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电话:400-000-2365

污水生化处理工艺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时间:2018-2-6 11:18:35

污水处理专利技术

  申请日2016.07.08

  公开(公告)日2016.09.07

  IPC分类号C02F9/14; C02F11/12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油污水的生化处理工艺。步骤是:含油污水进调温塔降温至45℃;进气浮池后在空气气泡的作用下将溶解油及悬浮油变成大颗粒上浮到水面,降低厌氧池含油及COD;在厌氧池中,有机物在水解酸化菌和兼性厌氧菌的作用下,把大分子的有机物质转化为简单有机物,使厌氧池出水的生物可生化性提高;在好氧池中好氧菌进一步把这些易降解的有机物氧化分解成无机物、二氧化碳和水;在厌氧池与好氧池、好氧池与外排缓冲池之间分别有中沉池和二沉池用于污泥的固液分离及浓缩,降低回流排泥的含水率;污水处理完毕后经外排缓冲池沉淀晾晒后由外排泵排至内陆河流当中。本发明实现了“分级管控、分级达标”的指标控制,最终实现外排水指标合格。

  摘要附图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污水生化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按下述步骤进行:

  (1)将含油量≤40mg/l、COD≤500mg/l的含油污水引入调温塔进行调温,将污水温度调至45℃;

  (2)经调温塔降温后的污水引入气浮池,在气浮泵空气气泡的作用下,通过碰撞、聚结将溶解油及悬浮油变成大颗粒上浮到水面;

  (3)经气浮池后,污水引入厌氧池中,厌氧池内安装有弹性填料来扩大池内表面积,以增加微生物成膜的表面积;厌氧池中,在没有游离氧的情况下,有机物在水解酸化菌和兼性厌氧菌的作用下,经过水解、酸化(发酵)过程,把难降解的有机物转化为易降解的有机物,把大分子的有机物质转化为包括短链脂肪、醇类、醛类的低分子量的简单有机物;经厌氧池处理后,经厌氧池处理后,污水指标下降至:含油≤20mg/L,COD≤250mg/L;

  (4)经厌氧池处理后的污水引入中沉池进行固液澄清和污泥浓缩;

  (5)将中沉池澄清的污水引入好氧池,好氧池中安装有弹性填料,池底均匀密布有曝气装置,溶解氧控制在2~4mg/L,保持好氧池的的溶解氧能满足好氧菌群生长需要,经好氧池的处理后,污水指标进一步下降至:含油≤3mg/L,COD≤50mg/L,氨氮≤5mg/L,总磷≤0.5mg/L;

  (6)经好氧池处理后的污水引入二沉池进行固液澄清和污泥浓缩,上层清液进入外排缓冲池,然后再外排至内陆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生化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厌氧池中布设有弹性填料,池底设有搅拌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污水生化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厌氧池内弹性填料层高3.2m,填料层下均布微孔曝气头;弹性填料材质为聚氯乙烯,单丝直径d=1.04--1.06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生化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中沉池并列设置2个,每个均由3个串联的中沉池单元组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生化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好氧池由两横六纵的均匀分布的12个好氧池单元组成,池中布设弹性填料,安装收油装置,池底设有微孔曝气装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生化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好氧池中的溶解氧范围是1.5-3.5mg/l。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生化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二沉池并列设置2个,每个均由3个串联的中沉池单元组成。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生化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厌氧池、中沉池、好氧池和二沉池中均安装有收油装置。

  说明书

  污水生化处理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工艺,具体是一种针对含油污水,采用生物化学降解技术的污水生化处理工艺。

  背景技术

  传统工业污水、城市污水处理的方法有物理处理法、化学处理法、物理化学法,物理方法有:沉淀、过滤、气浮、渗透等,是污水常规一级、二级、三级处理技术,其方法对于污水的化学成分、组分变化不大,水中PH值、化学物质不会改变,一些有毒有害、超标的成分、COD等无法去除;化学方法主要是加药剂中和、氧化还原、混凝,达到对污水中部分化学物质的去除隔离,但对一些游离的氨、氮、氯、磷、硫、砷、汞等离子处理效果不佳,尤其是对大型悬浮物质、泥沙物、COD等去除效果不明显;物理化学方法就是将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综合运用到污水处理之中,这个方法对游离的氨、氮、氯、磷、硫、砷等化学物质去除的不彻底,对COD、微小悬浮物、微小粒径物质更是无法去除。上述方法处理后的污水,不能达到国家规定的地层回注水指标和外排到内陆指标的要求。

