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 技术转移 >> 正文

高新拌合站污水处理系统

发布时间:2024-11-13 16:40:59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公布日:2024.05.28

申请日:2024.04.23

分类号:C02F9/00(2023.01)I;C02F1/00(2023.01)N;C02F1/66(2023.01)N

摘要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拌合站污水处理系统,旨在解决处理后的污水得不到回用,对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及曝气效果不理想的问题。包括:卸料平台、砂石分离设备、依次设置的中控室、搅拌池、若干清水池、二氧化碳罐、板框压滤机、滤液池、滤液桶及FNR设备,卸料平台的一侧开设有卸料槽,卸料槽的出口位于砂石分离设备的上方,FNR设备包括相邻设置的反应池、过滤区和沉淀区;曝气设备,曝气设备设置在反应池内,反应池的外壁上还接通有进水管,反应池内填充有若干悬浮填料,反应池内还设置有曝气管。通过以上设置的设备进行逐级处理并曝气之后,能够对污水进行循环使用,并提升曝气效率,进一步节省资源。

1.jpg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拌合站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卸料平台、砂石分离设备(12)、依次设置的中控室(17)、搅拌池(14)、若干清水池(13)、二氧化碳罐(18)、板框压滤机、滤液池(15)、滤液桶(16)及FNR设备(2),所述卸料平台与所述砂石分离设备(12)相邻设置,所述卸料平台靠近所述砂石分离设备(12)的一侧开设有卸料槽(111),所述卸料槽(111)的出口位于所述砂石分离设备(12)的上方,所述FNR设备(2)包括相邻设置的反应池(21)、过滤区(22)和沉淀区(23);曝气设备,所述曝气设备设置在所述反应池(21)内,所述反应池(21)的外壁上还接通有进水管,所述反应池(21)内填充有若干悬浮填料,所述反应池(21)内还设置有曝气管(24);其中,所述清水池(13)上接通有清水管且分别与卸料槽(111)、FNR设备(2)的过滤区(22)连接,所述FNR设备(2)也通过清水管分别与所述清水池(13)和搅拌池(14)连接,所述二氧化碳罐(18)通过二氧化碳管与FNR设备(2)内的曝气管(24)连接,所述砂石分离设备(12)的出口通过泥浆污水管与所述搅拌池(14)连接,所述滤液池(15)的进、出口通过泥浆污水管分别与板框压滤机和滤液桶(16)连接,所述滤液桶(16)通过滤液管道泵与所述FNR设备(2)内反应池(21)的进水管连接,所述卸料槽(111)用以收集污水并混合清水进入砂石分离设备(12),所述砂石分离设备(12)将砂石分离后的污水通入搅拌池(14)内,所述搅拌池(14)通过螺杆泵旋转加工后将污水再次通入板框压滤机内,所述板框压滤机将污水分离过滤后的水送入滤液池(15)内,所述滤液池(15)内的水用于将污水通入滤液桶(16)内,所述滤液桶(16)内的污水经沉淀后通过滤液管道泵进入FNR设备(2)的反应池(21)内,同时所述二氧化碳罐(18)向曝气管(24)通入二氧化碳,所述曝气设备处理后的污水经沉淀分为污泥和水,并通过清水管分别通入搅拌池(14)和清水池(13),实现循环回用;所述曝气设备包括旋流器(4)和遮蔽罩(3),所述旋流器(4)位于所述遮蔽罩(3)内腔的正下方,所述旋流器(4)的底部传动连接有驱动件,所述旋流器(4)的外周壁上环形阵列设置有若干旋流臂(41),所述旋流器(4)的外周壁上还设置有切割棒(42),所述切割棒(42)环绕所述旋流器(4)的中心旋转且旋转轨迹为锥形;所述旋流器(4)内部为镂空结构,所述旋流臂(41)为L型且中心贯穿有通道,所述旋流臂(41)与所述旋流器(4)的内腔连通,所述滤液池(15)内还接通有混合液回流管(25),所述混合液回流管(25)的输入端位于所述旋流器(4)的内腔,所述切割棒(42)上螺旋环绕有若干切割叶片(421),所述旋流器(4)为圆锥形结构,所述旋流器(4)的顶端中心还设置有搅拌轴(43),所述搅拌轴(43)呈螺旋型且远离所述旋流器(4)一端的直径逐渐增大,所述遮蔽罩(3)的底部开设有令所述曝气管(24)和混合液回流管(25)穿设的通槽;所述遮蔽罩(3)的中部朝向中心轴收拢形成收拢部(31),所述遮蔽罩(3)的顶端直径大于遮蔽罩(3)的底端直径,所述收拢部(31)与所述遮蔽罩(3)的顶端之间形成过渡部(32),所述过渡部(32)为曲面结构,位于所述收拢部(31)的所述遮蔽罩(3)内铰接有若干挡板(5),所述切割棒(42)的顶端与所述挡板(5)的底面抵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拌合站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5)的底面设置有弧形凸条(51),所述弧形凸条(51)的起始端、或终止端、或中部朝向所述挡板(5)形成凹陷,位于每个所述挡板(5)底面的所述弧形凸条(51)的弧度总长小于π,所述弧形凸条(51)的半径等于所述切割棒(42)的转动半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拌合站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收拢部(31)的内壁上设置有若干止流板(6),所述止流板(6)呈环形阵列分布,所述止流板(6)上环绕设置有若干尖刺,所述过渡部(32)上开设有贯穿所述遮蔽罩(3)的通孔(33)。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拌合站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遮蔽罩(3)的顶面设置有出气板,所述出气板的顶面贯穿有若干气孔(34),所述气孔(34)呈环形阵列分布,所述气孔(34)的孔径沿高度方向向上逐渐减小。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在采用曝气手段处理污水时,曝气产生的气泡不能够充分与污水进行反应,导致曝气效率低下的问题,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拌合站污水处理系统,可让曝气产生的气泡长时间停留在水中,可使曝气的气泡能够与污水充分进行中和反应。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拌合站污水处理系统,包括:

