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 技术转移 >> 正文

大质量微晶活性炭污水生化处理系统

发布时间:2025-5-1 8:08:48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公布日:2024.03.15

申请日:2023.12.28

分类号:C02F3/12(2023.01)I;C02F1/28(2023.01)I;B01J20/20(2006.01)I;B01J20/32(2006.01)I;B01J20/28(2006.01)I

摘要

本发明涉及适用于大质量的微晶活性炭的污水生化处理装置,包括生化处理器和再生器,生化处理器包括上部的好氧吸附区和下部的分离区,分离区的底部出口连接再生器;好氧吸附区为套层结构,包括内层的处理区和外层的沉淀区,处理区的内壁上设有若干个填料笼,填料笼内装填大质量微晶活性炭,处理区内具有好氧活性污泥;填料笼铰接在处理区的内壁上,内壁上设置若干个镂空槽,镂空槽与填料笼一一对应,使得填料笼能够在处理区与沉淀区之间转动;每个填料笼对应连接一根输料管,输料管连接再生器,用于将再生后的大质量微晶活性炭输入填料笼内;填料笼设有排料口,当填料笼转到沉淀区时,将需要再生的微晶活性炭排入沉淀区。

 

权利要求书

1.适用于大质量的微晶活性炭的污水生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生化处理器和再生器,生化处理器包括上部的好氧吸附区和下部的分离区,分离区的底部出口通过管道连接再生器,用于将分离得到的微晶活性炭输入再生器进行再生处理;好氧吸附区为套层结构,包括内层的处理区和外层的沉淀区,处理区的内壁上设有若干个填料笼,填料笼内装填大质量微晶活性炭,用于吸附处理处理区内的污水,处理区内具有好氧活性污泥,底部设有曝气管,用于在处理区内进行好氧处理;填料笼铰接在处理区的内壁上,内壁上设置若干个镂空槽,镂空槽与填料笼一一对应,使得填料笼能够在处理区与沉淀区之间转动;每个填料笼对应连接一根输料管,输料管连接再生器,用于将再生后的大质量微晶活性炭输入填料笼内;填料笼设有排料口,当填料笼转到沉淀区时,将需要再生的微晶活性炭排入沉淀区;沉淀区和处理区的底部与分离区连通;所述生化处理器由上至下包括输料管支架、出水区、处理区和沉淀区、分离区和排出口,处理区与沉淀区之间设置分隔转筒,以区分处理区和沉淀区,分隔转筒能够转动,若干个填料笼的末端铰接在分隔转筒的内壁上,若干根输料管均连接输料管支架,再连接对应的填料笼;分隔转筒的底部设有喇叭开口,该开口内设有曝气管和进水管;分离区的顶部设有转筒,提供形成分离旋流所需的动力,转筒下方为倒锥形,用于微晶活性炭和好氧污泥的分离,分离区底部设有排出口,用于排出分离的微晶活性炭;以经过分隔转筒圆心的竖直的纵截面为虚拟分隔面,若干个填料笼分成两组在所述分隔面的两侧逆向对称设置;在所述分隔面的一侧,一组填料笼的末端沿着分隔转筒的周向均匀布设,且高度逐渐增加,同一高度上只有一个填料笼;填料笼的始端指向分隔转筒的圆心;最低处的填料笼设在分隔转筒喇叭开口的上方,最高处的填料笼设在分隔转筒的顶部;在所述分隔面的另一侧设置另一组填料笼,两组填料笼的最低处的填料笼分别设在分隔转筒的相对的两侧,两组填料笼的最高处和最低处的填料笼在水平方向上左右相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大质量的微晶活性炭的污水生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填料笼的长度等于分隔转筒的半径,填料笼的末端连接输料管,用于向填料笼内输入新鲜的或再生的大质量微晶活性炭;填料笼的始端设有可开关的排料口,用于向沉淀区排出吸附饱和的微晶活性炭;填料笼的底部为倒锥形,顶部为锥形,中部为方形,减小水流阻力。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适用于大质量的微晶活性炭的污水生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镂空槽水平设在分隔转筒的壁面上,填料笼的末端设在镂空槽的一端,当填料笼转动时,能够从镂空槽穿过进入沉淀区或处理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适用于大质量的微晶活性炭的污水生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填料笼的末端的下方设有可伸缩的限位部,限位部的顶面与对应的填料笼的底面形状相适配;当限位部伸出时,抵住填料笼,使填料笼呈水平;当限位部收缩时,依然支撑填料笼,但使得填料笼倾斜向下。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适用于大质量的微晶活性炭的污水生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料管支架连接在转轴二上,转轴二通过若干支杆连接分隔转筒,转轴二顶部连接所述污水生化处理装置上方的驱动电机,使得转轴二带动输料管支架和分隔转筒以相同的速度转动;输料管支架的外周均匀设有若干的通孔,允许输料管穿过,以便输料管连接对应的填料笼。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适用于大质量的微晶活性炭的污水生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区内设有圆台形的斜板分离器,斜板分离器包括上支板、下支圈以及连接在上支板与下支圈之间的若干个斜板,斜板分离器内部中空,允许转轴二穿过上支板的中心,并带动斜板分离器一起转动,斜板分离器与出水区同心设置;若干个斜板围绕斜板分离器的周向均匀设置,穿过输料管支架的输料管向下延伸至斜板分离器,并连接斜板,然后输料管再向下延伸至处理区。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大质量的微晶活性炭的污水生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再生器的顶部设有加药口、超声探头和排气口,底部通过管路连接臭氧发生器,底部通过管路连接排出口,内部设有搅拌装置,侧面设有返料口,并连接各个输料管。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大质量的微晶活性炭的污水生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大质量微晶活性炭的制备方法为:(1)将原料微晶活性炭和砂粒都清洗干净,再放入挤压设备中制粒成型,得到砂粒化的微晶活性炭;(2)将砂粒化的微晶活性炭加入氨水中,进行氨水改性,得到改性产物;(3)使用聚四氟乙烯溶液均匀喷涂改性产物的表面,进行疏水改性,干燥后,得到复合改性砂粒化微晶活性炭。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适用于大质量的微晶活性炭的污水生化处理装置,包括生化处理器和再生器,生化处理器包括上部的好氧吸附区和下部的分离区,分离区的底部出口通过管道连接再生器,用于将分离得到的微晶活性炭输入再生器进行再生处理;

