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7.06.20
公开(公告)日2017.08.11
IPC分类号C02F1/28; B01J20/02; B01J20/30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改性铜尾矿吸附废水中磷酸盐污染物的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先将铜尾矿进行2次干燥,第一次干燥先除去铜尾矿表面的水,然后研磨后,第二次干燥进行深层次除水,减少水对吸附的阻力,提高铜尾矿的吸附性能。通过设计在330‑340℃下煅烧1‑2h,获得改性铜尾矿,吸附过程中磷酸盐溶液初始浓度为150~200mg/L,改性尾矿投加量0.5~1g/100mL,反应时间10~100min,配合制备的改性铜尾矿,使吸附反应在pH 2~11的条件下,均可实现高吸附率和去除率。本发明提供的改性铜尾矿适用范围更广,成本更低,吸附效果更好。
摘要附图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改性铜尾矿吸附废水中磷酸盐污染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铜尾矿干燥后,研磨过筛,然后继续干燥至恒重;
2)将干燥至恒重的铜尾矿煅烧,进行热改性;
3)将改性后的铜尾矿置于磷酸盐溶液中,进行吸附;吸附条件为:磷酸盐溶液初始浓度为150~200mg/L,改性尾矿投加量0.5~1g/100mL,反应时间10~100min。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性铜尾矿吸附废水中磷酸盐污染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第二步干燥在105℃下进行。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改性铜尾矿吸附废水中磷酸盐污染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研磨过筛是指研磨后过100目筛。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改性铜尾矿吸附废水中磷酸盐污染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煅烧是在330-340℃,时间1-2h。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改性铜尾矿吸附废水中磷酸盐污染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磷酸盐溶液初始pH 2~11。
说明书
一种改性铜尾矿吸附废水中磷酸盐污染物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废水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改性铜尾矿吸附废水中磷酸盐污染物的方法。
背景技术
铜尾矿,又称铜尾砂,是由矿石经粉碎、精选后所剩下的细粉沙粒组成。这些尾矿除少量作为旧矿井的填充料之外,其余绝大多数还以填充洼地或筑坝堆放的方式储存,堆置的铜尾矿不仅占用了大量土地,而且覆盖了原有的植被,生态系统遭到破坏。
尾矿因其特殊的理化性质,重金属含量特别高,植物很难在尾矿上自然生长。同时尾矿因随风飞扬、雨水流失,对周边地区的居民生活环境造成污染。在尾矿的治理过程中,植被重建是尾矿治理的最好方式,而在植被恢复过程中,土壤养分的提高、毒性物质浓度的降低、耐性植物品种的形成都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因此复垦的关键在于基质的改良和耐性物种的选择。
目前对磷的去除方法主要有沉淀法、混凝法、生物法和吸附法等。其中吸附法操作简单而备受关注。提供一种高效、成本低的磷吸附剂很有必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性铜尾矿吸附废水中磷酸盐污染物的方法,通过控制铜尾矿的的改性工艺,提高对磷的吸附效率,同时降低生产成本。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改性铜尾矿吸附废水中磷酸盐污染物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铜尾矿干燥后,研磨过筛,然后继续干燥至恒重;
2)将干燥至恒重的铜尾矿煅烧,进行热改性;
3)将改性后的铜尾矿置于磷酸盐溶液中,进行吸附;吸附条件为:磷酸盐溶液初始浓度为150~200mg/L,改性尾矿投加量0.5~1g/100mL,反应时间10~100min。
进一步的,步骤1)中第二步干燥在105℃下进行。
步骤1)中所述研磨过筛是指研磨后过100目筛;
进一步的,步骤2)中所述煅烧是在330-340℃,时间1-2h。
进一步的,步骤3)中磷酸盐溶液初始pH 2~11。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先将铜尾矿进行2次干燥,第一次干燥先除去铜尾矿表面的水,然后研磨后,第二次干燥进行深层次除水,减少水对吸附的阻力,提高铜尾矿的吸附性能。通过设计吸附过程中磷酸盐溶液初始浓度为150~200mg/L,改性尾矿投加量0.5~1g/100mL,反应时间10~100min,配合制备的改性铜尾矿,使吸附反应在pH 2~11的条件下,均可实现高吸附率和去除率。本发明提供的改性铜尾矿适用范围更广,成本更低,吸附效果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