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6.12.10
公开(公告)日2017.08.22
IPC分类号C02F9/14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智能化水处理提升泵站一体机,属于污水处理装置领域。本实用新型的泵站底部设置圆形底板基座,底板基座设置封闭浇注内腔,浇注内腔设置连接钢筋,底板基座的顶面设置多个沿基座中心环形排列的浇注孔,底板基座的顶面外沿设置多个沿基座中心圆周等分排列的玻璃钢固定块,泵站底部与玻璃钢固定块连接,底板基座的浇注内腔和泵站主体的底部、底部外围通过混凝土浇注;泵站的出水口引至水处理设备,水处理设备包括污水酸化池、生物接触氧化池、沉淀池和污泥池,污水酸化池、生物接触氧化池、沉淀池和污泥池依次沿污水流出方向排布。
权利要求书
1.智能化水处理提升泵站一体机,包括泵站(1)、水处理设备(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泵站(1)主体采用玻璃钢制作成型,泵站(1)底部设置圆形底板基座(3),底板基座(3)设置封闭浇注内腔,浇注内腔设置连接钢筋(34),底板基座(3)的顶面设置多个沿基座中心环形排列的浇注孔(31),底板基座(3)的顶面外沿设置多个沿基座中心圆周等分排列的玻璃钢固定块(32),所述的泵站(1)底部与玻璃钢固定块(32)连接,底板基座(3)的浇注内腔和泵站(1)的底部、底部外围通过混凝土浇注;所述的泵站(1)的出水口引至所述的水处理设备(2),水处理设备(2)包括污水酸化池(22)、生物接触氧化池(23)、沉淀池(24)和污泥池(25),污水酸化池(22)、生物接触氧化池(23)、沉淀池(24)和污泥池(25)依次沿污水流出方向排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化水处理提升泵站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污水通过所述的泵站(1)引至所述的污水酸化池(22)的入口处设置过滤格栅,通过格栅(21)将杂物挡在污水酸化池(22)外。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化水处理提升泵站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污水酸化池(22)和生物接触氧化池(23)通过负压风机(4)送风,从而保持污水酸化池、生物接触氧化池空气畅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化水处理提升泵站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污泥池(25)流出口设置消毒池(26),流出的清水通过消毒池(26)进行消毒后排放。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化水处理提升泵站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板基座(3)的侧部设有多个等分排列的固定铁块(33)并与底板基座(3)连为一体,从而便于底板基座(3)固定。
说明书
智能化水处理提升泵站一体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污水处理装置领域,尤其与一种智能化水处理提升泵站一体机。
背景技术
当重力流排水管道埋深过大,施工运行困难时,需要提升污水,使下流的管道埋深减小,就需要设立中途泵站。泵站的位置有管渠系统规划确定,也要考虑卫生要求、地质条件、电力供应及应急排放口等条件。泵站由于需要运转,然而现有针对泵站的抗浮措施并不能完全解决泵站的工作需要,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更加有效的抗浮装置解决泵站的工作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申请人研究开发了一种智能化水处理提升泵站及其处理污水的设备。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抗浮能力强、污水处理效果好的智能化水处理提升泵站一体机。
为此,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智能化水处理提升泵站一体机,包括泵站、水处理设备,其特征是,所述的泵站主体采用玻璃钢制作成型,泵站底部设置圆形底板基座,底板基座设置封闭浇注内腔,浇注内腔设置连接钢筋,底板基座的顶面设置多个沿基座中心环形排列的浇注孔,底板基座的顶面外沿设置多个沿基座中心圆周等分排列的玻璃钢固定块,所述的泵站底部与玻璃钢固定块连接,底板基座的浇注内腔和泵站主体的底部、底部外围通过混凝土浇注;所述的泵站的出水口引至所述的水处理设备,水处理设备包括污水酸化池、生物接触氧化池、沉淀池和污泥池,污水酸化池、生物接触氧化池、沉淀池和污泥池依次沿污水流出方向排布,污水进入污水酸化池中进行酸化调节,然后进入物接触氧化池将将清水和污泥进行分离,然后进入沉淀池对污泥进行沉淀,污泥进入污泥池后对其定期清理,清水通过污泥池出口进行排放。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补充和完善,本实用新型还包括以下技术特征。
污水通过所述的泵站引至所述的污水酸化池的入口处设置过滤格栅,通过格栅将杂物挡在污水酸化池外。
所述的污水酸化池和生物接触氧化池通过负压风机送风,从而保持污水酸化池、生物接触氧化池空气畅通。
所述的污泥池流出口设置消毒池,流出的清水通过消毒池进行消毒后排放。
使用本实用新型可以达到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泵站的底部设置底板基座,并通过混凝土与底板基座浇注连为一体,从而提高了泵站的抗浮能力。通过将水处理设备分为污水酸化池、生物接触氧化池、沉淀池和污泥池,从而对污水进行有序处理,提高了污水的处理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