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 技术转移 >> 正文

高新含油污泥热解技术

发布时间:2024-11-12 11:41:50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公布日:2023.11.21

申请日:2023.06.05

分类号:C02F11/10(2006.01)I;C02F101/32(2006.01)N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含油污泥热解工艺,涉及含油污泥处理设备技术领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回转窑集中受热导致含油污泥的热解效率低的问题,该含油污泥热解工艺包括回转窑热解机构,所述回转窑热解机构包括回转窑筒体和多个夹套加热室,所述回转窑筒体横向设置且其入料口和出料口分别设置于所述回转窑筒体的两端,多个所述夹套加热室由所述回转窑筒体的入料端向所述回转窑筒体的出料端依次连接于所述回转窑筒体的外侧,多个所述夹套加热室能够分别控制对所述回转窑筒体的加热温度。本发明的含油污泥热解工艺能够提高热解系统的热解效率,确保热解系统的结构安全,在针对不同湿度的物料时能稳定传热、稳定运行。

1.jpg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含油污泥热解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回转窑热解机构,所述回转窑热解机构包括回转窑筒体(25)和多个夹套加热室(27),所述回转窑筒体(25)横向设置且其入料口和出料口分别设置于所述回转窑筒体(25)的两端,多个所述夹套加热室(27)由所述回转窑筒体(25)的入料端向所述回转窑筒体(25)的出料端依次连接于所述回转窑筒体(25)的外侧,多个所述夹套加热室(27)能够分别控制对所述回转窑筒体(25)的加热温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油污泥热解工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燃烧系统,所述燃烧系统包括多个燃油燃烧机(28),多个所述燃油燃烧机(28)分别设置于多个所述夹套加热室(27)中,每个所述燃油燃烧机(28)分别连接有燃料油管道(281)、压缩空气管道(282)和供气管道(283),燃料油经所述燃料油管道(281)输送至所述燃油燃烧机(28)的喷嘴并在压缩空气的作用下雾化,助燃空气经所述供气管道(283)输送至所述燃油燃烧机(28)内并与雾化后的燃料油充分混合燃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含油污泥热解工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烟气循环系统,所述烟气循环系统设置于所述回转窑热解机构的外侧,所述烟气循环机构包括排烟总管(292)和烟气循环风机(29),每个所述夹套加热室(27)的排烟口均通过排烟支管(291)与所述排烟总管(292)连接,所述烟气循环风机(29)连接于所述排烟总管(292)上,在所述烟气循环风机(29)后端的所述排烟总管(292)上分别连接有多个回烟管(293),每个所述回烟管(293)与一个所述燃油燃烧机(28)的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含油污泥热解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烟气循环系统还包括外排烟管(294)和气气换热器(211),所述外排烟管(294)与所述烟气循环风机(29)后端的所述排烟总管(292)连接,所述气气换热器(211)一侧与所述外排烟管(294)连接且另一侧与用于输送助燃空气的空气总管道(295)连接,外排烟气与助燃空气在所述气气换热器(211)中换热,所述气气换热器(211)后端的所述空气总管道(295)与多个所述供气管道(283)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油污泥热解工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给料机构,所述给料机构包括皮带输送机(21)、料斗(22)和给料螺旋输送机(23),所述皮带输送机(21)的出料口与所述料斗(22)的顶端连接,所述料斗(22)的底端与所述给料螺旋输送机(23)的入料口连接,所述给料螺旋输送机(23)的出料口与所述回转窑筒体(25)的入料口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含油污泥热解工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测量控制系统,所述测量控制系统包括控制器和与所述控制器连接的多个温度传感器(213)、多个压力传感器(214)、多个流量传感器(215)和多个调节阀(216),多个温度传感器(213)、多个压力传感器(214)分别设置于多个所述夹套加热室(25)上,多个所述流量传感器(215)分别设置于多个所述燃料油管道(281)上、所述外排烟管(294)上和所述空气总管道(295)上,多个所述调节阀(216)分别设置于所述燃料油管道(281)、所述压缩空气管道(282)和所述供气管道(283)和所述回烟管(293)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油污泥热解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套加热室(27)内的烟气流速为15-25m/s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含油污泥热解工艺,其特征在于,烟气循环机构内的循环烟气量为外排烟气量的3-5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含油污泥热解工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回转窑集中受热导致含油污泥的热解效率低的问题,本发明的含油污泥热解工艺能够提高热解系统的热解效率,确保热解系统的结构安全,在针对不同湿度的物料时能稳定传热、稳定运行。