好氧吸附区为套层结构,包括内层的处理区和外层的沉淀区,处理区的内壁上设有若干个填料笼,填料笼内装填大质量微晶活性炭,用于吸附处理处理区内的污水,处理区内具有好氧活性污泥,底部设有曝气管,用于在处理区内进行好氧处理;

填料笼铰接在处理区的内壁上,内壁上设置若干个镂空槽,镂空槽与填料笼一一对应,使得填料笼能够在处理区与沉淀区之间转动;每个填料笼对应连接一根输料管,输料管连接再生器,用于将再生后的大质量微晶活性炭输入填料笼内;填料笼设有排料口,当填料笼转到沉淀区时,将需要再生的微晶活性炭排入沉淀区;沉淀区和处理区的底部与分离区连通。

本发明将好氧生化装置与吸附处理装置合二为一,形成处理区,共同进行好氧和吸附处理。对于大质量的微晶活性炭,不再进行其与污水的机械混合,而是将大质量的微晶活性炭装入填料笼内,形成填料床层,污水与好氧活性污泥的混合物料在床层之间流动,微晶活性炭与污水接触并进行吸附,避免机械搅动微晶活性炭而消耗大量能源,也避免絮状的好氧活性污泥被过分搅动。大质量微晶活性炭吸附饱和后,填料笼转动至沉淀区,再进行排料,微晶活性炭质量较大,能够进行沉降,进而落入分离区,然后填料笼转回处理区,通过输料管重新装填再生后的微晶活性炭,使得好氧处理无需停机,就能完成微晶活性炭的更换分离,不影响好氧处理的效率。吸附饱和的微晶活性炭与少量进入填料笼的污泥沉降进入分离区,再进行分离,污泥返回处理区,微晶活性炭排入再生器进行再生。再生后,再通过输料管返回填料笼。

可选的,所述生化处理器由上至下包括输料管支架、出水区、处理区和沉淀区、分离区和排出口,处理区与沉淀区之间设置分隔转筒,以区分处理区和沉淀区,分隔转筒能够转动,若干个填料笼的末端铰接在分隔转筒的内壁上,若干根输料管均连接输料管支架,再连接对应的填料笼,输料管能随分隔转筒转动;

分隔转筒的底部设有喇叭开口,该开口内设有曝气管和进水管;分离区的顶部设有转筒,提供形成分离旋流所需的动力,转筒下方为倒锥形,用于微晶活性炭和好氧污泥的分离,分离区底部设有排出口,用于排出分离的微晶活性炭。

