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 技术转移 >> 正文

磁絮凝沉淀处理污水装置及其处理工艺

发布时间:2017-12-16 15:59:24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申请日2017.06.16

  公开(公告)日2017.09.15

  IPC分类号C02F1/52; C02F1/56; C02F1/48; B01D21/02; B01D21/01; B01D21/28

  摘要

  一种磁絮凝沉淀处理污水装置及其处理工艺。主要装置有水槽,潜水泵,微涡管式混合器,加药装置,搅拌器,混凝池,熟化池,钢炉渣自动投加装置,V型沉淀池,电磁装置,解絮机,磁鼓,污泥泵,污泥管,钢炉渣管道等,所述原水水槽通过潜水泵管道与微涡管式混合器相连,所述微涡管式混合器设有加药管并与絮凝池、熟化池依次相连,所述絮凝池设有钢炉渣自动投加装置和加药管,所述熟化池通过管道与V型沉淀池相连,所述V型沉淀池底部设有电磁装置,出水通过管道排到出水槽中,产生的剩余污泥通过管道回到钢炉渣回收系统,钢炉渣回收完成后再通过管道进入絮凝池中形成循环。本发明具有节约土地使用面积和土建成本,水处理效果稳定,工业废料的资源利用等特点。

  摘要附图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磁絮凝沉淀处理污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水槽、潜水泵、微涡管式混合器、絮凝池、熟化池、钢炉渣自动投加装置、V型沉淀池、出水槽,所述潜水泵位于水槽内,所述潜水泵、微涡管式混合器、絮凝池、钢炉渣自动投加装置、磁鼓、解絮机、电磁装置相连,所述微涡管式混合器上设有絮凝剂加药管,所述絮凝池内设有第一搅拌器、助凝剂加药管,所钢炉渣自动投加装置位于絮凝剂下方,所述絮凝池与熟化池等高,且通过隔板一体化连接,所述隔板高度低于絮凝池的高度,所述熟化池内设有第二搅拌器,所述熟化池与V型沉淀池、出水槽连通,所述V型沉淀池底部污泥收集斗中设有电磁装置,两者一体化连接,所述钢炉渣自动投加装置与磁鼓连通的管道为钢炉渣管道,所述磁鼓上设有污泥管道。

  2.基于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磁絮凝沉淀处理污水装置的污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将待处理的原水从水槽通过潜水泵将原水泵入从微涡管式混合器后流入絮凝池中,微涡管式混合器通过絮凝剂加药管投加混凝剂PAC后进入絮凝池中,开启第一搅拌器运行,同时,通过钢炉渣自动投加装置向絮凝池中投加钢炉渣,通过助凝剂加药管向絮凝池中投加助凝剂;处理一段时间后的原水进入熟化池,开启第二搅拌器,熟化完成后进入V型沉淀池中,开启电磁装置,污泥沉降后通过管道进入解絮机内,将以钢炉渣为絮核的絮体解絮,然后通过管道进入磁鼓;磁鼓产生的剩余污泥通过污泥管道排除,分离出的钢炉渣回到钢炉渣自动投加装置,完成一个钢炉渣循环过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磁絮凝沉淀处理污水装置的污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炉渣为改性钢炉渣。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磁絮凝沉淀处理污水装置的污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钢炉渣的制备方法为:利用筛分仪选出粒径为2-6mm的钢炉渣,在105℃下干燥后,将500g炉渣在1L浓度为1mol/L氢氧化钠溶液中搅拌2小时,再将处理后的炉渣取出放在在烘箱中老化48小时,自然冷却后在105℃下干燥24小时即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磁絮凝沉淀处理污水装置的污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老化温度为80℃。

  说明书

  一种磁絮凝沉淀处理污水装置及其处理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污水处理工艺,具体涉及一种磁絮凝沉淀处理污水装置及其处理工艺。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水环境污染的加剧,随之而来的是污水处理设施的扩建和改造。而设施扩建就意味着更大的土建面积和更有效的处理工艺。针对我国的国情,开发土建面积小且处理效果的水处理工艺迫在眉睫。