  另外,传统污水处理的方法也有使用生物化学法的,但传统的生物化学法没有一个综合利用物理化学法、生化降解法的思考,传统单纯的生物化学降解法是利用厌氧、好养技术达到对和工艺条件对污水中游离的氨、氮、氯、磷、硫、砷等化学物质、COD等的去除,但由于没有综合考虑物理、化学方法,去除的工艺中没有对污水的工艺条件(温度、成分、含量、参数)的控制,也没有对工艺进行科学的设计,没有精细的对需处理的污水进行菌类的培养、筛选,致使传统污水处理的生物化学法对于COD、粒径中值、悬浮物、氨氮、氯、总磷等物质的指标不能稳定达到国家规定外排到内陆的指标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基于集物理处理法、化学处理法、物理化学法和生物化学降解法的污水生化处理工艺,其通过制定出污水生化处理工艺流程及各级工艺上的污水处理办法后,明确制定出各级工艺上的工艺条件、参数范围,实现“分级管控、分级达标”的指标控制,最终实现外排水指标合格。

  本发明解决气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污水生化处理工艺,按下述步骤进行:

  (1)将含油量≤40mg/l、COD≤500mg/l的含油污水引入调温塔进行调温,将污水温度调至45℃;

  (2)经调温塔调温后的污水引入气浮池,在气浮泵空气气泡的作用下,通过碰撞、聚结将溶解油及悬浮油变成大颗粒上浮到水面;

  (3)经气浮池后,污水引入厌氧池中,厌氧池内安装有弹性填料来扩大池内表面积,以增加微生物成膜的表面积;厌氧池中,在没有游离氧的情况下,有机物在水解酸化菌和兼性厌氧菌的作用下,经过水解、酸化(发酵)过程,把难降解的有机物转化为易降解的有机物,把大分子的有机物质转化为包括短链脂肪、醇类、醛类的低分子量的简单有机物;经厌氧池处理后,经厌氧池处理后,污水指标下降至:含油≤20mg/L,COD≤250mg/L;

  (4)经厌氧池处理后的污水引入中沉池进行固液澄清和污泥浓缩;

  (5)将中沉池澄清的污水引入好氧池,好氧池中安装有弹性填料,池底均匀密布有曝气装置,溶解氧控制在2~4mg/L,保持好氧池的的溶解氧能满足好氧菌群生长需要,经好氧池的处理后,污水指标进一步下降至:含油≤3mg/L,COD≤50mg/L,氨氮≤5mg/L,总磷≤0.5mg/L;

  (6)经好氧池处理后的污水引入二沉池进行固液澄清和污泥浓缩,上层清液进入外排缓冲池,然后再外排至内陆河。

  本发明的工艺原理是:含油污水首先经过调温塔进行调温,使其温度调至到适合厌氧菌生长的温度;进入气浮池后在空气气泡的作用下将溶解油及悬浮油变成大颗粒上浮到水面,降低厌氧池含油及COD;在厌氧池中,有机物在水解酸化菌和兼性厌氧菌的作用下,把大分子的有机物质转化为短链脂肪、醇类、醛类等低分子量的简单有机物,使厌氧池出水的生物可生化性提高;在好氧池中好氧菌进一步把这些易降解的有机物氧化分解成无机物、二氧化碳和水。在厌氧池与好氧池、好氧池与外排缓冲池之间分别有中沉池和二沉池用于污泥的固液分离及浓缩作用,降低回流排泥的含水率;污水处理完毕后经外排缓冲池沉淀晾晒后由外排泵排至内陆河流当中。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利用物理方法的沉淀、过滤、气浮、渗透等技术,再利用化学方法的中和、氧化还原、混凝技术,又利用对原水细菌进行精细培养、筛选,培育出适合原水细菌生存、对有毒害物质进行降解的细菌母液;科学制定污水生化处理工艺流程及各级工艺上污水处理的办法,通过阶段控制工艺条件、参数范围,实现对工业污水、城市污水,尤其是含油污水的综合处理,最终达到国家相关标准要求、能够外排到内陆的污水,这些污水可以循环利用到工业、农业、生活之中,达到节约水源的目的,其经济效果明显,社会效果和安全效益显著。

  作为优选,本发明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

  厌氧池中布设有弹性填料,池底设有搅拌装置。

  厌氧池内弹性填料层高3.2m,填料层下均布微孔曝气头;弹性填料材质为聚氯乙烯,单丝直径d=1.04--1.06mm。

  中沉池并列设置2个,每个均由3个串联的中沉池单元组成。

  好氧池由两横六纵的均匀分布的12个好氧池单元组成,池中布设弹性填料,安装收油装置,池底设有微孔曝气装置。

  好氧池中的溶解氧范围是1.5-3.5mg/l。

  二沉池并列设置2个,每个均由3个串联的中沉池单元组成。

  厌氧池、中沉池、好氧池和二沉池中风安装有收油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