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电话:400-000-2365

污水生化处理技术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时间:2018-3-8 9:29:26

污水处理专利技术

  申请日2016.05.27

  公开(公告)日2016.12.07

  IPC分类号C02F9/14

  摘要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污水生化处理装置,包括:进水室、厌氧反应室及MBR膜系统间,厌氧反应室及MBR膜系统间设置于进水室上方,厌氧反应室与进水室由第一网板隔开,MBR膜系统间与厌氧反应室及进水室分别由第一隔板、第二隔板隔开,第一隔板上部设置有气水出口,进水室内部设置有搅拌器,底部设置有污水进水口,厌氧反应室中装填有固定化厌氧菌颗粒,MBR膜系统间内部设置有MBR膜组件,MBR膜系统间上部设置有气水分离器,气水分离器顶部设置有出气口,底部设置有出水口。采用本方案可以大大减少MBR膜组件的膜负荷和膜污染,进而提高污水处理效率,降低处理成本。

  摘要附图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污水生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水室、厌氧反应室及MBR膜系统间,其中,

  所述厌氧反应室及MBR膜系统间设置于所述进水室上方,所述厌氧反应室与所述进水室由第一网板隔开,所述MBR膜系统间与所述厌氧反应室及所述进水室分别由第一隔板、第二隔板隔开,所述第一隔板上部设置有气水出口,所述气水出口以第二网板覆盖;

  所述进水室内部设置有搅拌器,底部设置有污水进水口,连接有污水进水管,所述污水进水管上设置有进水水泵;

  所述厌氧反应室中装填有固定化厌氧菌颗粒;

  所述MBR膜系统间内部设置有MBR膜组件,所述MBR膜组件与穿过装置侧壁进入MBR膜系统间的污水出水管相连,所述污水出水管上设置有出水水泵,所述MBR膜系统间上部设置有气水分离器,所述气水分离器与所述气水出口相连通,所述气水分离器顶部设置有出气口,底部设置有出水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室与所述厌氧反应室的高度比为1:(1-2)。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网板及第二网板的材料为合金材料、有机高分子复合材料或陶瓷材料。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网板及第二网板的网孔孔径小于3毫米。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器的叶轮设置在所述进水室高度的1/4-3/4处。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搅拌器的叶轮为:螺带式、螺杆式、锚式、框式、螺旋桨式、涡轮式、桨式、磁力式、折叶式、变频双层式、侧入式、推进式或锯齿式。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化厌氧菌颗粒的形状为:片状、球型、方型、柱型或不规则型。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化厌氧菌颗粒的粒径为3-6毫米。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MBR膜组件的膜材料为有机过滤膜或无机过滤膜;

  所述MBR膜组件的膜型为:平板型、管型、螺旋型或中空纤维型。

  10.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气体收集罐,所述气体收集罐通过管道与所述气水分离器顶部的出气口相连。

  说明书

  一种污水生化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污水生化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污水的生化处理技术中,A/O(厌氧-好氧)工艺和MBR(膜生物反应器)膜处理技术被广泛应用。传统A/O工艺中的厌氧反应池是开放式的,厌氧反应池中装填有厌氧活性污泥,利用厌氧活性污泥中含有的厌氧菌对污水进行生化处理。虽然传统A/O工艺中的厌氧反应池处理污水的能耗低、产出高,但是,由于厌氧活性污泥随水体流失和传质性能较差等原因,导致其存在处理效果不理想、污泥产量大、厌氧菌使用寿命短等缺点。

  采用MBR膜处理技术与传统A/O工艺中的厌氧反应池结合的技术,将MBR膜设置在厌氧反应池中,可以高效的进行固液分离,减少厌氧活性污泥随水体的流失,污泥产量小,过滤效果优于传统A/O工艺中的二沉池及其他活性污泥法中的过滤装置。

  但是,活性污泥容易造成MBR膜的堵塞现象,大大增加了膜负荷和膜污染,使处理效率降低,处理成本提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污水生化处理装置,用于解决现有的污水生化处理装置中MBR膜易污染,厌氧菌使用寿命短造成的处理效率低及处理成本高的问题。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污水生化处理装置,包括:进水室、厌氧反应室及MBR膜系统间,其中,

  所述厌氧反应室及MBR膜系统间设置于所述进水室上方,所述厌氧反应室与所述进水室由第一网板隔开,所述MBR膜系统间与所述厌氧反应室及所述进水室分别由第一隔板、第二隔板隔开,所述第一隔板上部设置有气水出口,所述气水出口以第二网板覆盖;

  所述进水室内部设置有搅拌器,底部设置有污水进水口,连接有污水进水管,所述污水进水管上设置有进水水泵;

  所述厌氧反应室中装填有固定化厌氧菌颗粒;

  所述MBR膜系统间内部设置有MBR膜组件,所述MBR膜组件与穿过装置侧壁进入MBR膜系统间的污水出水管相连,所述污水出水管上设置有出水水泵,所述MBR膜系统间上部设置有气水分离器,所述气水分离器与所述气水出口相连通,所述气水分离器顶部设置有出气口,底部设置有出水口。

  其中,所述进水室与所述厌氧反应室的高度比为1:(1-2)。

  其中,所述第一网板及第二网板的材料为合金材料、有机高分子复合材料或陶瓷材料。

  其中,所述第一网板及第二网板的网孔孔径小于3毫米。

  其中,所述搅拌器的叶轮设置在所述进水室高度的1/4-3/4处。

  其中,所述的搅拌器的叶轮为:螺带式、螺杆式、锚式、框式、螺旋桨式、涡轮式、桨式、磁力式、折叶式、变频双层式、侧入式、推进式或锯齿式。

  其中,所述固定化厌氧菌颗粒的形状为:片状、球型、方型、柱型或不规则型。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固定化厌氧菌颗粒的粒径为3-6毫米。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MBR膜组件的膜材料为有机过滤膜或无机过滤膜;

  所述MBR膜组件的膜型为:平板型、管型、螺旋型或中空纤维型。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装置还包括:气体收集罐,所述气体收集罐通过管道与所述气水分离器顶部的出气口相连。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将进水室、厌氧反应室及MBR膜系统间设置为一体化的封闭装置,通过进水室中搅拌器的搅拌作用,使污水进入厌氧反应室中与固定化厌氧菌颗粒进行生化反应,反应后的污水以及反应产生的气体通过第一隔板上部的气水出口进入气水分离器内,经气水分离器分离后的液体通过气水分离器底部的出水口进入MBR膜系统间,通过MBR膜组件的过滤后排出,经分离后的气体通过气水分离器顶部的出气口排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生化处理装置占地面积小、出水水质高,由于采用了固定化厌氧菌颗粒,不产生剩余污泥,提高了单位体积内的微生物浓度,大大减少了MBR膜组件的膜负荷和膜污染,进而提高了污水处理效率,延长了厌氧菌的使用寿命,降低了处理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