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6.03.17
公开(公告)日2016.07.20
IPC分类号E02D29/16; E04G23/02
摘要
一种解决已有建筑扩建施工中地下部位沉降缝的防水处理方式,通过第二卷材层(1)、第一卷材层(10)、搭接层(9)包覆膨胀聚苯板(5)及九层板(6)后剔除膨胀聚苯板(5)及九层板(6)并在空腔内灌注嵌填层(8),形成新型防水构造,有效解决扩建施工中带来的变形缝部位的防水设防难点及渗漏问题。
权利要求书
1.一种解决已有建筑扩建施工中地下部位沉降缝的防水处理方式,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将已有结构下部挖坑;
2)剔除老结构下部相应的垫层结构,并进行清理;同时注意对原防水层的保护;
3)用沥青涂料与老结构下部防水层进行搭接处理,形成搭接层(9),搭接层(9)延续到老结构底板顶面;
4)用卷材在所述搭接层(9)表面进行包覆处理,形成第一卷材层(10);
5)在新旧接缝处底部埋设沥青防水卷材,形成第二卷材层(1),施工完成后先临时固定在老底板结构处;
6)将步骤1)开挖的老结构下部的土层等填充完成后,进行新垫层(31)的重新施工,后展开临时固定的所述第二卷材层(1),并在所述第二卷材层(1)下部埋设一条泡沫衬垫棒(4);
7)在所述第二卷材层(1)上部表面铺设膨胀聚苯板(5),膨胀聚苯板(5)厚度应结合缝宽及九层板(6)的厚度计算,膨胀聚苯板(5)点粘在老结构的防水层上;
8)在所述膨胀聚苯(5)板表面铺设九层板(6),所述九层板(6)点粘在所述膨胀聚苯板(5)上;
9)所述第二卷材层(1)展开后,与新垫层(31)部位的新防水层(2)进行搭接处理,新垫层(31)部位的新防水层(2)上翻至膨胀聚苯板(5)与九层板(6)的顶部;
10)浇筑混凝土,形成混凝土底板(32),待混凝土底板(32)达到强度要求后,把预压铺在膨胀聚苯板(5)及九层板(6)顶部的新防水层(2)铺贴至新结构侧壁上,后剔除膨胀聚苯板(5)及九层板(6);
11)嵌填相应密封材料,形成嵌填层(8)。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解决已有建筑扩建施工中地下部位沉降缝的防水处理方式,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坑侧边为斜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解决已有建筑扩建施工中地下部位沉降缝的防水处理方式,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坑的宽度为450-550mm、深度为450-550mm。
4.如权利要求1或述的一种解决已有建筑扩建施工中地下部位沉降缝的防水处理方式,其特征在于,步骤3)所述搭接层(9)与老结构下部防水层的搭接宽度不小于500mm,延续到老结构底板顶面至少300mm。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解决已有建筑扩建施工中地下部位沉降缝的防水处理方式,其特征在于,步骤5)所述第二卷材层(1)长度为不小于2m。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解决已有建筑扩建施工中地下部位沉降缝的防水处理方式,其特征在于,步骤5)所述第二卷材层(1)采用RWB-801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解决已有建筑扩建施工中地下部位沉降缝的防水处理方式,其特征在于,步骤8)中所述九层板(6)底部使用细石混凝土来进行支撑,所述九层板(6)上部可采用新建垫层部位的防水层翻包处理。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解决已有建筑扩建施工中地下部位沉降缝的防水处理方式,其特征在于,步骤10)所述的嵌填层(8)由两端向内依次包括非固化橡胶沥青(81)、建筑沥青胶(82)、遇水膨胀止水条(83)。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解决已有建筑扩建施工中地下部位沉降缝的防水处理方式,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0)后增设侧墙防水附加层及防水层,浇筑上部混凝土(7),再另增设涂膜与卷材防水附加层。
说明书
一种解决已有建筑扩建施工中地下部位沉降缝的防水处理方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防水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解决已有建筑扩建施工中地下部位沉降缝的防水处理方式。
背景技术
目前,地下室联通道变形缝处防水设防通常采取变形缝防水构造的形式进行处理,其较多的方法是在结构中部埋置中埋式止水带,系统通过中埋式止水带的弹性来适应结构的沉降变形,从而到达相应的防水设防要求。发明人通过不同新建工程的止水带施工情况、诸多该部位的渗漏情况分析,发现中埋式止水带在在现实工程施工过程中不能一次性施工到位,需要分段分时间进行处理,致使存在外露部位的止水带容易造成破损,且破损后相对修复较困难;同时因结构的不均匀沉降,前期施工的缺陷,容易导致该部位的破损,故渗漏情况较多。
针对上述问题,亟需一种解决已有建筑扩建施工中地下部位沉降缝的防水处理方式,对地下室连通道变形缝处防水设防进行改良和增设,采用蠕变性很好的非固化沥青涂料进行防水增强处理,以适应该部位的变形,同时弥补止水带施工所带来的不足,从而解决该部位的渗漏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解决已有建筑扩建施工中地下部位沉降缝的防水处理方式。
一种解决已有建筑扩建施工中地下部位沉降缝的防水处理方式,包括如下步骤:
1)将已有结构下部挖坑;
2)剔除老结构下部相应的垫层结构,并进行清理;同时注意对原防水层的保护;
3)用沥青涂料与老结构下部防水层进行搭接处理,形成搭接层,搭接层延续到老结构底板顶面;
4)用卷材在所述搭接层表面进行包覆处理,形成第一卷材层;
5)在新旧接缝处底部埋设沥青防水卷材,形成第二卷材层,施工完成后先临时固定在老底板结构处;
6)将步骤1)开挖的老结构下部的土层等填充完成后,进行新垫层的重新施工,后展开临时固定的所述第二卷材层,并在所述第二卷材层下部埋设一条泡沫衬垫棒;
7)在所述第二卷材层上部表面铺设膨胀聚苯板,膨胀聚苯板厚度应结合缝宽及九层板的厚度计算,膨胀聚苯板点粘在老结构的防水层上;
8)在所述膨胀聚苯板表面铺设九层板,所述九层板点粘在所述膨胀聚苯板上;
9)所述第二卷材层展开后,与新垫层部位的新防水层进行搭接处理,新垫层部位的新防水层上翻至膨胀聚苯板与九层板的顶部;
10)浇筑混凝土,形成混凝土底板,待混凝土底板达到强度要求后,把预压铺在膨胀聚苯板及九层板顶部的新防水层铺贴至新结构侧壁上,后剔除膨胀聚苯板及九层板;
11)嵌填相应密封材料,形成嵌填层。
进一步的,步骤1)所述坑侧边为斜面
进一步的,步骤1)所述坑的宽度为450-550mm、深度为450-550mm。
进一步的,步骤3)所述搭接层与老结构下部防水层的搭接宽度不小于500mm,延续到老结构底板顶面至少300mm。
进一步的,步骤5)所述第二卷材层长度为不小于2m。
进一步的,步骤5)所述第二卷材层采用RWB-801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
进一步的,步骤8)中所述九层板底部使用细石混凝土来进行支撑,所述九层板上部可采用新建垫层部位的防水层翻包处理。
进一步的,步骤10)所述的嵌填层由两端向内依次包括非固化橡胶沥青、建筑沥青胶、遇水膨胀止水条。
进一步的,在步骤10)后增设侧墙防水附加层及防水层,浇筑上部混凝土,再另增设涂膜与卷材防水附加层。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有效解决扩建施工中带来的变形缝部位的防水设防难点及渗漏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