进一步可选的,以经过分隔转筒圆心的竖直的纵截面为虚拟分隔面,若干个填料笼分成两组在所述分隔面的两侧逆向对称设置;

在所述分隔面的一侧,一组填料笼的末端沿着分隔转筒的周向均匀布设,且高度逐渐增加,同一高度上只有一个填料笼;填料笼的始端指向分隔转筒的圆心;最低处的填料笼设在分隔转筒喇叭开口的上方,最高处的填料笼设在分隔转筒的顶部;

在所述分隔面的另一侧设置另一组填料笼,两组填料笼的最低处的填料笼分别设在分隔转筒的相对的两侧,即两组填料笼的最高处和最低处的填料笼在水平方向上左右相邻。

进一步可选的,所述填料笼的长度等于分隔转筒的半径,填料笼的末端连接输料管,用于向填料笼内输入新鲜的或再生的大质量微晶活性炭;填料笼的始端设有可开关的排料口,用于向沉淀区排出吸附饱和的微晶活性炭;

填料笼的底部为倒锥形,顶部为锥形,中部为方形,减小水流阻力。

进一步可选的,所述镂空槽水平设在分隔转筒的壁面上,填料笼的末端设在镂空槽的一端,当填料笼转动时,能够从镂空槽穿过进入沉淀区或处理区。

进一步可选的,所述填料笼的末端的下方设有可伸缩的限位部,限位部的顶面与对应的填料笼的底面形状相适配;

当限位部伸出时,抵住填料笼,使填料笼呈水平;当限位部收缩时,依然支撑填料笼,但使得填料笼倾斜向下。

进一步可选的,所述输料管支架连接在转轴二上,转轴二通过若干支杆连接分隔转筒,转轴二顶部连接所述污水生化处理装置上方的驱动电机,使得转轴二带动输料管支架和分隔转筒以相同的速度转动;

输料管支架的外周均匀设有若干的通孔,允许输料管穿过,以便输料管连接对应的填料笼。

进一步可选的,所述出水区内设有圆台形的斜板分离器,斜板分离器包括上支板、下支圈以及连接在上支板与下支圈之间的若干个斜板,斜板分离器内部中空,允许转轴二穿过上支板的中心,并带动斜板分离器一起转动,斜板分离器与出水区同心设置;

若干个斜板围绕斜板分离器的周向均匀设置,穿过输料管支架的输料管向下延伸至斜板分离器,并连接斜板,然后输料管再向下延伸至处理区。

可选的,所述转筒与分离区同心设置,转筒侧壁贴近分离区内壁,但不接触,转筒通过转轴三和若干连接杆连接处于分离区下方的电机,能够为转筒提供较高的转速,为流经转筒的物料提供离心力,促使其转动,在离心力作用下,大质量微晶活性炭被甩至器壁并下滑至排出口,质量较轻的好氧污泥能返回处理区,继续处理污水。

可选的,所述再生器的顶部设有加药口、超声探头和排气口,底部通过管路连接臭氧发生器,底部通过管路连接排出口,内部设有搅拌装置,侧面设有返料口,并连接各个输料管。

本发明所述的大质量微晶活性炭的制备方法为:

(1)将原料微晶活性炭和砂粒都清洗干净,再放入挤压设备中制粒成型,得到砂粒化的微晶活性炭;

(2)将砂粒化的微晶活性炭加入氨水中,进行氨水改性,得到改性产物;

(3)使用聚四氟乙烯溶液均匀喷涂改性产物的表面,进行疏水改性,干燥后,得到复合改性砂粒化微晶活性炭。

可选的,步骤(1)中,清洗干净之后,微晶活性炭的粒径为0.5-1.2mm,砂粒破碎研磨至300-500目;微晶活性炭与砂粒的质量比为(2-2.5):1

可选的,步骤(2)中,先将砂粒化的微晶活性炭加入反应器内,加入25-28wt%的氨水,微晶活性炭与氨水的质量体积比为1g:(5-10)mL50-80℃搅拌使得砂粒化的微晶活性炭分散,与氨水充分混合;

反应器为密封的,且设有排气管,排气管连通反应器的顶部和底部,将挥发的氨气抽出,再返回反应器内部,在反应器底部形成氨气曝气,反应器内的温度有利于氨气重新溶入水中;

