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 技术转移 >> 正文

污泥转运槽车

发布时间:2017-12-11 11:44:01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申请日2017.07.27

  公开(公告)日2017.10.17

  IPC分类号C02F11/00; C02F11/12; C02F11/18; B60P3/00; B08B9/093; B02C18/08; F03B13/00; C05F7/00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污泥转运槽车,涉及河道、湖泊等水域的水环境治理所采集的污泥转运设备技术领域,解决作业船转运施工作业时所收集的污泥转运速度慢,效率低的技术问题。该装置包括车体和槽体,其中:车体为槽体的载体,用于运送污泥,槽体为污泥的载体,用于盛装污泥,槽体为上部带有开口的空腔结构;槽体包括主体部和聚拢部,主体部为椭圆形,聚拢部为两边高中间低的结构;聚拢部的底部最低处设有排污泵,排污泵通过排污管道与排污口连通;排污口与排污泵之间设置有用以切割污泥内杂质的高速切割装置;槽体开口的周围设有防溅机构,防溅机构用于防止污水溅出槽体。本发明提高作业船作业效率,降低作业成本。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污泥转运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车体(1)和槽体(2),其中:

  所述车体(1)为所述槽体(2)的载体,用于运送污泥,所述槽体(2)为污泥的载体,用于盛装污泥,所述槽体(2)为上部带有开口的空腔结构;

  所述槽体(2)的底部设置有排污口(23),所述车体(1)的底部与所述排污口(23)对应的位置设置有排污孔(110),所述排污口(23)与排污管道(5)连通且所述排污管道(5)穿过所述排污孔(110),所述槽体(2)内的污泥通过所述排污管道(5)排出所述槽体(2)内;

  所述槽体(2)包括主体部(21)和便于污泥流动到所述排污口(23)的聚拢部(22),所述主体部(21)为椭圆形,所述聚拢部(22)为两边高中间低的结构;

  所述槽体(2)通过若干支撑板(3)与所述车体(1)连接,所述支撑板(3)的上边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形状与所述聚拢部(22)的形状相匹配;

  所述聚拢部(22)的底部最低处设有排污泵(6),所述排污泵(6)通过所述排污管道(5)与所述排污口(23)连通;

  所述排污口(23)与所述排污泵(6)之间设置有用以切割污泥内杂质的高速切割装置(11);

  所述槽体(2)开口的周围设有防溅机构(9),所述防溅机构(9)用于防止污水溅出槽体(2);所述防溅机构(9)包括加强板(91)和围护栏(92),所述加强板(91)绕所述槽体(2)开口周向设置,所述围护栏(92)设置在所述加强板(91)的外边缘;

  所述车体(1)上设有冲洗机构(8),所述冲洗机构(8)用于排污完成后冲洗槽体(2)内部附着的污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泥转运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高速切割装置(11)包括切割转轴(111)和与所述切割转轴(111)连接的切割刀(112),所述切割转轴(111)能带动所述切割刀(112)转动且处于转动状态下的所述切割刀(112)能切割所述排污管道(5)内流动的污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污泥转运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污泵(6)的转轴通过传动装置(15)与所述切割转轴(111)连接并通过所述传动装置(15)带动所述切割转轴(111)转动;

  所述传动装置(15)为齿轮传动或带轮传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泥转运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板(91)与所述槽体(2)开口所在平面之间的夹角为钝角。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泥转运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污泵(6)为高压泵。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泥转运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1)上设有用以放置所述排污管道(5)的排污管收纳箱(12);

  所述冲洗机构(8)包括冲洗水箱(81)、清洗泵、冲洗水管和高压水枪,所述冲洗水箱(81)、冲洗泵、冲洗水管、高压水枪依次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泥转运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围护栏(92)为板状围护栏。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泥转运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槽体(2)上还设有攀爬梯(10),所述攀爬梯(10)设置于槽体(2)端部且与所述槽体(2)可拆卸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泥转运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泥转运槽车还包括利用所述排污管道(5)内流动的污泥的势能和动能发电的污泥发电装置(4),所述污泥发电装置(4)与所述排污管道(5)连通;所述污泥发电装置(4)包括外壳(47)、转轮(41)、变速器(42)、发电机系统(43)和蓄电池(44),所述转轮(41)设置在外壳(47)内,所述外壳(47)的上下两端分别开设有第一污泥进口(45)和第一污泥出口(46),所述转轮(41)与所述变速器(42)的输入轴连接,所述变速器(42)的输出轴与所述发电机系统(43)连接,所述发电机系统(43)与所述蓄电池(44)电连接,所述转轮(41)位于所述第一污泥进口(45)的下方,所述排污管道(5)内流动的污泥能带动所述转轮(41)转动;

