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5.05.27
公开(公告)日2015.09.30
IPC分类号B03C3/34; B03C3/16; B03C3/78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槽型污水收集装置、湿式静电除尘器及除尘系统,属于大气污染控制领域,所述槽型污水收集装置包括金属框架及设置在金属框架内部的污水收集槽,污水收集槽包括第一层污水收集槽和位于第一层污水收集槽下方的第二层污水收集槽;第一层污水收集槽和第二层污水收集槽均包括横向间隔设置的至少两个槽型板,槽型板的截面均为U形;第二层污水收集槽的槽型板对应设置在第一层污水收集槽的槽型板之间的间隙下方,第二层污水收集槽的槽型板的宽度大于等于第一层污水收集槽的槽型板之间的间隙。本实用新型避免了现有技术中湿式静电除尘产生的污水落入脱硫塔中,导致脱硫系统出现故障甚至停炉的现象。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槽型污水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金属框架及设置在所 述金属框架内部的污水收集槽,所述污水收集槽包括第一层污水收集槽和 位于所述第一层污水收集槽下方的第二层污水收集槽,其中:
所述第一层污水收集槽和第二层污水收集槽均包括横向间隔设置的 至少两个槽型板,所述槽型板的截面均为U形;
所述第二层污水收集槽的槽型板对应设置在所述第一层污水收集槽 的槽型板之间的间隙下方,所述第二层污水收集槽的槽型板的宽度大于等 于所述第一层污水收集槽的槽型板之间的间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槽型污水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 一层污水收集槽和第二层污水收集槽的坡度为0.1%-1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槽型污水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 一层污水收集槽和第二层污水收集槽的坡度为1%-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槽型污水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槽 型污水收集装置的侧面设置有污水排出口。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所述的槽型污水收集装置,其特征在 于,所述第一层污水收集槽和第二层污水收集槽中的槽型板均等距分布。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槽型污水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槽 型板的尺寸为:宽600毫米,高300毫米;相邻两槽型板的间距为:600 毫米。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槽型污水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污 水收集槽为金属材料,所述污水收集槽焊接在所述金属框架内部。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槽型污水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 一层污水收集槽和/或第二层污水收集槽的下方设置有支撑梁。
9.一种湿式静电除尘器,包括集尘室,所述集尘室的上部设置有喷 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集尘室的下部设置有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所 述的槽型污水收集装置。
10.一种除尘系统,包括脱硫塔,所述脱硫塔的塔顶上设置有烟气出 口烟道,所述脱硫塔和烟气出口烟道之间设置有湿式静电除尘器,其特征 在于,所述湿式静电除尘器为权利要求9所述的湿式静电除尘器。
说明书
槽型污水收集装置、湿式静电除尘器及除尘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大气污染控制领域,特别是指一种槽型污水收集装 置、湿式静电除尘器及除尘系统。
背景技术
湿式静电除尘器采用液体冲刷集尘极表面来进行清灰,可有效收集微 细颗粒物(PM2.5粉尘、SO3酸雾和气溶胶等)、重金属(Hg、As、Se、 Pb和Cr等)、有机污染物(多环芳烃和二恶英等)等。湿式静电除尘器 由于其具有高效的烟尘捕集效率,适用于含湿烟气的处理,被广泛应用在 电厂、钢厂湿法脱硫之后含尘烟气的处理上。湿式静电除尘器进行烟气净 化要经历荷电、收集和清灰三个阶段。湿式静电除尘器将外部高压电场引 入除尘器内电极,使电极放电,从而使微小尘粒向集尘板移动沉积,最后 由喷淋水进行冲洗,完成整个除尘过程。
湿式静电除尘器是设置在脱硫塔后续的装置,一般安装方式有塔顶式 及地上式。其中,塔顶式采用下进上出的烟气流动方式,在烟气向上运动 过程中充分与电场电荷作用,并在湿环境中与向下的喷淋水实现对流,除 尘效果优于地上式安装方式,同时塔顶式安装方式相较于地上式安装方式 可节省土地,所以湿式静电除尘器的安装方式优先选择塔顶式湿式静电除 尘器。
目前,现有技术中湿式静电除尘器,经过冲洗后的污水直接在重力作 用下落入脱硫塔,进入脱硫系统,这将导致一系列的问题:脱硫系统建于 湿式静电除尘器之前,水系统负荷仅为脱硫水量,而湿式静电除尘器冲洗 水量十分大,直接排入脱硫塔会使脱硫水系统负荷瞬间增大,破坏脱硫系 统水平衡,严重时脱硫水系统无法承受除尘排污水,导致脱硫系统故障甚 至停炉。如果同时对脱硫水负荷进行改造,则造价高,经济性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保证脱硫系统稳定工 作的槽型污水收集装置、湿式静电除尘器及除尘系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槽型污水收集装置,包括金属框架及设置在所述金属框架内部的 污水收集槽,所述污水收集槽包括第一层污水收集槽和位于所述第一层污 水收集槽下方的第二层污水收集槽,其中:
所述第一层污水收集槽和第二层污水收集槽均包括横向间隔设置的 至少两个槽型板,所述槽型板的截面均为U形;
所述第二层污水收集槽的槽型板对应设置在所述第一层污水收集槽 的槽型板之间的间隙下方,所述第二层污水收集槽的槽型板的宽度大于等 于所述第一层污水收集槽的槽型板之间的间隙。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层污水收集槽和第二层污水收集槽的坡度为 0.1%-10%。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层污水收集槽和第二层污水收集槽的坡度为 1%-5%。
进一步的,所述槽型污水收集装置的侧面设置有污水排出口。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层污水收集槽和第二层污水收集槽中的槽型板均 等距分布。
进一步的,所述槽型板的尺寸为:宽600毫米,高300毫米;相邻两 槽型板的间距为:600毫米。
进一步的,所述污水收集槽为金属材料,所述污水收集槽焊接在所述 金属框架内部。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层污水收集槽和/或第二层污水收集槽的下方设置 有支撑梁。
一种湿式静电除尘器,包括集尘室,所述集尘室的上部设置有喷淋系 统,所述集尘室的下部设置有上述的槽型污水收集装置。
一种除尘系统,包括脱硫塔,所述脱硫塔的塔顶上设置有烟气出口烟 道,所述脱硫塔和烟气出口烟道之间设置有湿式静电除尘器,所述湿式静 电除尘器为上述的湿式静电除尘器。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应用时,将槽型污水收集装置设置在湿式静电除尘器的集 尘室的下部,湿式静电除尘器设置在脱硫塔和烟气出口烟道之间,设备正 常工作时,烟气从脱硫塔顶部进入湿式静电除尘器底部的槽型污水收集装 置,气体分别从第二层和第一层污水收集槽的间隙中向上均匀进入湿式静 电除尘器的集尘室内,在电场作用下,烟气中的粉尘沉降在集尘室内集尘 极上,开启除尘器顶部的喷淋装置,对集尘极进行冲洗,冲洗后污水落入 槽型污水收集装置,避免了现有技术中经过冲洗后的污水直接在重力作用 下落入脱硫塔中,导致脱硫系统出现故障甚至停炉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