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电话:400-000-2365

漂浮式污水处理调理系统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时间:2018-2-7 16:19:58

污水处理专利技术

  申请日2016.08.04

  公开(公告)日2017.01.11

  IPC分类号C02F3/02; C02F3/34; C02F3/12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漂浮式污水处理调理系统,包括曝气装置、搅拌混合装置和生物巢填料装置,曝气装置、搅拌混合装置和生物巢填料装置安装在一能漂浮在受污染水体上的反应池体中,反应池体安装有用于将外部受污染水输入到池腔内的进水组件,反应池体的顶部设有溢流排出口。本实用新型具有占地面积小、工程建设周期短、建设工程量小、现场管理与处理工艺简单、处理效率高、处理效果好及能源浪费少的优点。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漂浮式污水处理调理系统,包括曝气装置(2)、搅拌混合装置(3)和生物巢填料装置(4),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气装置(2)、搅拌混合装置(3)和生物巢填料装置(4)安装在一能漂浮在受污染水体上的反应池体(1)中,所述反应池体(1)安装有用于将外部受污染水输入到池腔内的进水组件(5),所述反应池体(1)的顶部设有溢流排出口(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漂浮式污水处理调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巢填料装置(4)包括支架(41)和安装在支架(41)上的多个生物巢填料(4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漂浮式污水处理调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各生物巢填料(42)的上下两端分别通过绳缆与支架(41)相连并可在水流作用下摆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漂浮式污水处理调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巢填料(42)包括采用低密度乙烯泡沫制作的外壳以及缠绕在外壳外部的尼龙绳,所述外壳上设有若干将外壳内部和外部连通的通孔,所述外壳内部填充有由PP棉制作的可供微生物栖居其中的鸟窝状生物巢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漂浮式污水处理调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生物巢填料(42)呈阵列形式分布在反应池体(1)的池腔中。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漂浮式污水处理调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巢填料装置(4)整体撬装于反应池体(1)中。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漂浮式污水处理调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池体(1)呈船型。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漂浮式污水处理调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组件(5)为水泵,所述曝气装置(2)为浸没式射流曝气装置,所述搅拌混合装置(3)为潜水搅拌机。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漂浮式污水处理调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漂浮式污水处理调理系统还包括用于驱使反应池体(1)移动的行走装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漂浮式污水处理调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装置包括安装在受污染水体岸边的行车导轨(6)、安装在反应池体(1)上并与行车导轨(6)配合的行走轮以及用于驱动行走轮的行车电机(7)。

  说明书

  一种漂浮式污水处理调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漂浮式污水处理调理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对环保标准的不断严格要求,污水处理提标工程不断开展,而现有技术多以增加用地和增加新建系统的方式实现,此工程实施方式存在污水处理构筑物的占地面积增加、工程建设周期长、建造工程量大、现场管理复杂的缺点。

  在特殊废水处理领域,如垃圾渗滤液、高氨氮废水等,传统生化处理技术难以达到处理要求,需要采用在处理工艺末端增加深度处理工艺的做法来达到处理要求,但此做法往往存在以下缺陷:(1)采用生物处理方法深度处理氨氮存在碳源不足的问题,需要后加碳源,这样一来可能会产生二次污染,同时又增加了系统的能耗;(2)采用氨吹脱工艺往往导致处理效果不明显,且存在污染转移的问题;(3)采用吸附处理工艺存在吸附剂饱和后频繁更换产生额外固体废物或吸附剂再生过程产生难处理的高浓液体带来二次污染的问题。

  在开放水体生态治理领域,通常存在的问题有:水体BOD等有机污染物超标导致黑臭;水体氨氮、总氮超标导致水体富营养化;水体总磷超标导致富营养化。这些问题会导致污染区域蔓延甚至发生大规模中毒事故。目前针对水体生态治理主要是采用开放式处理工艺措施,如在水体中增加填料进行原生态培养生物挂膜及表面曝气充氧等措施,该开放式固定化处理工艺难以保证处理效果,且粗放式的充氧措施造成能源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占地面积小、工程建设周期短、建设工程量小、现场管理与处理工艺简单、处理效率高、处理效果好及能源浪费少的一种漂浮式污水处理调理系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漂浮式污水处理调理系统,包括曝气装置、搅拌混合装置和生物巢填料装置,所述曝气装置、搅拌混合装置和生物巢填料装置安装在一能漂浮在受污染水体上的反应池体中,所述反应池体安装有用于将外部受污染水输入到池腔内的进水组件,所述反应池体的顶部设有溢流排出口。

  上述的漂浮式污水处理调理系统,优选的,所述生物巢填料装置包括支架和安装在支架上的多个生物巢填料。

  上述的漂浮式污水处理调理系统,优选的,各生物巢填料的上下两端分别通过绳缆与支架相连并可在水流作用下摆动。

  上述的漂浮式污水处理调理系统,优选的,所述生物巢填料包括采用低密度乙烯泡沫制作的外壳以及缠绕在外壳外部的尼龙绳,所述外壳上设有若干将外壳内部和外部连通的通孔,所述外壳内部填充有由PP棉制作的可供微生物栖居其中的鸟窝状生物巢结构。

  上述的漂浮式污水处理调理系统,优选的,多个所述生物巢填料呈阵列形式分布在反应池体的池腔中。

  上述的漂浮式污水处理调理系统,优选的,所述生物巢填料装置整体撬装于反应池体中。

  上述的漂浮式污水处理调理系统,优选的,所述反应池体呈船型。

  上述的漂浮式污水处理调理系统,优选的,所述进水组件为水泵,所述曝气装置为浸没式射流曝气装置,所述搅拌混合装置为潜水搅拌机。

  上述的漂浮式污水处理调理系统,优选的,所述漂浮式污水处理调理系统还包括用于驱使反应池体移动的行走装置。

  上述的漂浮式污水处理调理系统,优选的,所述行走装置包括安装在受污染水体岸边的行车导轨、安装在反应池体上并与行车导轨配合的行走轮以及用于驱动行走轮的行车电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漂浮式污水处理调理系统的反应池体可漂浮在受污染水体上,既不需要额外增加反应设备及构筑物,又不用改变受纳水体原有布局,在不增加用地的前提下即可实现对原有污水处理系统处理能力的扩容及达到生态修复的目的,具有占地面积小、工程建设周期短、建设工程量小、现场管理与处理工艺简单、处理效率高的优点;并且,相比于目前过于粗放的开放式固定化处理工艺,该漂浮式污水处理调理系统的整个反应都在有限的反应池体中进行,其处理效果好、能源浪费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