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努力提高生态文明水平,把加强环境保护与转方式、调结构、惠民生、促和谐有机结合起来。以解决影响可持续发展和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扎实推进污染减排,促进全县空气环境质量和流域水环境质量不断改善。围绕县委九届六次全会提出的“科学发展上水平,创新突破进位次”的工作主题,以更加坚定的信心、更加振奋的精神、更加务实的作风,锐意进取、真抓实干,努力实现“十二五”规划的良好开局。
二、实现目标
(一)空气环境质量
空气质量达到国标二级标准,建制镇所在地空气环境质量二级和好于二级天数达到340天。
(二)水环境质量
洋河、桑干河出境断面水环境质量分别保持在Ⅳ类、Ⅲ类水质标准;龙洋河、盘常河流域不发生农田污染事故;把重金属、危险废物、有毒有害化学品污染防治作为环保工作重点,确保不发生污染地下水源事件。
(三)污染物排放
科学制定“十二五”环境保护规划,确定“十二五”污染减排目标,在巩固“十一五”污染减排成果的基础上,使全县主要污染物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进一步得到削减,力争达到上级要求。
三、工作重点和保障措施
为实现上述目标,重点抓好以下九项工作:
1、建立健全污染减排目标责任制,完善考核体系,继续强力推进结构减排、工程减排和管理减排。在工程减排上,一是继续抓好洋河南污水管网收水力度,使洋河南镇域内绝大部分居民生活污水、企业废水进入宣化区污水处理厂。二是做好沙岭子污水处理厂、望山园区污水处理厂、洋河南供水工程立项环评,力争早日开工、投入使用。在结构减排上,依据国家产业政策和环境保护法规,进一步加大落后产能淘汰力度,继续加强对2010年以前关闭、停产企业的监管,防止小炼铁、小化工、土选金、土烧结等小型污染企业出现反弹。在管理减排上,一是完成盛德矿业公司、京西糠醛公司和坤源矿业公司三家企业的清洁生产审核;二是对6家国控重点企业污染设施的运营加强监管,确保高效稳定运转。
2、着力解决重金属污染危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严格按照《国务院关于加强重金属污染防治工作的指导意见》的要求,推进宣化县重金属污染防治规划的实施,对东望山乡、赵川镇等乡镇的历史遗留“土选金”尾砂进行妥善治理。
3、严防水源地污染,确保群众饮用水安全。加强对化工、黄金生产企业的日常监管,对12家金、银、铜、钼生产企业和3家化工企业的监测每月不低于一次,发现超标立即责令停产整改;加强对石油经营企业监管,防止发生石油泄露污染地下水事件。
4、加强对龙洋河、盘常河流域选矿企业的监管,严防偷排偷放废水、尾矿污染河道、农田事件的发生。着力抓好尾矿库环境风险隐患排查工作,逐步建立环境风险源数据和分级分类动态管理平台,全面开展小营盘矿区、大白阳矿区生态植被治理工程,控制扬尘污染扩散。
5、加大环保创建力度。宣化县双语学校、塞北武术学校达到市级绿色学校;盛德矿业公司、京西糠醛公司通过市级清洁生产审核;冀中能源宣东二号煤矿实现市级环境友好企业;洋河南镇达到市级优美乡镇。
6、紧抓“以奖促治”政策机遇,积极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切实加强农村饮用水安全、重金属污染防治、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和污水垃圾处理等项目的资金争取力度,使更多项目纳入省、市和国家重点项目。对已经争取到资金的项目,加强监督检查,确保环保资金正常使用。
7、完善并公布“十二五”环境保护规划。在总结“十一五”环保规划实施情况的基础上,编制好“十二五”环保规划以及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龙洋河及盘常河水污染防治、环境监测与环境监察能力建设等规划,为各项工作有序高效开展提供政策和技术支撑。
8、按照国家环境影响评价法的有关规定,结合我县项目建设情况,年内完成冀中能源煤制气项目及望山园区的区域规划和项目环评。
9、继续加强环境监测、监察、应急、信息等基础能力建设。推进环境监测和环境监察执法标准化建设;开展环境应急能力标准化建设;加快建设“数字环保”工程,增强环境信息资源综合开发与利用能力;引进高素质环保人才,强化环保执法力量,提高环保执法水平。宣化县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