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7.04.07
公开(公告)日2017.06.20
IPC分类号C02F9/04; C02F101/20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废水中重金属铊的双重净化装置,所述的装置主要包括外箱体、臭氧发生装置、排气管、气体流量计、隔层、进水管、PH值测试计、药品盒、磁力搅拌器、吸附剂、反渗透膜、气压调节装置、出水管一、出水管二、阀门,废水进入本发明的装置后经臭氧催化氧化产生沉淀,经吸附剂吸附,沉淀,随后进行反渗透过滤,本发明的装置原理简单,对废水中的重金属铊过滤效果明显,通过双重净化使废水中的重金属铊达到可排放标准。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废水中重金属铊的双重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装置主要包括外箱体(1)、臭氧发生装置(2)、排气管(3)、气体流量计(4),将外箱体(1)分割成初层过滤区域和深层过滤区域的隔层(5),所述的初层过滤区域中包括进水管(6)、PH值测试计(7)、药品盒(8)、磁力搅拌器(9)、吸附剂(10),所述的PH值测试计(7)沿着外箱体(1)内壁放置,所述的磁力搅拌器(9)悬挂于外箱体(1)上底面内侧,所述的深层过滤区域包括反渗透膜(11)、气压调节装置(12)、出水管一(13)、出水管二(14),所述的隔层(5)上固定有阀门(15),所述的反渗透膜(11)垂直于外箱体(1),置于深层过滤区域的中间位置,所述的气压调节装置(12)置于外箱体(1)的上盖,所述的出水管一(13)连接于反渗透膜(8)的底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废水中重金属铊的双重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反渗透膜(11)为管状结构,采用多孔陶瓷纳米复合材料,孔隙率为55-85%。
3.如权利要求1或2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废水 中重金属铊的双重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孔陶瓷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为:
步骤一:粒径为60-100nm的纳米复合粉体TiC和TiB290-95份、NH4HCO31-5份、环氧树脂0.5-5份、二氧化硅0.5-5份,将原材料混合后,用超声波分散均匀,在高温电炉中,调节温度至900-1200℃,烧制4-6h,自然降温,得支撑体,备用;
步骤二:向浓度为0.4-0.8mol/L的Ti(SO4)2溶液100ml中加入甘油25ml,使甘油浓度为0.1-0.4mol/L,使用H2SO4或NH3·H2O调节PH值为5.5-8.5,加热至60-90℃,加入加磷酸钠5-15g,搅拌均匀,得膜液,备用;
步骤三:将步骤二制得的膜液涂覆至步骤一制备的支撑体表面,厚度为10-100um,置于均质机转台上,转速为2000-4000r/min,1-5min后,置于高温电炉中,调节温度400-500℃,5-10min后,得陶瓷膜层,重复3-5次;
步骤四:将步骤三所得陶瓷膜层置于高温电炉中,调节温度1200-1400℃,4-6h后,得多孔陶瓷膜。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废水中重金属铊的双重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一中TiC和TiB2的质量比1:1.2。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废水中重金属铊的双重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箱体(1)、隔层(5)采用不锈钢材料,内壁经过钝化处理。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废水中重金属铊的双重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吸附剂(10)是粒径为0.1-0.3um的活性炭,使用量为总废水质量的10-30%。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废水中重金属铊的双重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药品盒(8)为两个分开并排的试管,所述的试管采用聚四氟乙烯材料,试管底部均有阀门,两个试管内分别盛装浓度为0.1mol/L的NaOH溶液和0.05mol/L的H2SO4溶液。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废水中重金属铊的双重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阀门(15)前端有孔径0.1um的滤网。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废水中重金属铊的双重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重金属铊的双重净化装置的净化步骤为:通过进水管(6)将废水排入初层过滤区域,当水位达装置的2/3时,停止通入废水,通过药品盒(8)调节废水PH值,至PH值测试计(7)显示数值为10-12,打开磁力搅拌器(9)和臭氧发生装置(2),使臭氧进入废水,调节气体流量计(4)使臭氧和废水中铊离子充分反应,将废水中铊离子均氧化为+3价铊离子,在碱性废水中沉淀,向废水中加入吸附剂(10),磁力搅拌器(9)搅拌20-40min后,静置30min,打开阀门(15),使废水流入深层过滤区域,调节气压调节装置(12)调节装置内气压,是废水经过反渗透膜(11)过滤,通过出水管一(13)将净化后的水排出,剩余的浓水通过出水管二(14)进行循环或者铊回收。
