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电话:400-000-2365

污泥竖向输送技术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时间:2018-3-15 9:29:13

污水处理专利技术

  申请日2016.02.26

  公开(公告)日2016.04.20

  IPC分类号B65G47/58; B65G33/26; B65G33/24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污泥竖向输送装置。包括水平输送单元,所述水平输送单元含有水平管道,水平管道内有第一螺旋机构,水平管道外端有第一减速电机,第一减速电机的输出轴与第一螺旋机构外端连接在一起。邻近第一减速电机的水平管道一端上侧壁上有进料口。其特点是还包括竖直输送单元,竖直输送单元含有竖立管道,竖立管道邻近其上端的一侧管壁上连有呈倾斜布置的溜管,溜管上端与竖立管道内腔连通。竖立管道下端与水平管道相接且连通。竖立管道内有第二螺旋机构,竖立管道上端有第二减速电机,第二减速电机的输出轴与第二螺旋机构的上端连接在一起。本发明适用范围广,采用本发明来向高处输送污泥,可避免对工作环境的污染、降低维护成本。

  摘要附图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污泥竖向输送装置,包括水平输送单元,所述水平输送单元包括水平管道(6),水平管道(6)内有第一螺旋机构(3),水平管道(6)外端有第一减速电机(1),第一减速电机(1)的输出轴呈可旋转状伸入水平管道(6)外端内并与第一螺旋机构(3)外端连接在一起;邻近第一减速电机(1)的水平管道(6)一端上侧壁上有进料口(4);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竖直输送单元,所述竖直输送单元含有竖立管道(10),竖立管道(10)邻近其上端的一侧管壁上连有呈倾斜布置的溜管(13),溜管(13)上端与竖立管道(10)内腔连通;竖立管道(10)下端与所述水平管道(6)相接且连通;竖立管道(10)内有第二螺旋机构(9),竖立管道(10)上端有第二减速电机(15),第二减速电机((15)的输出轴呈可旋转状伸入竖立管道(10)上端内并与第二螺旋机构(9)的上端连接在一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泥竖向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螺旋机构(9)包括至少两个螺旋机构,相邻的螺旋机构间连有竖向短轴(22),竖向短轴(22)的轴向中间套有轴套(23),轴套(23)两端的竖向短轴(22)外圆上均有周向槽,周向槽内均有挡圈(24)且挡圈(24)凸出在周向槽之外;轴套(23)之外有抱箍(28);所述抱箍(28)由两瓣瓦形抱箍对接而成,抱箍(28)内侧的轴向中间固定有由两瓣滑套对接而成的滑套(25),滑套(25)与轴套(23)间呈滑动配合;所述抱箍(28)的两端内侧均有径向内凸边(21),径向内凸边(21)与竖向短轴(22)间呈密封状活动配合;所述抱箍(28)与其相应处的竖立管道(10)间连有悬挂支撑机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污泥竖向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挂支撑机构包括瓦形板(18),瓦形板(18)与竖立管道(10)间呈可拆卸状固定在一起,瓦形板(18)与所述抱箍(28)间通过连杆连接在一起。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污泥竖向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悬挂支撑机构对侧的竖立管道(10)的管壁上有第一检修孔(26)。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泥竖向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旋机构(3)是无轴螺旋机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泥竖向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螺旋机构(9)是有轴螺旋机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泥竖向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溜管(13)下端向下弯折,使得溜管(13)下端的中心线呈竖向布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泥竖向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减速电机(1)的输出轴与水平管道(6)外端间有第一轴承座(2)及轴承。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污泥竖向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竖向管道(10)下端与水平管道(6)连接处的管壁上有第二检修孔(8)。

  10.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污泥竖向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进料口(4)与水平管道(6)里端间的管壁上侧有第三检修孔(7)。

  说明书

  一种污泥竖向输送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污泥输送机构。具体说,是可沿竖向向高处输送污泥的螺旋输送装置。适用于粪便之类的城市生活污泥、污水沉淀物之类的污泥、钢铁厂产生的污泥、石油钻探行业产生的含油泥沙以及环境治理过程中收集的污泥等污泥的竖直向高处输送。

