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7.03.20
公开(公告)日2017.12.01
IPC分类号C02F3/30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颗粒污泥的多级厌氧缺氧好氧污水处理系统,包括若干列由厌氧区、缺氧区和好氧区相互连通的污水处理池;所述缺氧区被划分为反硝化缺氧区B和缺氧沉淀区A,下一级厌氧区与上一级缺氧区的缺氧沉淀区A相连通,下一级缺氧区的反硝化缺氧区B与上一级好氧区相连通,末级缺氧区不分区,末级好氧区与沉淀池相连通,沉淀池与第一级的厌氧区和缺氧区相连通,各级污水处理池的厌氧区与进水管相连通;沉淀池设有上清液出水口和剩余污泥排出口。本实用新型可有效提高流入同一级好氧区污水的污泥浓度,使得在工艺内的好氧区中更好地形成好氧颗粒污泥,提高净化能力。同时可有效的降低流入下一级厌氧区污水的污泥浓度。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基于颗粒污泥的多级厌氧缺氧好氧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列由厌氧区、缺氧区和好氧区相互连通的污水处理池;所述缺氧区被划分为反硝化缺氧区B和缺氧沉淀区A,下一级厌氧区与上一级缺氧区的缺氧沉淀区A相连通,下一级缺氧区的反硝化缺氧区B与上一级好氧区相连通,末级缺氧区不分区,末级好氧区与沉淀池相连通,沉淀池与第一级的厌氧区和缺氧区相连通,各级污水处理池的厌氧区与进水管相连通;沉淀池设有上清液出水口和剩余污泥排出口。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颗粒污泥的多级厌氧缺氧好氧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缺氧沉淀区A内设带有斜板沉淀装置的区域或带有平流沉淀装置的区域。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颗粒污泥的多级厌氧缺氧好氧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带有斜板沉淀装置的缺氧沉淀区A在缺氧区左侧,反硝化缺氧区B在缺氧区右侧,在反硝化缺氧区B中设有与上一级好氧区连通的1#缺氧区进口Ⅰ(1-5),和与本级厌氧区连通的1#缺氧区进口Ⅱ(1-6),在该区域中设有若干交错分布的导流板(1),缺氧沉淀区A设在末端导流板(1)的左侧,在该区域内设有斜板沉淀装置,斜板沉淀装置包括与所述末端导流板(1)呈90°分布的阻流板(3),沿阻流板(3)纵向分布有若干块呈倾斜角度分布的斜板(2);对应斜板(2)的末端设有1#缺氧区出口Ⅰ(1-7)和1#缺氧区出口Ⅱ(1-8)。
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颗粒污泥的多级厌氧缺氧好氧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板(2)在阻流板(3)上呈倾角为50°~60°分布;斜板(2)板长度为0.8~1.2米,斜板厚度为0.08~0.1米。
5.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颗粒污泥的多级厌氧缺氧好氧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在反硝化缺氧区B左侧池底设置有底坡(4),缺氧区池底纵坡的坡度为0.01~0.1。
6.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颗粒污泥的多级厌氧缺氧好氧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带有平流沉淀装置的缺氧区的缺氧沉淀区A在缺氧区左侧,反硝化缺氧区B在缺氧区右侧,在反硝化缺氧区B中包括与上一级好氧区连通的2#缺氧区进口Ⅰ(2-5),和与本级厌氧区连通的2#缺氧区进口Ⅱ(2-6),在该区域中设有若干竖直交错分布的导流板(1),在缺氧区左侧的缺氧沉淀区A不设置导流板,在缺氧区左侧形成平流沉淀区。
7.按照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基于颗粒污泥的多级厌氧缺氧好氧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在带有平流沉淀装置的缺氧区的反硝化缺氧区B区中设有沿竖直分布的次外级导流板(1)根端延伸至反硝化缺氧区左侧池底的平坡,平坡与底坡(4)其平滑相接,其坡度与底坡(4)相同。
8.按照权利要求3或6所述的一种基于颗粒污泥的多级厌氧缺氧好氧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板包括设置在缺氧区底面的若干个呈间隔分布的竖直板和设置在缺氧区侧壁的壁板,所述底面竖直板与侧壁壁板相互间隔分布。
说明书