卸料平台、砂石分离设备、依次设置的中控室、搅拌池、若干清水池、二氧化碳罐、板框压滤机、滤液池、滤液桶及FNR设备,所述卸料平台与所述砂石分离设备相邻设置,所述卸料平台靠近所述砂石分离设备的一侧开设有卸料槽,所述卸料槽的出口位于所述砂石分离设备的上方,所述FNR设备包括相邻设置的反应池、过滤区和沉淀区;

曝气设备,所述曝气设备设置在所述反应池内,所述反应池的外壁上还接通有进水管,所述反应池内填充有若干悬浮填料,所述反应池内还设置有曝气管;

其中,所述清水池上接通有清水管且分别与卸料槽、FNR设备的过滤区连接,所述FNR设备也通过清水管分别与所述清水池和搅拌池连接,所述二氧化碳罐通过二氧化碳管与FNR设备内的曝气管连接,所述砂石分离设备的出口通过泥浆污水管与所述搅拌池连接,所述滤液池的进、出口通过泥浆污水管分别与板框压滤机和滤液桶连接,所述滤液桶通过滤液管道泵与所述FNR设备内反应池的进水管连接,所述卸料槽用以收集污水并混合清水进入砂石分离设备,所述砂石分离设备将砂石分离后的污水通入搅拌池内,所述搅拌池通过螺杆泵旋转加工后将污水再次通入板框压滤机内,所述板框压滤机将污水分离过滤后的水送入滤液池内,所述滤液池内的水用于将污水通入滤液桶内,所述滤液桶内的污水经沉淀后通过滤液管道泵进入FNR设备的反应池内,同时所述二氧化碳罐向曝气管通入二氧化碳,所述曝气设备处理后的污水经沉淀分为污泥和水,并通过清水管分别通入搅拌池和清水池,实现循环回用。

上述技术方案中,在拌合站所需处理的污水在卸料平台处理后,经卸料槽流向砂石分离设备,再经砂石分离后的污水流向搅拌池,经过搅拌池的搅拌混合处理后,进入板框压滤机,经板框压滤机的泥水分离之后,将分离出的水送入滤液池,滤液池再将污水进行过滤渗透后送入滤液桶,滤液桶将污水沉淀处理后送入FNR设备,最终经过曝气处理,将处理后的污水产生的污泥和水分别送入搅拌池和清水池,实现循环使用。

在一些可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曝气设备包括旋流器和遮蔽罩,所述旋流器位于所述遮蔽罩内腔的正下方,所述旋流器的底部传动连接有驱动件,所述旋流器的外周壁上环形阵列设置有若干旋流臂,所述旋流器的外周壁上还设置有切割棒,所述切割棒环绕所述旋流器的中心旋转且旋转轨迹为锥形。

