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 行业新闻 >> 正文
发布日期: 2023-1-31 10:49:23 信息编号: 3407237 所属类别: 行业新闻

绍兴全市已累计投入资金100亿元 污水零直排建成区面积842.48平方公里

    近日,省生态环境厅联合省经信、省治水办公布2022年度省级标杆工业园区“污水零直排区”培育名单,绍兴市杭州湾上虞经济技术开发区、浙江医药昌海生物产业园入选。“希望入选名单的园区立足自身的行业特征,围绕品牌目标,进一步提升‘污水零直排区’建设水平,切实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绍兴市治水办有关负责人表示,

    据了解,作为绍兴化工产业集聚地,近年来杭州湾上虞经开区以“大格局、大手笔、大动作”为原则全面推进“污水零直排区”建设,先后进行11个政府投资项目建设,完成45公里管道日常养护疏通、10公里机器人管道检查,新建10公里污水管网和2公里公共区域高架管廊,并改造雨水管网6公里。

    以“标准化、数字化、智慧化”为导向,杭州湾上虞经开区还搭建起一个以安全环保为重点的智慧监管平台,实现污水治理和监管双管齐下。政府在强化监管的同时,一家家企业也正在开展自主整改。如今,杭州湾上虞经开区工业废水排放强度逐年削减,单位工业增加值废水排放量由2017年的21.31吨/万元减少至2021年的12.59吨/万元,较2017年削减40.9%。

    在此基础上,绍兴市生态环境局上虞分局还作为省级试点,承担了“浙里碧水”应用场景中“污水零直排子模块”的数字化建设。该模块将通过物联网、云服务、大数据分析等技术,构建工业园区“源—网—河”一体化感知网络和水污染预警溯源体系,实现水环境质量“监测—预警—处置—评估”全过程动态监管。其中重点构建的污水收集、雨水排放智能监管、工业企业污染物资料库和溯源等功能,就是以杭州湾上虞经开区为主要试点开发的。

    浙江医药昌海生物产业园在各类污水的“精细化”分类处置上颇具创新意味。以废水处理系统为例,园区根据相关元素含量性质进行分类收集,采用架空管道输送至污水处理站;雨水排放方面,则在排放口安装在线pH监控及视频监控,与生态环境部门联网实时监控水质。

    全方位排查、全角度梳理、全过程把控、智能化管理等措施多管齐下,目前浙江医药昌海生物产业园已实现“晴天无排水,雨天无污水”,生产、工艺废水一律实现明管化、地面化。生活污水统一收集,经处理后达标排放或纳入市政污水管网。有污染的区块建立初级雨水收集池,受污染的初期雨水处理达标后排放或纳入市政管网。

    “污水零直排区”建设工作,是新形势下“五水共治”工作进一步从治标向治本、末端治理向源头治理转变的核心载体和主要突破口,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抓手。本次两个园区入选省级标杆工业园区“污水零直排区”培育名单背后,是绍兴在此项工作上的不断努力。

    据了解,早在2018年,绍兴市就出台了关于“污水零直排区”建设行动方案,计划4年内打通全市排水“经络”体系,把“污水零直排区”建设作为高标准治理巩固突出水环境问题、改善城乡总体面貌的关键之举,让“治水”从“面子”向“里子”大迈进。

    截至目前,绍兴污水零直排建成区面积842.48平方公里,服务人口数量超310万人。全市已累计投入资金100亿元,103个乡镇(街道)“污水零直排区”已完成建设。建成后,雨水管网总里程数从原来的5805.61公里增长到6986.41公里,污水管网总里程数从原来的6319.2公里增加到7906.21公里。(杭州网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