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 行业新闻 >> 正文

看海与缺水“风景”同在 海绵城市实现生态和谐

发布时间:2016-2-8 9:11:50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中央日前召开城市工作会议,对城市工作作出了战略部署,深刻指明了解决城市发展问题的方法和路径,是我国做好城市工作,有效化解城市内涝等各种“城市病”的基本遵循。

  住建部曾对351座城市进行专项调研,发现全国62%的城市发生过城市内涝。内涝灾害超过3次以上的城市有137座,其中57个城市的最大积水时间超过12小时。一面是“城市里看海”,另一面是城市缺水严重。伴随着城镇化进程,很多城市都面临着水生态与城市发展失衡的难题。

  城市频繁内涝的主要原因:一是排水防涝基础设施薄弱。改革开放30多年来,城市建设成绩斐然,但地下基础设施这些看不到的部分,投入严重不成比例。在财力有限的时候,地方政府更多关注地上建设而不是地下部分。二是城市蓄水能力急剧下降。随着城市快速发展,城市中原有的河湖水面经过大规模改造,已基本失去了雨水调蓄作用。现在水泥城市地面大量硬化,严重影响了城市蓄水。三是自然的水循环规律受干扰。由于不科学的建设干扰了自然的水循环规律,导致径流发生变化,让城市在下雨天格外脆弱。

  城市洪涝防治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坚持创新理念,突破传统的“以排为主”的城市雨水管理模式,加大生态治水力度,把城市建设得像海绵一样,通过渗、滞、蓄、用、排、净等多种生态化技术,构建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在下雨的时候,能渗、能滞留、能蓄存、能净化。没有降雨的时候可以把水放出来,可用可排。建设海绵城市,实现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一是因地制宜,系统协调统筹。海绵城市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不是单纯挖几条沟、建设几处景观,关键在于因地制宜、系统协调统筹、强化系统性。只有系统整体规划,才能串联建筑、道路、内河、湖体等环节,让城市成为巨大海绵体。要避免急于求成心理和劳民伤财的政绩观冲动,尽量保留原有的水格局,发挥自然海绵体的最大效用。自然海绵体的功能远大于人工海绵体,也更符合生态文明理念。如福建省福州市与其他南方各城市一样,地下水位高。在海绵城市建设对径流量的控制方面,要以滞蓄为主,渗为辅。同时,水面率和水系结构合理性是海绵城市建设的重中之重。老城区海绵城市建设要因地制宜,选取下沉式绿地、蓄水池、屋顶绿化等方式进行系统性改造,破解内涝难题。

  二是强化地面透气透水,恢复城市呼吸功能。土壤本身就是吸水的,是城市呼吸的管道。城市里要多一点通道,不是指人工的水泥管,而是能让水自然渗到土里去。绿地面积和道路硬化面积的比例要合理,人行道、公共区域多用渗水沥青和透水砖铺设或铺点碎石、木头,既美观又实用。例如,湖北省武汉市将通过渗水广场、透水停车场透水铺装等海绵城市建设措施,让城市地面透气、透水;通过河道驳岸改造、雨水花园、下沉式绿地以及生物滞留、植草沟、人工湿地等措施,留住雨水,改善水质,让城市更加洁净,成为市民的生态宜居家园。又如福建省福州海峡奥体中心片区,全方位体现海绵城市理念:奥体场馆人行道路采用的是透水砖;中心绿地建成下沉式雨水花园;树阵式停车场地面铺设植草砖实现透水;运动员村配套酒店及商业中心区房屋面均采用屋顶绿化,绿化面积近万平方米,既能短暂蓄积雨水,延缓径流峰值时间,又能降低夏季屋面温度,营造良好生态景观。

  三是工程治水与生态治水并举。按照海绵城市的理念,工程治水与生态治水要并举,变简单排水为综合用水,采用生态治水的新方式,构建可循环的绿色水生态循环系统。不同于传统以排为主的城市雨水管理理念,最大限度地实现雨水在城市区域的积存、渗透和净化,促进雨水资源的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因地制宜地建设下沉式绿地、公园、水景设施等,让绿地低于道路,在地下无传统排水设施,仅依靠绿地规划,实现雨水的自然渗入,提高景观效果的同时,涵养地下水。加大城市雨水利用和雨污分流力度。构建分质供水系统、屋面雨水集蓄系统、雨水资源化系统和多水源智能化管理系统,让城市像海绵一样能呼吸,发挥雨水的环境、生态、景观多种功能。

  四是引入社会资本,创新投融资方式。工程治水、生态治水所需资金量巨大,很难单纯依靠财政投入来解决资金问题。应通过市场化方式吸收社会资本参与建设,尝试采用PPP(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投融资模式,由政府通过PPP模式引入社会资本,注册成立项目公司再由项目公司向金融机构进行融资。此外,项目建设可采用BOT(建设—运营—移交)模式,建成后由政府授权项目公司特许经营,特许经营期满后,社会资本完全退出,将项目移交给政府拥有、经营、使用。(中国环境报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追踪此项目建设进展
相关推荐
项目深度追踪
数据独家提供
服务开通便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