上述技术方案中,旋流器用于通过驱动件进行旋转,利用旋流臂和切割棒对曝气管曝出的二氧化碳气泡进行切割分裂为小气泡,使其能够充分与反应池内的污水进行中和反应。

在一些可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旋流器内部为镂空结构,所述旋流臂为L型且中心贯穿有通道,所述旋流臂与所述旋流器的内腔连通,所述滤液池内还接通有混合液回流管,所述混合液回流管的输入端位于所述旋流器的内腔,所述切割棒上螺旋环绕有若干切割叶片,所述旋流器为圆锥形结构,所述旋流器的顶端中心还设置有搅拌轴,所述搅拌轴呈螺旋型且远离所述旋流器一端的直径逐渐增大,所述遮蔽罩的底部开设有令所述曝气管和混合液回流管穿设的通槽。

上述技术方案中,混合液回流管可向旋流器内注射混合液并通过旋流臂喷出,旋转喷射出的混合液同样能够对气泡在一定程度上打散分割,切割棒上的切割叶片能够在转动时对气泡进行分割,搅拌轴可在分割气泡的同时,帮助气泡上升。

在一些可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遮蔽罩的中部朝向中心轴收拢形成收拢部,所述遮蔽罩的顶端直径大于遮蔽罩的底端直径,所述收拢部与所述遮蔽罩的顶端之间形成过渡部,所述过渡部为曲面结构,位于所述收拢部的所述遮蔽罩内铰接有若干挡板,所述切割棒的顶端与所述挡板的底面抵触。

上述技术方案中,收拢部和挡板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二氧化碳气泡的存留时间,气泡在沿着过渡部的曲面而上升时,同样能够有效地延长存留时间。

在一些可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挡板的底面设置有弧形凸条,所述弧形凸条的起始端、或终止端、或中部朝向所述挡板形成凹陷,位于每个所述挡板底面的所述弧形凸条的弧度总长小于π,所述弧形凸条的半径等于所述切割棒的转动半径。

上述技术方案中,切割棒在转动时,与挡板抵触,而当与弧形凸条抵触时,则会因为弧形凸条而顶起挡板,致使该处的挡板打开,令气泡通过,而当切割棒离开弧形凸条与挡板再次抵触时,挡板复位闭合,切割棒再次旋转经过下一块挡板,经过弧形凸条时,该处挡板打开,实现循环。

在一些可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收拢部的内壁上设置有若干止流板,所述止流板呈环形阵列分布,所述止流板上环绕设置有若干尖刺,所述过渡部上开设有贯穿所述遮蔽罩的通孔。

上述技术方案中,在挡板打开气泡经过止流板时,止流板上的尖刺能够再次分割气泡,上升的部分气泡在经过通孔时,从通孔离开遮蔽罩,并沿着过渡部的曲面上升,再次延长气泡的存留时间。

在一些可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遮蔽罩的顶面设置有出气板,所述出气板的顶面贯穿有若干气孔,所述气孔呈环形阵列分布,所述气孔的孔径沿高度方向向上逐渐减小。

上述技术方案中,部分气泡在经过止流板后直线上升,通过出气板与悬浮填料进行反应,在经过气孔时,气泡能够再次分裂变小。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1、本发明中,在拌合站所需处理的污水在卸料平台处理后,经卸料槽流向砂石分离设备,再经砂石分离后的污水流向搅拌池,经过搅拌池的搅拌混合处理后,先进入板框压滤机,经板框压滤机泥水分离之后,分离出的水进入滤液池,滤液池再将污水进行过滤渗透后送入滤液桶,滤液桶将污水沉淀处理后送入FNR设备,最终经过曝气处理,将处理后的污水产生的污泥和水分别送入搅拌池和清水池,实现循环使用;

2、本发明在进行曝气处理时,曝气管曝出的二氧化碳气泡可被旋流器、旋流臂、切割棒及搅拌轴分割变为更小的气泡,气泡变小时,能够加强与污水的中和反应效果,同时,遮蔽罩内的挡板及遮蔽罩本身,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延缓气泡在反应池内的存留时间,使中和反应的效果变得更加显著,两者结合能够增强曝气效果;

3、反应池内的还设置有混合液回流管,可将反应区上部的气水混合液回流至下部旋流器中,调节反应当前反应池的反应状况,在池内的pH值较高时,可调节增大流量,令反应池内的水加速循环,可使反应更充分、更完全。

(发明人:侯麟;祝长生;张彬;李登荣;李粮甫;吴守君)

相关推荐
项目深度追踪
数据独家提供
服务开通便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