  所谓磁混凝沉淀技术就是在普通的混凝沉淀工艺中同步加入磁粉,使之与污染物絮凝结合成一体,以加强混凝、絮凝的效果,使生成的絮体密度更大、更结实,从而达到高速沉降的目的。磁粉可以通过磁鼓回收循环使用。整个工艺的停留时间很短,因此对大部分污染物,出现反溶解过程的机率非常小,另外系统中投加的磁粉和絮凝剂对细菌、病毒、油及多种微小粒子都有很好的吸附作用,因此对该类污染物的去除效果比传统工艺要好。同时由于其高速沉淀的性能,使其与传统工艺相比,具有速度快、效率高、占地面积小、投资小等诸多优点。但传统磁混凝工艺使用的磁粉要求纯度较高且价格较高,进行回用时处理效率会降低较多。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磁絮凝沉淀处理污水装置及其处理工艺,该装置结构简单,占地面积小,且处理效果好。

  为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磁絮凝沉淀处理污水装置,包括水槽、潜水泵、微涡管式混合器、絮凝池、熟化池、钢炉渣自动投加装置、V型沉淀池、出水槽,所述潜水泵位于水槽内,所述潜水泵、微涡管式混合器、絮凝池、钢炉渣自动投加装置、磁鼓、解絮机、电磁装置相连,所述微涡管式混合器4上设有絮凝剂加药管,所述絮凝池内设有第一搅拌器、助凝剂加药管,所钢炉渣自动投加装置位于絮凝剂下方,所述絮凝池与熟化池一体化连接,所述熟化池内设有第二搅拌器,所述熟化池与V型沉淀池、出水槽连通,所述V型沉淀池底部污泥收集斗中设有电磁装置,两者一体化连接,所述钢炉渣自动投加装置与磁鼓连通的管道为钢炉渣管道,所述磁鼓上设有污泥管道。

  上述磁絮凝沉淀处理污水装置的污水处理工艺,包括以下步骤:将待处理的原水从水槽通过潜水泵将原水泵入从微涡管式混合器后流入絮凝池中,微涡管式混合器通过絮凝剂加药管投加混凝剂PAC后进入絮凝池中,开启第一搅拌器运行,同时,通过钢炉渣自动投加装置向絮凝池中投加钢炉渣,通过助凝剂加药管向絮凝池中投加助凝剂;处理一段时间后的原水进入熟化池,开启第二搅拌器,熟化完成后进入V型沉淀池中,开启电磁装置,污泥沉降后通过管道进入解絮机内,将以钢炉渣为絮核的絮体解絮,然后通过管道进入磁鼓;磁鼓产生的剩余污泥通过污泥管道排除,分离出的钢炉渣回到钢炉渣自动投加装置,完成一个钢炉渣循环过程。

  作为改进的是,所述钢炉渣为改性钢炉渣。

  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改性钢炉渣的制备方法为:利用筛分仪选出粒径为2-6mm的钢炉渣,在105℃下干燥后,将500g炉渣在1L浓度为1mol/L氢氧化钠溶液中搅拌2小时,再将处理后的炉渣取出放在在烘箱中在80℃下老化48小时,自然冷却后在105℃下干燥24小时即可。

  作为改进的是,所述混凝剂PAC的密度为6mg/L。

  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如下:

  1、本发明装置节约土地面积和土建成本,设备简单,可用于水污染的应急处理;

  2、水处理效果的稳定性增强,对于水中磷和钙离子的去除具有很好的效果,尤其对于浊度可以达到99%以上的去除效果;

  3、运用工业废料钢炉渣作为磁种,有效地节约成本,尤其是改性后的钢炉渣,处理效果更佳;

  4、可以明显减少絮凝剂与助凝剂的投加量。

相关推荐
项目深度追踪
数据独家提供
服务开通便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