表面与电动推杆一(8)铰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PC构件生产废水智能处理及循环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滤室(1)内部沿着污泥进口的方向设置有设置有用于引导污泥的导料板(3),且压滤室(1)的底面端部位置安装有四个支撑柱(6),所述压滤室(1)的底面中部设置有排污口。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PC构件生产废水智能处理及循环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位于污泥出口一侧支撑柱(6)的外表面上对称固定设置有两个定位柱(20),且支撑柱(6)的外表面套接有两个半环形结构的夹持块(18),两个夹持块(18)通过紧固件固定,每个所述夹持块(18)的表面上均设有与对应定位柱(20)插接配合的定位孔(19),所述夹持块(18)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除渣箱(7),所述除渣箱(7)的顶部表面上设置有与下导送辊(4)表面贴合接触的刮泥贴合面(21),所述刮泥贴合面(21)的一侧设置有用于引导刮除下滤带(12)表面残余污泥的倾斜面(2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PC构件生产废水智能处理及循环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渣箱(7)的底面上设有落泥口(23),且除渣箱(7)的底面固定设置有L形结构的支撑块(25),所述落泥口(23)的内部转动安装有用于对污泥阻挡的封板(24),所述支撑块(25)的内部铰接有电动推杆二(26),所述电动推杆二(26)的伸缩端与封板(24)的底面铰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PC构件生产废水智能处理及循环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废水智能处理循环利用系统还包括用于对生产废水收集的周转池以及与周转池相连的搅拌池(27),所述搅拌池(27)的出水端依次连接有沉淀池和絮凝沉淀装置,絮凝沉淀装置的出液端压滤装置相连。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PC构件生产废水智能处理及循环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池(27)以及周转池的顶面中部均安装有呈U形结构的横梁(28),所述搅拌池(27)的顶部侧面上安装有定位座(30),所述横梁(28)的底部插入到定位座(30)内部,所述定位座(30)以及横梁(28)的连接处嵌入安装有蝶形螺栓(31),所述横梁(28)的底部设置有由搅拌电机驱动的搅拌桨(29)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PC构件生产废水智能处理及循环利用系统,经过下滤带的传送,将污泥转运至上滤带与下滤带之间,便于传动压平辊压机构对污泥的传动辊压,在辊压时,由电动推杆一往复工作,推动着套环座并带动着传动压辊与上滤带底部表面接触,在运动过程中,传动压辊与滑座发生转动,并带动着对应的滑座在导向杆中限位滑动,保证了传动压辊在运动中的稳定性,在对污泥传动压平的过程中,由传动压辊在导向槽中往复定向运动,使得污泥压实的更加平整,提高污泥的压滤质量,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问题。

本发明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PC构件生产废水智能处理及循环利用系统,包括用于对生产废水污泥压滤收集的压滤室,所述压滤室的内部安装有上滤带和下滤带,且压滤室的顶部设置有顶板,所述上滤带的上方设置有用于对污泥的传动压平辊压机构,传动辊压机构包括设在压滤室内壁上并平行排列的两个导向槽,每个导向槽的内部均安装有工字形的导向杆,所述导向杆的外表面上滑动连接有滑座,每个滑座的表面上均通过对应的轴承座转动安装有与上滤带底部表面相接触的传动压辊,所述传动压辊的两轴端外表面上均固定套接有套环座,所述套环座的外表面铰接有与顶板底面转动相连的电动推杆一。

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改进在于:所述压滤室的一侧表面设有压滤后的污泥出口,所述上滤带的内部安装有两个与上滤带内表面相贴合的上压辊,所述下滤带的内部安装有两个与下滤带内表面相贴合的下导送辊,同侧的下导送辊和上压辊均安装在污泥出口的一侧。

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改进在于:所述压滤室的内部并位于两个下导送辊之间安装有用于对污泥支撑的承载板,所述承载板的顶面与下滤带的顶部表面贴合。

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改进在于:所述压滤室内部沿着污泥进口的方向设置有设置有用于引导污泥的导料板,且压滤室的底面端部位置安装有四个支撑柱,所述压滤室的底面中部设置有排污口。

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改进在于:位于污泥出口一侧支撑柱的外表面上对称固定设置有两个定位柱,且支撑柱的外表面套接有两个半环形结构的夹持块,两个夹持块通过紧固件固定,每个所述夹持块的表面上均设有与对应定位柱插接配合的定位孔,所述夹持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除渣箱,所述除渣箱的顶部表面上设置有与下导送辊表面贴合接触的刮泥贴合面,所述刮泥贴合面的一侧设置有用于引导刮除下滤带表面残余污泥的倾斜面。

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改进在于:所述除渣箱的底面上设有落泥口,且除渣箱的底面固定设置有L形结构的支撑块,所述落泥口的内部转动安装有用于对污泥阻挡的封板,所述支撑块的内部铰接有电动推杆二,所述电动推杆二的伸缩端与封板的底面铰接。

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改进在于:废水智能处理循环利用系统还包括用于对生产废水收集的周转池以及与周转池相连的搅拌池,所述搅拌池的出水端依次连接有沉淀池和絮凝沉淀装置,絮凝沉淀装置的出液端压滤装置相连;絮凝沉淀装置包括絮凝沉淀罐和与絮凝沉淀罐连通的渣浆泵,所述渣浆泵与控制器电连接;所述渣浆泵与压滤装置连通。

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改进在于:所述搅拌池以及周转池的顶面中部均安装有呈U形结构的横梁,所述搅拌池的顶部侧面上安装有定位座,所述横梁的底部插入到定位座内部,所述定位座以及横梁的连接处嵌入安装有蝶形螺栓,所述横梁的底部设置有由搅拌电机驱动的搅拌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中,经过下滤带的传送,将污泥转运至上滤带与下滤带之间,便于传动压平辊压机构对污泥的传动辊压,在辊压时,由电动推杆一往复工作,推动着套环座并带动着传动压辊与上滤带底部表面接触,在运动过程中,传动压辊与滑座发生转动,并带动着对应的滑座在导向杆中限位滑动,保证了传动压辊在运动中的稳定性,在对污泥传动压平的过程中,由传动压辊在导向槽中往复定向运动,使得污泥压实的更加平整,提高污泥的压滤质量;

2、本发明中,下滤带表面上残余的污泥与刮泥贴合面接触,同时对准夹持块上的定位孔与定位柱卡接,将两个夹持块对接安装,并嵌入紧固件实现两个夹持块的紧固连接,进而对除渣箱稳定安装,污泥跟随着下滤带传动,与刮泥贴合面贴合时,污泥刮除掉落顺着倾斜面掉落至除渣箱中,实现对下滤带表面残余污泥的自动清除以及收集工作,提高了清洁效率;

3、本发明中,将U形结构横梁的底部装入到搅拌池以及周转池上的定位座中,并利用蝶形螺栓将横梁与对应的搅拌池以及周转池实现固定安装,保证搅拌桨在运动时的稳定,同时使得横梁与搅拌池以及周转池具备可拆卸结构,拆卸横梁后,方便对搅拌池以及周转池内腔底面清洁。

(发明人:魏健;王璇;张顺力;王欣桐)

相关推荐
项目深度追踪
数据独家提供
服务开通便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