  背景技术

  在污泥处理行业都知道,污泥处理过程工艺复杂,步骤较多,各个工艺步骤又需不同设备来完成。其中的设备又都高出地面的一定高度。因此,在对污泥处理过程中,需用提升设备将污泥提升到处理设备上方才能使污泥送入处理设备中。传统的污泥提升设备主要有竖直带裙边的胶带机和污泥泵两种。前者在向高处输送污泥时,不仅易泄漏、污染工作环境,而且易损坏、维护成本较高。后者只能输送含溶剂(水或油等介质)率高于30%的污泥,若用后者来输送含溶剂(水或油等介质)率低于30%的污泥,容易出现堵塞情况,因此,采用污泥泵无法输送含溶剂(水或油等介质)率低于30%的污泥,使用范围受到限制。虽然采用水平螺旋输送装置也可以实现将污泥输送到高处,但采用水平螺旋输送装置输送污泥时,必须使水平螺旋输送装置的轴向倾斜布置,且倾斜角度不能超过30度。这样一来,要实现将污泥提高到需要的高度,就要求水平螺旋输送装置的轴向长度要足够长。而水平螺旋输送装置的轴向长度一长,不仅工作现场占据空间多、使用场合受到限制,而且建造设备需要的材料多、投资多、处理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污泥竖向输送装置。这种污泥竖向输送装置,适用范围广、使用场合不受限制。采用这种装置来向高处输送污泥,可避免对工作环境的污染、降低维护成本。

  本发明要解决的上述问题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本发明的污泥竖向输送装置包括水平输送单元,所述水平输送单元包括水平管道,水平管道内有第一螺旋机构,水平管道外端有第一减速电机,第一减速电机的输出轴呈可旋转状伸入水平管道外端内并与第一螺旋机构外端连接在一起。邻近第一减速电机的水平管道一端上侧壁上有进料口。其特点是还包括竖直输送单元,所述竖直输送单元含有竖立管道,竖立管道邻近其上端的一侧管壁上连有呈倾斜布置的溜管,溜管上端与竖立管道内腔连通。竖立管道下端与所述水平管道相接且连通。竖立管道内有第二螺旋机构,竖立管道上端有第二减速电机,第二减速电机的输出轴呈可旋转状伸入竖立管道上端内并与第二螺旋机构的上端连接在一起。

  其中,所述第二螺旋机构包括至少两个螺旋机构,相邻的螺旋机构间连有竖向短轴,竖向短轴的轴向中间套有轴套,轴套两端的竖向短轴外圆上均有周向槽,周向槽内均有挡圈且挡圈凸出在周向槽之外。轴套之外有有抱箍,所述抱箍由两瓣瓦形抱箍对接而成,抱箍内侧的轴向中间固定有由两瓣滑套对接而成的滑套,滑套与轴套间呈滑动配合。所述抱箍的两端内侧均有径向内凸边,径向内凸边与所述短轴间呈密封状活动配合。所述抱箍与其相应处的竖立管道间连有悬挂支撑机构。

  所述悬挂支撑机构包括瓦形板,瓦形板与竖立管道间呈可拆卸状固定在一起,瓦形板与所述抱箍间通过连杆连接在一起。

  悬挂支撑机构对侧的竖立管道的管壁上有第一检修孔。

  所述第一螺旋机构是无轴螺旋机构。

  所述第二螺旋机构是有轴螺旋机构。

  所述溜管下端向下弯折,使得溜管下端的中心线呈竖向布置。

  第一减速电机的输出轴与水平管道外端间有第一轴承。

  竖向管道下端与水平管道连接处的管壁上有第二检修孔。

  进料口与水平管道里端间的管壁上侧有第三检修孔。

  由上述方案可以看出,由于本发明含有竖直输送单元,所述竖直输送单元含有竖立管道,竖立管道邻近其上端的一侧管壁上连有呈倾斜布置的溜管,溜管上端与竖立管道内腔连通。竖立管道下端与所述水平管道相接且连通。竖立管道内有第二螺旋机构,竖立管道上端有第二减速电机,第二减速电机的输出轴呈可旋转状伸入竖立管道上端内并与第二螺旋机构的上端连接在一起。工作时,由水平管道内的第一螺旋机构首先将进入水平管道内的污泥送入竖立管道及第二螺旋机构的底部,再由第二减速电机带动第二螺旋机构旋转,并使第二螺旋机构的离心力克服污泥对第二螺旋机构的粘附力,再将进入竖立管道及第二螺旋机构底部的污泥输送到竖立管道上端后,最后使污泥从呈倾斜布置的溜管下端排出并送给处理设备。与背景技术中的竖直带裙边的胶带机相比,从进口到出口,污泥不暴露在外,避免了泄漏、污染工作环境的情况发生。由于本发明的水平单元由水平管道、水平管道内的第一螺旋机构和第一电机构成,竖直输送单元由竖立管道、竖立管道内的第二螺旋机构和第二减速电机构成,全部采用金属材料制成,与背景技术中的竖直带裙边的胶带机相比,不易损坏,可大大降低维护成本。又由于本发明含有竖直输送单元,与水平单元组合后,水平单元也不需倾斜布置,与背景技术中的纯水平螺旋输送装置相比,工作现场占据空间较少,不仅能用在较大空间的场合,还能用在较小空间的场合。因此,本发明不仅使用场合不受限制,而且减少了建造设备需要的材料,减少了投资费用,降低了污泥的处理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