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7.05.27
公开(公告)日2017.09.15
IPC分类号C02F9/04; C02F103/02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厂循环水排污水的回用工艺,包括以下步骤:电厂循环水排污水经提升泵提升至浅层砂过滤器过滤,然后经过流化床式钠离子软化器、保安过滤器、反渗透处理、纳滤系统处理、海淡膜处理、DTRO系统;DTRO浓水中加入氯化钠,使钠离子浓度为5%‑8%,进入流化床式钠离子软化器循环利用。本发明的工艺,可以有效降低电厂循环水的排污水对反渗透装置的污堵,延长反渗透运行周期,降低化学清洗频率,有效提高了电厂循环水排污水的回收率,提高了25%,系统总回收率可高达90%。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电厂循环水排污水的回用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电厂循环水排污水经提升泵提升至浅层砂过滤器过滤,得澄清出水;
(2)将步骤(1)中得到的澄清出水进入流化床式钠离子软化器处理,得出水;
(3)向步骤(2)中的流化床式钠离子软化器出水中加入还原剂进行还原,加入阻垢剂,依次通过一级保安过滤器和二级保安过滤器,得到保安过滤器出水;
(4)将步骤(3)得到的保安过滤器出水进行反渗透处理,产生反渗透纯水和反渗透浓水,反渗透纯水回收;
(5)将步骤(4)中反渗透处理产生的反渗透浓水进入纳滤系统进行纳滤处理,经纳滤分盐回收后,得到纳滤浓水和纳滤纯水;
(6)将步骤(5)中的纳滤纯水进行海淡膜处理,进入海淡膜系统,得到海淡膜浓水和海淡膜纯水;将所述海淡膜的浓水再进DTRO系统,得到DTRO纯水和DTRO浓水;
(7)向步骤(6)的DTRO浓水中加入氯化钠,使钠离子浓度为5%-8%,进入流化床式钠离子软化器循环利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厂循环水排污水的回用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还原剂为亚硫酸氢钠,加入量为2-3ppm;所述阻垢剂的加入量为3pp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厂循环水排污水的回用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加入还原剂进行还原后的ORP值低于200mV。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厂循环水排污水的回用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海淡膜纯水和步骤(6)中DTRO纯水循环回流至1#高压泵出水口,再进入反渗透系统,进行反渗透处理,进入循环系统循环利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电厂循环水排污水的回用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海淡膜纯水和步骤(6)中DTRO纯水的电导率在800-1200us/cm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厂循环水排污水的回用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DTRO浓水的浓度为5-8%。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厂循环水排污水的回用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6)中,所述DTRO浓水的水量为6m³/h。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厂循环水排污水的回用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厂循环水排污水,Na+浓度为600-900mg/L,Cl-浓度为700-1000mg/L。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厂循环水排污水的回用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流化床式钠离子软化器每运行10-15个周期,用盐酸溶液浸泡 2-12小时,然后用所述反渗透膜产水冲洗钠离子交换器至出水无硬度,再用氢氧化钠溶液再生流化床式钠离子交换器,然后用反渗透纯水冲洗流化床式钠离子软化器出水至PH值小于10.0。
说明书
一种电厂循环水排污水的回用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电厂循环水排污水的回用工艺,属于工业污水回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对环境保护要求的日趋严苛,电厂循环水排放的限制条件被不断提高。有效的污水深度处理和回收利用已成为电厂节水的重要方式。我国本身人均水资源严重匮乏,空间时间上分配严重不均,而污水处理技术又相对滞后,导致本来就紧缺的水资源已提襟见肘。生产中产生的废水如何有效彻底的处理,甚至将其回用,已成为当今科研的重大发展方向。