  所述转轮(41)的个数为两个且两个所述转轮(41)相互啮合,所述第一污泥进口(45)位于两个所述转轮(41)啮合处的上方,所述第一污泥出口(46)位于两个所述转轮(41)啮合处的下方;

  所述转轮(41)上设置有叶片(411),所述叶片(411)以所述转轮(41)的中心为圆形均匀分布在所述转轮(41)的侧面上;所述叶片(411)的截面形状为弧形;

  所述排污管道(5)包括第一排污管道(51)和第二排污管道(52),所述第一排污管道(51)连通所述排污口(23)和所述第一污泥进口(45),所述第二排污管道(52)设置在所述第一排污管道(51)上且所述第二排污管道(52)的两端均与所述第一排污管道(51)连通,所述第二排污管道(52)上设置有排污泵(6),所述排污泵(6)的进口处设置有第二控制阀(521),所述第二排污管道(52)两个端口之间的所述第一排污管道(51)上设置有第一控制阀(511);

  所述第一排污管道(51)上位置介于所述第二排污管道(52)的污泥出口与所述第一污泥进口(45)之间区段还连通有快速污泥排出管道(53);所述快速污泥排出管道(53)与所述第一排污管道(51)的连通处设置有入口蝶阀(531),所述第一排污管道(51)上位置介于所述快速污泥排出管道(53)与所述第一污泥进口(45)之间的区段设置有通断蝶阀(512),所述通断蝶阀(512)关闭且所述入口蝶阀(531)打开时,流经所述第一排污管道(51)和/或所述第二排污管道(52)的污泥能从所述快速污泥排出管道(53)流出至污泥目标位置,所述通断蝶阀(512)打开且所述入口蝶阀(531)关闭时,流经所述第一排污管道(51)和/或所述第二排污管道(52)的污泥仅从所述第一污泥进口(45)流出。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污泥转运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泥转运槽车还包括用以加热污泥、减小污泥内的微生物和细菌的污泥加热装置(7),所述污泥加热装置(7)与所述排污管道(5)的出口连通;所述污泥加热装置(7)包括机壳(71)、设置在所述机壳(71)内的加热轴(72)和驱动转轮(73),靠近所述机壳(71)一端的所述机壳(71)的上侧壁设置有第二污泥进口(74)、靠近所述机壳(71)另一端的所述机壳(71)的下侧壁上设置有第二污泥出口(75),污泥通过所述第二污泥出口(75)流出至污泥目标位置;所述驱动转轮(73)通过联轴器与所述加热轴(72)连接,部分所述驱动转轮(73)位于所述第二污泥进口(74)的下方且从所述第二污泥进口(74)进来的污泥能带动所述驱动转轮(73)转动;所述加热轴(72)沿所述机壳(71)的长度方向设置在所述机壳(71)内且所述加热轴(72)相对于所述机壳(71)可发生转动,所述污泥加热装置(7)与所述蓄电池(44)电连接且所述蓄电池(44)为所述污泥加热装置(7)发热提供电能;

  所述第一排污管道(51)和所述第二排污管道(53)均为硬管;所述第一污泥出口(46)与所述第二污泥进口(74)之间的所述排污管道(5)为软管,所述快速污泥排出管道(53)为软管;

  所述机壳(71)内形成有用以放置所述驱动转轮(73)的驱动转轮腔(76)和用以放置所述加热轴(72)的加热轴腔(77),所述驱动转轮腔(76)与所述加热轴腔(77)连通,所述加热轴腔(77)的水平轴线位于所述驱动转轮腔(76)的水平轴线的下方;

  所述加热轴(72)包括加热轴中心轴(721)和设置在所述加热轴中心轴(721)上的螺旋状加热片(722);

  还包括用以测量污泥流速的传感器(13)和控制装置,靠近所述排污口(23)的所述排污管道(5)上以及靠近所述第二污泥进口(74)的所述排污管道(5)上均设置有所述传感器(13),所述控制装置与所述传感器(13)、所述第一控制阀(511)、所述第二控制阀(521)和所述污泥加热装置(7)电连接;

