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电话:400-000-2365

排污口多段污水处理池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时间:2018-3-6 15:05:21

污水处理专利技术

  申请日2016.05.30

  公开(公告)日2016.12.28

  IPC分类号C02F9/14

  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个排污口的多段污水处理池,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它包括一个池体,池体的左右侧设有进水管和出水管,池体横向被隔分为一个进入池、一个反应池、二次沉淀池和清水池,各池之间通过通管连接,仅在进入池上方设有一个排污口,所述的反应池和二次沉淀池下方各设有一个排泥泵,所述的排泥泵与进入池底部之间连设有排污管,所述的反应池和二次沉淀池底部的浓缩液能通过排污管回流至进入池中。该实用新型只有一个排污口,其间隔的池体内部回流连通,减少了排污口数量,有利于池体埋入地下后的道路规划设计;其次间隔的池体内部的排污抽离更为简便,排污工作效率更高。

  摘要附图

 

  权利要求书

  1.一个排污口的多段污水处理池,它包括一个池体,池体的左右侧设有进水管和出水管,其特征在于,池体横向被隔分为一个进入池、一个反应池、二次沉淀池和清水池,各池之间通过通管连接,仅在进入池上方设有一个排污口,所述的反应池和二次沉淀池下方各设有一个排泥泵,所述的排泥泵与进入池底部之间连设有排污管,所述的反应池和二次沉淀池底部的浓缩液能通过排污管回流至进入池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个排污口的多段污水处理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反应池下方设有曝气盘,在反应池的中部架设有两根悬挂架,所述的悬挂架上张拉挂线,挂线上设有间隔固定的生物填料。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个排污口的多段污水处理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入池、反应池、二次沉淀池和清水池依次连接,在清水池上方设有观察孔。

  说明书

  一个排污口的多段污水处理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仅有一个排污口的多段污水处理池。

  背景技术

  传统的污水池分隔为多段结构,在每个隔间上方都要开设排污口。由于污水净化需要沉淀,因此浓缩物会凝聚在池底,需要通过上方的排污口吸出,在一般的污水池上我们可以看到上面有一排的排污口盖,如果将污水池埋在地底,势必会把排污口盖露在地表上面。如果将多个污水池埋在同一个区域,那么这些排污口盖第一会影响建筑的美观,第二破坏底面的平整。

  其次,抽污物时,需要对排污口一一开盖工作,也影响了工作效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污水池排污口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仅有一个排污口的多段污水处理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个排污口的多段污水处理池,它包括一个池体,池体的左右侧设有进水管和出水管,其特征在于,池体横向被隔分为一个进入池、一个反应池、二次沉淀池和清水池,各池之间通过通管连接,仅在进入池上方设有一个排污口,所述的反应池和二次沉淀池下方各设有一个排泥泵,所述的排泥泵与进入池底部之间连设有排污管,所述的反应池和二次沉淀池底部的浓缩液能通过排污管回流至进入池中。

  所述的反应池下方设有曝气盘,在反应池的中部架设有两根悬挂架,所述的悬挂架上张拉挂线,挂线上设有间隔固定的生物填料。

  所述的进入池、反应池、二次沉淀池和清水池依次连接,在清水池上方设有观察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该实用新型只有一个排污口,其间隔的池体内部回流连通,减少了排污口数量,有利于池体埋入地下后的道路规划设计;其次间隔的池体内部的排污抽离更为简便,排污工作效率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