循环水的排污水回用是解决电厂水资源短缺、实现污水减排及污水资源化的有效途径。循环水及排污水水质成分复杂,水中的含盐量、COD、Si02、硬度,碱度等各项指标均比自然水体有成倍的增加,将其回用于反渗透处理时,极易造成反渗透污堵,导致反渗透出力下降,运行周期缩短,频繁化学清洗,严重时会使反渗透膜元件寿命缩短,极大的影响了电厂反渗透运行的稳定。
目前,现有技术存在以下缺陷:采用循环水排污水回用的电厂中,大都采用超滤作为反渗透预处理工艺,超滤占地较大,投资费用高,且针对循环水排污水这种复杂水体,尽管超滤将反渗透进水SDI 值降至要求范围,但超滤对水中的有机物和微生物的去除效果较差,运行中往往出现超滤和反渗透相继污堵的情况,反渗透出现产水量下降,压差上升,脱盐率下降等情况,运行稳定性受到影响。通常电厂不得不降低反渗透回收率运行,目前常规反渗透回收率在75%,有些循环水回用系统反渗透回收率甚至降至60%,即有超过四分之一的进水作为浓水排放,这对系统来说是一个较大的浪费。反渗透产水可直接用于电厂热网补水及循环水补水。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点,提供一种总体回收率高、系统运行稳定性强的电厂循环水排污水回用工艺,提供一种用于电厂循环水排污水的回用工艺,以实现以下发明目的:
(1)本发明解决在循环水高无机盐和高有机物共存情况下,常规处理工艺中反渗透低PH运行环境下有机物污堵和高PH运行环境下无机盐结垢的双重矛盾,提高循环水排污水处理系统中反渗透的安全、稳定运行水平;
(2)本发明工艺采用流化床式钠离子软化器,可以降低电厂循环水的排污水对反渗透装置的污堵,延长反渗透运行周期,降低化学清洗频率;
(3)本发明有效提高电厂循环水排污水的回收率,有效提高系统整体的产水率;
(4)本发明可合理回用全部的DTRO浓水用于流化床式钠离子软化器的再生,节约大量水资源,以及氯化钠耗盐量,减少运行费用,并且减少该部分高浓盐水的处理费用;
(5)经过本发明处理工艺得到的反渗透出水水质较好,可直接用于电厂化学补给水处理系统水源及循环水补水。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电厂循环水排污水的回用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电厂循环水排污水经提升泵提升至浅层砂过滤器过滤,得澄清出水;
(2)将步骤(1)中得到的澄清出水进入流化床式钠离子软化器处理,得出水;
(3)向步骤(2)中的流化床式钠离子软化器出水中加入还原剂进行还原,加入阻垢剂,依次通过一级保安过滤器和二级保安过滤器,得到保安过滤器出水;
(4)将步骤(3)得到的保安过滤器出水进行反渗透处理,产生反渗透纯水和反渗透浓水,反渗透纯水回收;
(5)将步骤(4)中反渗透处理产生的反渗透浓水进入纳滤系统进行纳滤处理,经纳滤分盐回收后,得到纳滤浓水和纳滤纯水;
(6)将步骤(5)中的纳滤纯水进行海淡膜处理,进入海淡膜系统,得到海淡膜浓水和海淡膜纯水;将所述海淡膜的浓水再进DTRO系统,得到DTRO纯水和DTRO浓水;
(7)向步骤(6)的DTRO浓水中加入氯化钠,使钠离子浓度为5%-8%,进入流化床式钠离子软化器循环利用。
以下是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步骤(3)中,所述还原剂为亚硫酸氢钠,加入量为2-3ppm;所述阻垢剂的加入量为3ppm。
步骤(3)中,加入还原剂进行还原后的ORP值低于200mV。
步骤(5)中海淡膜纯水和步骤(6)中DTRO纯水循环回流至1#高压泵出水口,再进入反渗透系统,进行反渗透处理,进入循环系统循环利用。
步骤(5)中,海淡膜纯水和步骤(6)中DTRO纯水的电导率在800-1200us/cm之间。
步骤(5)中DTRO浓水的浓度为5-8%。
步骤(6)中,所述DTRO浓水的水量为6m³/h。
所述电厂循环水排污水,Na+浓度为600-900mg/L,Cl-浓度为700-1000mg/L。
所述流化床式钠离子软化器每运行10-15个周期,用盐酸溶液浸泡 2-12小时,然后用所述反渗透膜产水冲洗钠离子交换器至出水无硬度,再用氢氧化钠溶液再生流化床式钠离子交换器,然后用反渗透产水冲洗流化床式钠离子软化器出水至PH值小于10.0。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采用流化床式钠离子软化器,流化床式钠离子软化器加了部分出水循环,用自身出水稀释进水的硬度,降低出水总硬度比普通钠离子软化器硬度降低5-8mmol/L,可以有效降低电厂循环水的排污水对反渗透装置的污堵;
(2)延长反渗透运行周期;原有运行周期在1.5-2年,现在运行周期可达3年以上;
(3)降低了化学清洗频率;化学清洗频率由1个月延长为2个月;
(4)有效提高了电厂循环水排污水的回收率,系统总回收率可高达90%;
(5)可合理回用全部的DTRO浓水用于流化床式钠离子软化器的再生,节约了大量水资源,以及氯化钠耗盐量,减少了运行费用,并且减少了该部分高浓盐水的处理费用;每小时再生水量按6m³计算,吨水按4元(含排污费)计算,节约水费约24元/h,根据计算耗盐量节约至少400kg,吨氯化钠按300元计算,耗盐量可节约120元/h;
(6)经过本发明的回用工艺得到的反渗透出水水质较好,可直接用于电厂化学补给水处理系统水源及循环水补水;
(7)经过本发明的回用工艺,整体提高了系统产水率,产水率提高了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