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6.04.29
公开(公告)日2016.07.13
IPC分类号C02F9/10
摘要
本发明涉及火电厂能源、资源回收利用、节能环保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火电厂高含盐废水零排放处理新工艺。本发明通过将脱硫废水、渣水与循环冷却排污水进行混合处理,节省了处理单元的占地面积、减少了处理过程中酸碱的投加量、降低了脱硫废水以及渣水的盐浓度,从而降低后续处理装置的运行负荷以及处理费用,根据组合工艺的处理特点并结合电厂生产过程中不同车间的用水要求,可将水质进行分段回用,以提高回用水的整体回用率,同时降低运行成本。通过将结晶微滤装置、碟管式反渗透装置和机械蒸汽再压缩装置进行组合,可将电厂高含盐废水以及循环冷却排污水全部资源化,最终实现真正的零排放。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火电厂高含盐废水零排放处理新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产生的脱硫废水、渣水与循环冷却排污水在集水池(1)进行充分混合,此后经反应池(2)、结晶微滤装置(3)后,产水进入下一级处理工序,污泥通过污泥浓缩池(4)和污泥压滤机(5)后,得到泥饼和滤液,滤液回流至反应池(2),泥饼外运;
2)、步骤1)中的产水一部分可回用于除渣补水和煤厂抑尘等,其余部分通过碟管式反渗透装置(6)后,产水回用于锅炉补给水处理系统,浓水进入下一级处理工序;
3)、步骤2)中产生的浓水经机械蒸汽再压缩装置(7)蒸发结晶后进行固液分离,得到高温纯水和结晶盐,纯水回用于锅炉补给水,结晶盐外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火电厂高含盐废水零排放处理新工艺,其特征在于:碟管式反渗透装置(6)产生的浓水中,30%—50%的水量回流至碟管式反渗透装置(6)的进水管。
说明书
一种火电厂高含盐废水零排放处理新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火电厂能源、资源回收利用、节能环保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火电厂高含盐废水零排放处理新工艺。
背景技术
火电厂排放的渣水以及脱硫废水含盐量较高,其总溶解固体(TDS)一般高达20000mg/L,含有Hg、Pb、Cr、Ni等重金属离子,易造成结垢且具有一定的腐蚀性,特别是脱硫废水,其Cl-浓度高达几万ppm,对金属管材的腐蚀较严重,因此增加了废水处理的难度和运行费用。目前大多数电厂高含盐废水仅经简单处理后直接外排。
火电厂循环冷却补充水的用量约占整个电厂用水量的80%,相应的冷却排污水在合理回用于生产后仍存在较大的排放量,约占电厂外排水量的90%左右。冷却排污水的含盐量较脱硫废水低,水质相对较好,直接排放造成水资源浪费。
随着环保政策的日益严格,“超净排放”的改造技术已在全国火力发电行业大力推广,同时伴随着“水十条”的出台以及水资源利用的日益严峻,未来火电行业废水的“零排放”也迫在眉睫,高含盐废水作为电厂最难处理的废水首当其冲,而作为“排水量大户”的循环冷却排污水也是“零排放”处理对象的重中之重,因此寻求科学合理的“零排放”处理工艺,实现各类废水的资源化,将是未来电厂废水处理的当务之急。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火电厂的循环冷却排污水排放量较大,造成水资源的浪费,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火电厂高含盐废水零排放处理新工艺。
本发明的目的是以下述方式实现的:
一种火电厂高含盐废水零排放处理新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产生的脱硫废水、渣水与循环冷却排污水在集水池进行充分混合,此后经反应池、结晶微滤装置后,产水进入下一级处理工序,污泥通过污泥浓缩池和污泥压滤机后,得到泥饼和滤液,滤液回流至反应池,泥饼外运;
2)、步骤1)中的产水一部分可回用于除渣补水和煤厂抑尘等,其余部分通过碟管式反渗透装置后,产水回用于锅炉补给水处理系统,浓水进入下一级处理工序;
3)、步骤2)中产生的浓水经机械蒸汽再压缩装置蒸发结晶后进行固液分离,得到高温纯水和结晶盐,纯水回用于锅炉补给水,结晶盐外运。
所述碟管式反渗透装置产生的浓水中,30%—50%的水量回流至碟管式反渗透装置的进水管。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通过将脱硫废水、渣水与循环冷却排污水进行混合处理,节省了处理单元的占地面积、减少了处理过程中酸碱的投加量、降低了脱硫废水以及渣水的盐浓度,从而降低后续处理装置的运行负荷以及处理费用,根据组合工艺的处理特点并结合电厂生产过程中不同车间的用水要求,可将水质进行分段回用,以提高回用水的整体回用率,同时降低运行成本。通过将结晶微滤装置、碟管式反渗透装置和机械蒸汽再压缩装置进行组合,可将电厂高含盐废水以及循环冷却排污水全部资源化,最终实现真正的零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