说明书
一种废水中重金属铊的双重净化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含重金属铊的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来讲涉及一种废水中重金属铊的双重净化装置。
背景技术
铊是一种剧毒重金属元素,被视为我国优先控制污染物。在天然水体中,铊含量较低,而在硫化物矿区,铊的含量很高。在天然水体中,铊主要以铊离子形式存在。在较强的氧化环境中,铊离子主要呈现三价铊离子,在水体中易形成氢氧化铊沉淀物,可制约水环境中铊的含量。铊可以通过饮用水和食物链进入人体,其中铊在人体的酶化反应过程中可以置换K+,并与酶产生很强的亲和力,从而诱发铊的毒害效应。
铊对金属采矿、冶炼作业和水泥厂等污染源的水域内水生生物有害,一旦进入饮水水源,极易造成地域性慢性铊中毒。由于水体中铊含量通常很低,因此铊污染容易被忽视。已有报道淡水藻类的铊接触水平已达到100ug/L即可发生急性毒性作用;大的水生植物在接触28天8ug/L剂量的铊后生长缓慢,而有些污染严重水体的铊含量已达80-100ug/L。
目前,铊污染的治理方法并不多,主要治理方法有:一利用海绵吸附体吸附的方法,在水体中加入吸附剂降低铊的活动速率并使其沉淀。二是在强碱条件下将铊转化为沉淀物。以上方法的单独使用效果均不佳,且过程缓慢,耗费成本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废水中重金属铊的双重净化装置,能够高效的去除废水中重金属铊。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废水中重金属铊的双重净化装置,所述的装置主要包括外箱体、臭氧发生装置、排气管、气体流量计,将外箱体分割成初层过滤区域和深层过滤区域的隔层,所述的初层过滤区域中包括进水管、PH值测试计、药品盒、磁力搅拌器、吸附剂,所述的PH值测试计沿着外箱体内壁放置,所述的磁力搅拌器悬挂于外箱体上底面内侧,所述的深层过滤区域包括反渗透膜、气压调节装置、出水管一、出水管二,所述的隔层上固定有阀门,所述的反渗透膜垂直于外箱体,置于深层过滤区域的中间位置,所述的气压调节装置置于外箱体的上盖,所述的出水管一连接于反渗透膜的底端。
进一步的,所述的反渗透膜为管状结构,采用多孔陶瓷纳米复合材料,孔隙率为55-85%,有效滤除废水中颗粒物以及重金属铊。
一种废水中重金属铊的双重净化装置,所述的多孔陶瓷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为:
步骤一:粒径为60-100nm的纳米复合粉体TiC和TiB290-95份、NH4HCO31-5份、环氧树脂0.5-5份、二氧化硅0.5-5份,将原材料混合后,用超声波分散均匀,在高温电炉中,调节温度至900-1200℃,烧制4-6h,自然降温,得支撑体,备用;
步骤二:向浓度为0.4-0.8mol/L的Ti(SO4)2溶液100ml中加入甘油25ml,使甘油浓度为0.1-0.4mol/L,使用H2SO4或NH3·H2O调节PH值为5.5-8.5,加热至60-90℃,加入加磷酸钠5-15g,搅拌均匀,得膜液,备用;
步骤三:将步骤二制得的膜液涂覆至步骤一制备的支撑体表面,厚度为10-100um,置于均质机转台上,转速为2000-4000r/min,1-5min后,置于高温电炉中,调节温度400-500℃,5-10min后,得陶瓷膜层,重复3-5次;
步骤四:将步骤三所得陶瓷膜层置于高温电炉中,调节温度1200-1400℃,4-6h后,得多孔陶瓷膜。
进一步的,所述的步骤一中TiC和TiB2的质量比1:1.2。
进一步的,所述的外箱体、隔层采用不锈钢材料,内壁经过钝化处理,防止外箱体、隔层与废水中的其他成分发生反应。
进一步的,所述的吸附剂是粒径为0.1-0.3um的活性炭,使用量为总废水质量的10-30%,有效吸附废水中的Tl(OH)3沉淀颗粒。
进一步的,所述的药品盒为两个分开并排的试管,所述的试管采用聚四氟乙烯材料,试管底部均有阀门,两个试管内分别盛装浓度为0.1mol/L的NaOH溶液和0.05mol/L的H2SO4溶液,调节废水的酸碱度,使铊离子最大程度的转化为Tl(OH)3沉淀。
进一步的,所述的阀门前端有孔径0.1um的滤网,滤除废水中的吸附剂活性炭。
一种废水中重金属铊的双重净化装置,所述的重金属铊的双重净化装置的净化步骤为:通过进水管将废水排入初层过滤区域,当水位达装置的2/3时,停止通入废水,通过药品盒调节废水PH值,至PH值测试计显示数值为10-12,打开磁力搅拌器和臭氧发生装置,使臭氧进入废水,调节气体流量计使臭氧和废水中铊离子充分反应,将废水中铊离子均氧化为+3价铊离子,在碱性废水中沉淀,向废水中加入吸附剂,磁力搅拌器搅拌20-40min后,静置30min,打开阀门,使废水流入深层过滤区域,调节气压调节装置调节装置内气压,是废水经过反渗透膜过滤,通过出水管一将净化后的水排出,剩余的浓水通过出水管二进行循环或者铊回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以臭氧+磁力搅拌为手段的氧化-沉淀方法形成氢氧化铊沉淀,分离出液体中大部分铊;通过反渗透膜的负压作用对废水中的铊进行深度净化,使得总铊含量低于0.1ug/L;本发明的双重净化装置结构简单,器件可更换,节省成本,具有很高的实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