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含油污泥热解工艺,包括回转窑热解机构,所述回转窑热解机构包括回转窑筒体和多个夹套加热室,所述回转窑筒体横向设置且其入料口和出料口分别设置于所述回转窑筒体的两端,多个所述夹套加热室由所述回转窑筒体的入料端向所述回转窑筒体的出料端依次连接于所述回转窑筒体的外侧,多个所述夹套加热室能够分别控制对所述回转窑筒体的加热温度。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优选方案,还包括燃烧系统,所述燃烧系统包括多个燃油燃烧机,多个所述燃油燃烧机分别设置于多个所述夹套加热室中,每个所述燃油燃烧机分别连接有燃料油管道、压缩空气管道和供气管道,燃料油经所述燃料油管道输送至所述燃油燃烧机的喷嘴并在压缩空气的作用下雾化,助燃空气经所述供气管道输送至所述燃油燃烧机内并与雾化后的燃料油充分混合燃烧。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优选方案,还包括烟气循环系统,所述烟气循环系统设置于所述回转窑热解机构的外侧,所述烟气循环机构包括排烟总管和烟气循环风机,每个所述夹套加热室的排烟口均通过排烟支管与所述排烟总管连接,所述烟气循环风机连接于所述排烟总管上,在所述烟气循环风机后端的所述排烟总管上分别连接有多个回烟管,每个所述回烟管与一个所述燃油燃烧机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优选方案,所述烟气循环系统还包括外排烟管和气气换热器,所述外排烟管与所述烟气循环风机后端的所述排烟总管连接,所述气气换热器一侧与所述外排烟管连接且另一侧与用于输送助燃空气的空气总管道连接,外排烟气与助燃空气在所述气气换热器中换热,所述气气换热器后端的所述空气总管道与多个所述供气管道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优选方案,还包括给料机构,所述给料机构包括皮带输送机、料斗和给料螺旋输送机,所述皮带输送机的出料口与所述料斗的顶端连接,所述料斗的底端与所述给料螺旋输送机的入料口连接,所述给料螺旋输送机的出料口与所述回转窑筒体的入料口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优选方案,还包括测量控制系统,所述测量控制系统包括控制器和与所述控制器连接的多个温度传感器、多个压力传感器、多个流量传感器和多个调节阀,多个温度传感器、多个压力传感器分别设置于多个所述夹套加热室上,多个所述流量传感器分别设置于多个所述燃料油管道上、所述外排烟管上和所述空气总管道上,多个所述调节阀分别设置于所述燃料油管道、所述压缩空气管道和所述供气管道和所述回烟管上。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优选方案,所述夹套加热室内的烟气流速为15-25m/s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优选方案,烟气循环机构内的循环烟气量为外排烟气量的3-5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有以下积极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含油污泥热解工艺,通过包括回转窑热解机构,回转窑热解机构包括回转窑筒体和多个夹套加热室,回转窑筒体横向设置且其入料口和出料口分别设置于回转窑筒体的两端,多个夹套加热室由回转窑筒体的入料端向回转窑筒体的出料端依次连接于回转窑筒体的外侧,多个夹套加热室能够分别控制对回转窑筒体的加热温度。本发明中含油污泥在回转窑筒体中加热的过程中,从回转窑筒体左端逐渐向右端移动,物料移动过程中,各段吸热速率不同,含油污泥在回转窑筒体的进料端吸热量大,可通过将对应筒体段的夹套加热室增大加热量来增大热量供给,满足物料蒸发所需的热量。当物料移动到回转窑筒体的出料端时,物料中的水分已蒸发殆尽,油份开始蒸发,油份蒸发所需热量与水分增发相比要少的多,可通过将对应筒体段的夹套加热室减小加热量来减小热量供给。本发明的含油污泥热解工艺通过多个夹套加热室对回转窑筒体进行分段加热,各段加热热量可调,可根据含油污泥在回转窑筒体中各段不同的需热情况,调节夹套加热室的加热量从而控制各段的热解温度,使不同段的加热温度刚好满足该段含油污泥的热解需求,避免热量浪费或热量不足的情况,确保整个回转窑筒体传热的均匀性,提高设备整体传热效率。使物料中挥发份蒸发强度高,物料在很短时间内便变得疏松易流动,进一步强化了传热效率,提高热解系统的热解效率,使回转窑筒体内单位容积的处理能力大大提高且运行稳定性加强。

(发明人:邓俊;李乐军)

相关推荐
项目深度追踪
数据独家提供
服务开通便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