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7.02.07
公开(公告)日2017.09.01
IPC分类号C02F9/06
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工业循环水处理系统,主要原理是通过提高原水的PH值,使水中的CaCO3、MgCO3呈絮凝状态,絮凝状态的CaCO3、MgCO3微粒和其他污垢与絮凝剂混合发生絮凝反应,在沉淀池内沉淀,并从沉淀池底部排除。本实用新型包括调节池、反应池、沉淀池、电化学水处理器。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工业循环水处理系统,包括调节池(3)、反应池(4)、沉淀池(5)、电化学水处理器(8),其特征在于原水管(1)分两路,一路连接调节池(3),调节池(3)与反应池(4)连接,反应池(4)与沉淀池(5)连接,沉淀池(5)与出水管(12)连接;原水管(1)另一路分别通过电化学水处理酸侧进水管(9)、电化学水处理碱侧进水管(10)与电化学水处理器(8)的酸性区域和碱性区域连接,电化学水处理器(8)碱性区域与调节池(3)连接,管道上设有碱液隔膜泵(6);电化学水处理器(8)酸性区域通过管道与出水管(12)连接,管道上设置酸液隔膜泵(7);反应池(4)设有絮凝剂添加管(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业循环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沉淀池(5)为斜管沉淀池。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业循环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沉淀池(5)为斜板沉淀池。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工业循环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沉淀池(5)下方设置排污阀(13)。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一种工业循环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出水管(12)通过电化学水处理碱侧进水管(11)与电化学水处理器(8)连接。
说明书
一种工业循环水处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循环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一种工业循环水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化学工业、石油工业、电力工业、冶金工业、建筑的空调系统等行业需要工业循环水将工作介质进行冷却,而自然界没有纯净的水,天然水在大自然的循环过程中无时不与外界接触,因而水中含有不同成分和不同数量的杂质,水中的Ca2+、Mg2+等金属离子和水中的CO32-、HCO3-、SO42-、Cl-以及NO3-等阴离子结合在一起,在水被加热过程中,由于蒸发浓缩,容易形成CaCO3、MgCO3、CaSO4、MgSO4等水垢,同时循环冷却水系统不可避免面的落入灰尘或者其他原材料粉尘,来不及沉淀就又回到循环水中,这些泥垢在换热器传热管内壁附着,形成质地较为坚硬的水垢;另一方面,循环冷却水水温和 PH 值都适合大多数微生物的繁殖生长,并且随着循环冷却水的不断循环蒸发,水中的营养源也随之增加,更促使微生物大量繁殖。微生物与污泥掺混在一起,形成生物粘泥,并最终形成生物垢。这些污垢附着在传热面上,造成热效率低下、热交换器堵塞,严重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同时伴随能耗增加、维护量增加、污染排放增加。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工业循环水处理系统,主要原理是通过提高原水的PH值,使水中的CaCO3、MgCO3呈絮凝状态,絮凝状态的CaCO3、MgCO3微粒和其他污垢与絮凝剂混合发生絮凝反应,在沉淀池内沉淀,并从沉淀池底部排除。处理后的水硬度去除率90%以上、碱度(以CaCO3计)去除率90%以上,出水浊度≤10mg/L,循环水排污量减少50~80%以上。
本实用新型包括调节池、反应池、沉淀池、电化学水处理器,其特征在于原水管分两路,一路连接调节池,调节池与反应池连接,反应池与沉淀池连接,沉淀池与出水管连接;原水管另一路分别通过电化学水处理酸侧进水管、电化学水处理碱侧进水管与电化学水处理器的酸性区域和碱性区域连接,电化学水处理器碱性区域与调节池连接,管道上设有碱液隔膜泵;电化学水处理器酸性区域通过管道与出水管连接,管道上设置酸液隔膜泵;反应池设有絮凝剂添加管。
进一步,沉淀池为斜管沉淀池。
进一步,沉淀池为斜板沉淀池。
上述沉淀池下方设置排污阀。
上述出水管通过电化学水处理碱侧进水管与电化学水处理器连接。
本实用新型优点:本实用新型处理工业水技术相比于传统的化学加药方法以及现在研究较多的高压静电阻垢技术、磁化技术、电磁技术、量子环技术、超声波技术、电化学水处理技术,其优点在于能够将水中的Ca2+、Mg2+等成垢离子以絮凝的方式从水体中大部分去除,属于一种典型的主动式除垢阻垢技术。电解处理器电解产生的次氯酸杀死水中的微生物和藻类,防止菌藻类在水中滋生。该发明特别适合各行业以工业水为冷却介质的换热设备的防垢阻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