  所述污泥转运槽车还包括污泥施压机构(14),所述污泥施压机构(14)的个数至少为一个;所述污泥施压机构(14)包括电动推杆(141)以及与所述电动推杆(141)相连接的压板(142),所述电动推杆(141)与所述蓄电池(44)电连接,所述压板(142)的顶面与外界大气压接触,所述电动推杆(141)能驱动所述压板(142)为所述槽体(2)内的所污泥施加能使污泥从所述排污口(23)流出的挤压力。

  说明书

  污泥转运槽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河道、湖泊等水域的水环境治理所采集的污泥转运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污泥转运槽车。

  背景技术

  由于污染加剧导致水体严重富营养,一些河流湖泊大量滋生藻类,藻类死去后沉到水底进一步加剧富营养化,通过清污船将水底的污泥收集运走,能起到釜底抽薪的效果。

  在实际作业中,污泥存放点一般在较为偏远,清污船直接行驶到排污点路途遥远,船行速度缓慢,行驶既耽误时间,又增加治污成本。在这种情况下,使用该污泥转运槽车,由该污泥转运槽车将污泥运送至存放点,能起到缩短排污作业时间,降低作业成本的作用。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污泥转运槽车,与专利申请号为201710255746.0的“全水域拖拽式水底专用作业船”配套使用。

  本申请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技术问题:

  现有的作业船转运施工作业时存在所收集的污泥转运速度慢,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污泥转运槽车,以解决作业船转运施工作业时所收集的污泥转运速度慢,效率低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能产生的诸多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污泥转运槽车,包括车体和槽体,其中:

  所述车体为所述槽体的载体,用于运送污泥,所述槽体为污泥的载体,用于盛装污泥,所述槽体为上部带有开口的空腔结构;

  所述槽体的底部设置有排污口,所述车体的底部与所述排污口对应的位置设置有排污孔,所述排污口与排污管道连通且所述排污管道穿过所述排污孔,所述槽体内的污泥通过所述排污管道排出所述槽体内;

  所述槽体包括主体部和便于污泥流动到所述排污口的聚拢部,所述主体部为椭圆形,所述聚拢部为两边高中间低的结构;

  所述槽体通过若干支撑板与所述车体连接,所述支撑板的上边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形状与所述聚拢部的形状相匹配;

  所述聚拢部的底部最低处设有排污泵,所述排污泵通过所述排污管道与所述排污口连通;

  所述排污口与所述排污泵之间设置有用以切割污泥内杂质的高速切割装置;

  所述槽体开口的周围设有防溅机构,所述防溅机构用于防止污水溅出槽体;所述防溅机构包括加强板和围护栏,所述加强板绕所述槽体开口周向设置,所述围护栏设置在所述加强板的外边缘;所述加强板与所述槽体开口所在平面之间的夹角为钝角;

  所述车体上设有冲洗机构,所述冲洗机构用于排污完成后冲洗槽体内部附着的污泥。

  优选地,所述高速切割装置包括切割转轴和与所述切割转轴连接的切割刀,所述切割转轴能带动所述切割刀转动且处于转动状态下的所述切割刀能切割所述排污管道内流动的污泥。

  优选地,所述排污泵的转轴通过传动装置与所述切割转轴连接并通过所述传动装置带动所述切割转轴转动;

  所述传动装置为齿轮传动或带轮传动。

  优选地,所述加强板与所述槽体开口所在平面之间的夹角为钝角。

  优选地,所述排污泵为高压泵。

  优选地,所述车体上设有用以放置所述排污管道的排污管收纳箱;

  所述冲洗机构包括冲洗水箱、清洗泵、冲洗水管和高压水枪,所述冲洗水箱、冲洗泵、冲洗水管、高压水枪依次连接。

  优选地,所述围护栏为板状围护栏。

  优选地,所述槽体上还设有攀爬梯,所述攀爬梯设置于槽体端部且与所述槽体可拆卸连接。

  优选地,所述污泥转运槽车还包括利用所述排污管道内流动的污泥的势能和动能发电的污泥发电装置,所述污泥发电装置与所述排污管道连通;所述污泥发电装置包括外壳、转轮、变速器、发电机系统和蓄电池,所述转轮设置在外壳内,所述外壳的上下两端分别开设有第一污泥进口和第一污泥出口,所述转轮与所述变速器的输入轴连接,所述变速器的输出轴与所述发电机系统连接,所述发电机系统与所述蓄电池电连接,所述转轮位于所述第一污泥进口的下方,所述排污管道内流动的污泥能带动所述转轮转动;

