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 技术转移 >> 正文

湿污泥焚烧方法及流化床焚烧炉

发布时间:2017-12-16 16:02:18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申请日2017.06.29

  公开(公告)日2017.12.12

  IPC分类号F23G7/00; F23G5/24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湿污泥焚烧方法及流化床焚烧炉,主要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结构复杂,能耗高的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湿污泥焚烧方法采用下饲式给料,简化现有处理流程。本发明提供的流化床焚烧炉在炉内不设置承压吸热受热面,而是将部分湿污泥直接入炉焚烧,燃烧热量主要由湿污泥的水分蒸发热、固体和气体(含蒸汽与燃烧烟气)升温加以吸收,该方式既节省建造费用又减少需要干化的污泥数量,又避免了对全部湿污泥前续干化或压滤处理造成的高能耗。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湿污泥焚烧方法,其特征在于:分别将干污泥和湿污泥多点通入密相区底部;通过调节干湿污泥数量,使密相区温度控制在750-950℃;密相区内进泥点的设置应确保干湿污泥在密相区内与助燃空气混合均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湿污泥焚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泥点标高应较风帽出风口高50~20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湿污泥焚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密相区内每立方米内进泥点为5~60个,其中湿污泥进泥点为3~30个,干污泥进泥点为2~30个。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所述的湿污泥焚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干污泥由空气带入密相区,湿污泥挤压入密相区。

  5.一种湿污泥流化床焚烧炉,包括炉体,炉体内设置有物料集中度较高的密相区,炉体底部设置有风帽出风口,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若干个进泥管道,进泥管道用于分别将干污泥和湿污泥通入炉体内密相区内,且使干污泥和湿污泥在密相区内与助燃空气混合相对均匀,炉内密相区温度为750-950℃;所述进泥管道的出泥口标高应较之风帽出风口高50~200mm。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湿污泥流化床焚烧炉,其特征在于:密相区每立方米内的进泥管道为5~60个,其中湿污泥进泥管道为3~30个,干污泥进泥管道为2~30个。

  说明书

  一种湿污泥焚烧方法及流化床焚烧炉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湿污泥焚烧方法及流化床焚烧炉,特别是一种干湿污泥混烧方法以及下饲式湿、干污泥混烧流化床焚烧炉。

  背景技术

  目前,大多数污水处理厂经离心或真空脱水后的污泥水分含量为75-85%,而干燥基发热量仅2500-4000大卡/公斤,仅靠湿污泥燃烧提供的热量不足以维持750-900℃的炉温。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技术人员目前大多采用入炉前,先对水分含量大于75%的污泥进行干化或压滤,以降低其水分含量。出于干化用热和保持炉内热平衡的需要,这些焚烧炉内都布置金属承压受热面,用导热油或产蒸汽吸收热量。作为这种焚烧炉燃料的污泥像一般燃煤流化床炉一样,是从密相区之上加入。

  上述方式不但导致焚烧炉结构复杂,同时会增加焚烧过程产生的能耗。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湿污泥焚烧方法及流化床焚烧炉,主要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结构复杂,能耗高的问题。

  本发明的具体技术解决方案如下:

  该湿污泥焚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分别将干污泥和湿污泥通过多个进泥点通入密相区底部;通过调节干湿污泥数量,使密相区温度控制在750-950℃;密相区内进泥点的设置应确保干湿污泥与助燃空气混合均匀。

  优选的,进泥点标高应较风帽出风口高50~200mm。

  优选的,干污泥由空气带入密相区,湿污泥挤压入密相区。

  优选的,密相区内每立方米内进泥点为5~60个,其中湿污泥进泥点为3~30个,干污泥进泥点为2~30个。

  该湿污泥流化床焚烧炉包括炉体,炉体内设置有物料集中度较高的密相区,炉体底部设置有风帽出风口,还包括若干个进泥管道,进泥管道用于分别将干污泥和湿污泥通入炉体内密相区底部,且使干污泥和湿污泥在密相区内与助燃空气混合相对均匀,炉内密相区温度为750-950℃;所述进泥管道的出泥口标高应较之风帽出风口高50~200mm。

  优选的,密相区每立方米内的进泥管道为5~60个,其中湿污泥进泥管道为3~30个,干污泥进泥管道为2~30个。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本发明提供的湿污泥焚烧方法采用下饲式给料,简化现有处理流程。

  本发明提供的流化床焚烧炉在炉内不设置承压吸热受热面,而是将部分湿污泥直接入炉焚烧,燃烧热量主要由湿污泥的水分蒸发热、固体和气体(含蒸汽与燃烧烟气)升温加以吸收,该方式既节省建造费用又减少需要干化的污泥数量,又避免了全部湿污泥前续干化或压滤处理造成的高能耗。

相关推荐
项目深度追踪
数据独家提供
服务开通便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