混合10-12h,然后排出氨水,加入若干次清水,继续搅拌,至反应器内pH7-8,得到所述改性产物,再在烘箱内100℃干燥5-6h

可选的,步骤(3)中,聚四氟乙烯溶液的浓度为30-40wt%;改性产物与喷涂的用聚四氟乙烯溶液的质量体积比为1g:(0.01-0.25)mL

为了提高大质量微晶活性炭的比表面积和吸附性能,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优选的制备方法:S1:将原料微晶活性炭和砂粒都清洗干净,在氨水中混合搅拌,进行第一次氨水改性,得到一次改性产物;

S2:将一次改性产物和步骤S1剩余的砂粒放入挤压设备中制粒成型,得到砂粒化的微晶活性炭;

S3:将植物生物质、砂粒和水混合至呈糊状,该糊状物与砂粒化的微晶活性炭混合均匀,然后送入马弗炉内高温煅烧,得到再塑活性炭;

S4:将再塑活性炭加入氨水中,进行第二次氨水改性,得到二次改性产物;

S5:使用聚四氟乙烯溶液均匀喷涂二次改性产物的表面,进行疏水改性,晾干后送入马弗炉内干燥,得到最终的复合改性砂粒化微晶活性炭。

可选的,步骤S1中,清洗干净之后,微晶活性炭的粒径为0.5-1.2mm,砂粒破碎研磨至300-500目;微晶活性炭与砂粒的质量比为(2-2.5):1

可选的,步骤S1中,所述第一次氨水改性具体为:先将微晶活性炭加入反应器内,加入25-28wt%的氨水,微晶活性炭与氨水的质量体积比为1g:(10-20)mL;搅拌使得微晶活性炭充分分散,再加入砂粒,50-80℃搅拌混合;反应器为密封的,且设有排气管,排气管连通反应器的顶部和底部,将挥发的氨气抽出,再返回反应器内部,在反应器底部形成氨气曝气,反应器内的温度有利于氨气重新溶入水中;

改性后排出氨水,加入若干次清水,继续搅拌,至反应器内pH7-8,得到所述一次改性产物和剩余的砂粒。

可选的,步骤S2中,所述一次改性产物和步骤S1剩余的砂粒从反应器排出后,含有一定的水,含水率为10-15wt%,可直接进行制粒,将实心化的微晶活性炭与破碎后的砂粒混合成砂粒化的微晶活性炭,粒径为0.6-2.5mm,自然冷却至室温。

可选的,步骤S3中,所述植物生物质选自农作物、草本植物、水生植物中的一种或几种,农作物、草本植物、水生植物的根、茎、叶均可;步骤S3使用的砂粒为上述破碎研磨后的砂粒(300-500),植物生物质破碎后晒干再研磨至粒径为300-500目;

植物生物质与砂粒的质量比为(1.5-2.5):1,砂粒与砂粒化的微晶活性炭的质量比为(0.7-1.3):1,加水量不作限制,能制成糊状即可。

可选的,步骤S4中,使用步骤S1的反应器,将再塑活性炭加入反应器内,加入25-28wt%的氨水,再塑活性炭与氨水的质量体积比为1g:(5-10)mL50-80℃搅拌使得再塑活性炭充分分散,与氨水充分混合;反应器的排气管将挥发的氨气抽出,再返回反应器内部,在反应器底部形成氨气曝气;

混合10-12h,然后排出氨水,加入若干次清水,继续搅拌,至反应器内pH7-8,得到所述二次改性产物,再在烘箱内100℃干燥5-6h

可选的,步骤S5中,聚四氟乙烯溶液的浓度为30-40wt%,介质为水;二次改性产物与喷涂的用聚四氟乙烯溶液的质量体积比为1g:(0.01-0.25)mL,聚四氟乙烯在二次改性产物表面形成一层疏水层,提高活性炭的疏水性;

晾干的标准是活性炭颗粒表面不粘手;

活性炭颗粒在马弗炉内进行程序升温干燥,以8-10℃升温至80℃,加热40min;以5-7℃升温至150℃,加热20min;以5-7℃升温至200℃,加热20min;加热完后,取出物料,自然冷却。

(发明人:张传兵;李永杰;徐亚慧;郭永正;赵金中;刘洪涛;张辉;杨成;刘健;徐建飞;宋豪凯;楚亚辉)

相关推荐
项目深度追踪
数据独家提供
服务开通便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