  所述转轮的个数为两个且两个所述转轮相互啮合,所述第一污泥进口位于两个所述转轮啮合处的上方,所述第一污泥出口位于两个所述转轮啮合处的下方;

  所述转轮上设置有叶片,所述叶片以所述转轮的中心为圆形均匀分布在所述转轮的侧面上;所述叶片的截面形状为弧形;

  所述排污管道包括第一排污管道和第二排污管道,所述第一排污管道连通所述排污口和所述第一污泥进口,所述第二排污管道设置在所述第一排污管道上且所述第二排污管道的两端均与所述第一排污管道连通,所述第二排污管道上设置有排污泵,所述排污泵的进口处设置有第二控制阀,所述第二排污管道两个端口之间的所述第一排污管道上设置有第一控制阀;

  所述第一排污管道上位置介于所述第二排污管道的污泥出口与所述第一污泥进口之间区段还连通有快速污泥排出管道;所述快速污泥排出管道与所述第一排污管道的连通处设置有入口蝶阀,所述第一排污管道上位置介于所述快速污泥排出管道与所述第一污泥进口之间的区段设置有通断蝶阀,所述通断蝶阀关闭且所述入口蝶阀打开时,流经所述第一排污管道和/或所述第二排污管道的污泥能从所述快速污泥排出管道流出至污泥目标位置,所述通断蝶阀打开且所述入口蝶阀关闭时,流经所述第一排污管道和/或所述第二排污管道的污泥仅从所述第一污泥进口流出。

  优选地,所述污泥转运槽车还包括用以加热污泥、减小污泥内的微生物和细菌的污泥加热装置,所述污泥加热装置与所述排污管道的出口连通;所述污泥加热装置包括机壳、设置在所述机壳内的加热轴和驱动转轮,靠近所述机壳一端的所述机壳的上侧壁设置有第二污泥进口、靠近所述机壳另一端的所述机壳的下侧壁上设置有第二污泥出口,污泥通过所述第二污泥出口流出至污泥目标位置;所述驱动转轮通过联轴器与所述加热轴连接,部分所述驱动转轮位于所述第二污泥进口的下方且从所述第二污泥进口进来的污泥能带动所述驱动转轮转动;所述加热轴沿所述机壳的长度方向设置在所述机壳内且所述加热轴相对于所述机壳可发生转动,所述污泥加热装置与所述蓄电池电连接且所述蓄电池为所述污泥加热装置发热提供电能;

  所述第一排污管道和所述第二排污管道均为硬管;所述第一污泥出口与所述第二污泥进口之间的所述排污管道为软管,所述快速污泥排出管道为软管;

  所述机壳内形成有用以放置所述驱动转轮的驱动转轮腔和用以放置所述加热轴的加热轴腔,所述驱动转轮腔与所述加热轴腔连通,所述加热轴腔的水平轴线位于所述驱动转轮腔的水平轴线的下方;

  所述加热轴包括加热轴中心轴和设置在所述加热轴中心轴上的螺旋状加热片;

  还包括用以测量污泥流速的传感器和控制装置,靠近所述排污口的所述排污管道上以及靠近所述第二污泥进口的所述排污管道上均设置有所述传感器,所述控制装置与所述传感器、所述第一控制阀、所述第二控制阀和所述污泥加热装置电连接;

  所述污泥转运槽车还包括污泥施压机构,所述污泥施压机构的个数至少为一个;所述污泥施压机构包括电动推杆以及与所述电动推杆相连接的压板,所述电动推杆与所述蓄电池电连接,所述压板的顶面与外界大气压接触,所述电动推杆能驱动所述压板为所述槽体内的所污泥施加能使污泥从所述排污口流出的挤压力。

  本发明提供一种污泥转运槽车,以解决作业船转运施工作业时所收集的污泥转运速度慢,效率低的技术问题,槽体的聚拢部为两边高中间低的结构,使得污泥由高到低自然流淌,集中于低处的排污泵口处;高速切割装置用于切割污泥内的杂质,例如塑料袋等易缠绕物,使污泥被充分破碎,以利于污泥能够更好的作为肥料利用;排污泵采用高压排污泵,将所排出的泥浆直接均匀的喷出到待耕作的农田,作为农田的有机肥料;通过设置防溅机构,使得污泥运漕车在运输污泥的过程中,防止污泥外溅,本发明提高作业船作业效率,降低作业成本。

相关推荐
项目深度追踪
数据独家提供
服务开通便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