一种基于颗粒污泥的多级厌氧缺氧好氧污水处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污水处理领域,涉及一种提高活性污泥脱氮除磷效果的系统,特别涉及一种在污水处理厂中多级厌氧缺氧好氧活性污泥法工艺内的好氧区中形成好氧颗粒污泥,以此来提高脱氮除磷的系统。
背景技术
好氧颗粒污泥污水处理工艺自上个世纪90年代末被报道以来,已得到越来越多的环境工程学者的关注,通过适当的工艺条件控制,活性污泥能自絮凝形成好氧颗粒污泥。目前多级厌氧缺氧好氧活性污泥法工艺(简称MAAO工艺)内好氧区中的核心仍是传统活性污泥法,但传统的活性污泥存在易于膨胀等缺点。而与传统活性污泥相比,好氧颗粒污泥具有良好的沉淀性能、密实的结构和较高的生物活性等优点。同时,在对于好氧颗粒污泥的研究中发现,颗粒污泥的结构会导致DO在污泥内部传质时形成好氧区/缺氧区/厌氧区,从而有利于系统同步硝化反硝化,所以通过累积颗粒污泥的方法可强化同步硝化反硝化作用[2],在同一颗粒内实现硝化反硝化。
此外,目前MAAO工艺还存在这每一级厌氧区内污泥过多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目前MAAO工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基于颗粒污泥的新型MAAO工艺的基于颗粒污泥的多级厌氧缺氧好氧污水处理系统,该系统能够有效的提高流入MAAO工艺内好氧区中污水的污泥浓度,从而使得在MAAO工艺系统内好氧区中形成好氧颗粒污泥,利用好氧颗粒污泥自身结构特点以及氧扩散的限制,使得实现同步脱氮除磷成为可能。令污水处理厂在运行过程中能够有效的提高净水效果,同时能降低MAAO工艺内厌氧区中过高的污泥浓度。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颗粒污泥的多级厌氧缺氧好氧污水处理系统,包括若干列由厌氧区、缺氧区和好氧区相互连通的污水处理池;所述缺氧区被划分为反硝化缺氧区B和缺氧沉淀区A,下一级厌氧区与上一级缺氧区的缺氧沉淀区A相连通,下一级缺氧区的反硝化缺氧区B与上一级好氧区相连通,末级缺氧区不分区,末级好氧区与沉淀池相连通,沉淀池与第一级的厌氧区和缺氧区相连通,各级污水处理池的厌氧区与进水管相连通;沉淀池设有上清液出水口和剩余污泥排出口。
上述系统中,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还在于:
所述缺氧沉淀区A内设带有斜板沉淀装置的区域或带有平流沉淀装置的区域。
第一种方案中,所述带有斜板沉淀装置的缺氧沉淀区A在缺氧区左侧,反硝化缺氧区B在缺氧区右侧,在反硝化缺氧区B中设有与上一级好氧区连通的1#缺氧区进口Ⅰ,和与本级厌氧区连通的1#缺氧区进口Ⅱ,在该区域中设有若干交错分布的导流板,缺氧沉淀区A设在末端导流板的左侧,在该区域内设有斜板沉淀装置,斜板沉淀装置包括与所述末端导流板呈90°分布的阻流板,沿阻流板纵向分布有若干块呈倾斜角度分布的斜板;对应斜板的末端设有1#缺氧区出口Ⅰ和1#缺氧区出口Ⅱ。
所述斜板在阻流板上呈倾角为50°~60°分布;斜板板长度为0.8~1.2米,斜板厚度为0.08~0.1米。
在反硝化缺氧区B左侧池底设置有底坡,缺氧区池底纵坡的坡度为0.01~0.1。
第二种方案中,所述带有平流沉淀装置的缺氧区的缺氧沉淀区A在缺氧区左侧,反硝化缺氧区B在缺氧区右侧,在反硝化缺氧区B中包括与上一级好氧区连通的2#缺氧区进口Ⅰ,和与本级厌氧区连通的2#缺氧区进口Ⅱ,在该区域中设有若干竖直交错分布的导流板,在缺氧区左侧的缺氧沉淀区A不设置导流板,在缺氧区左侧形成平流沉淀区。
在带有平流沉淀装置的缺氧区的反硝化缺氧区B区中设有沿竖直分布的次外级导流板根端延伸至反硝化缺氧区左侧池底的平坡,平坡与底坡其平滑相接,其坡度与底坡相同。
所述导流板包括设置在缺氧区底面的若干个呈间隔分布的竖直板和设置在缺氧区侧壁的壁板,所述底面竖直板与侧壁壁板相互间隔分布。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采取在MAAO工艺处理污水处理厂的污水时,通过在缺氧区左侧增设斜板沉淀设备,通过这一步骤,提高进入本级好氧区内的污水的污泥浓度,从而使得在MAAO工艺内的好氧区中形成好氧颗粒污泥。该发明令在好氧区内实现同步脱氮除磷成为可能,提高了本处理工艺的脱氮除磷效率,在污水处理过程中增强了氨氮和磷的去除效果,并且同时降低了进入下一级厌氧区污水的污泥浓度,解决了目前MAAO工艺中厌氧区污泥浓度过高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采取在MAAO工艺处理污水处理厂的污水时,通过在缺氧区左侧形成平流沉淀区,通过这一步骤,升高进入本级好氧区内的污水的污泥浓度,从而使得在MAAO工艺内的好氧区中形成好氧颗粒污泥。该发明令在好氧区内实现同步脱氮除磷成为可能,提高了本处理工艺的脱氮除磷效率,在污水处理过程中增强了氨氮和磷的去除效果,并且同时降低了进入下一级厌氧区污水的污泥浓度,解决了目前MAAO工艺中厌氧区污泥浓度过高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