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7.03.02
公开(公告)日2017.09.29
IPC分类号C02F1/44; B01D63/08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工业废水净化设备,属于净化装置。其包括支架、箱体、废水输入机构、控温机构。控温机构包括热交换管、第一介质输入管、第二介质输入管以及介质废水输出管。热交换管位于所述箱体的底部,该热交换管具有介质入口和介质出口,该介质入口和介质出口均从所述箱体伸出。介质入口设有第一阀组件,第一介质输入管和第二介质输入管连接至该第一阀组件,介质废水输出管连接至该介质出口。温控机构的输入端由不同温度的两种介质输入管组成,操作者可调节第一阀组件的开启角度,决定两种介质的流量,达到控制热交换温度的目的。该控温机构可在现有的膜分离设备简单改造而成,成本较低。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工业废水净化设备,包括支架、箱体、废水输入机构、控温机构,所述箱体固定在所述支架上,该箱体的侧壁设有多片分离膜,所述废水输入机构包括电机子装置、泵体、第一废水输入管、废水输出管,所述电机子装置的输出轴连接至所述泵体,该泵体具有废水入口和废水出口,所述第一废水输入管连接至该废水入口,所述废水输出管连接的一端连接至所述废水出口,另一端连接至所述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控温机构包括热交换管、第一介质输入管、第二介质输入管以及介质废水输出管,所述热交换管位于所述箱体的底部,该热交换管具有介质入口和介质出口,该介质入口和介质出口均从所述箱体伸出,所述介质入口设有第一阀组件,所述第一介质输入管和第二介质输入管连接至该第一阀组件,所述介质废水输出管连接至该介质出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业废水净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阀组件包括阀体和阀杆,所述阀体内设有依次连通的第一阀腔、第二阀腔以及第三阀腔,所述第一阀腔与第二阀腔之间设有第一流道,所述第二阀腔与第三阀腔之间设有第二流道,所述阀杆可移动地设置在该阀体内,该阀杆设有第一锥形部和第二锥形部,所述第一锥形部位于所述第一流道内,所述第二锥形部位于所述第二流道内,其中,该第一流道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一锥形部的最大直径并且小于所述第一锥形部的最小直径,该第二流道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二锥形部的最大直径并且小于所述第二锥形部的最小直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业废水净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水输入机构还包括第二废水输入管,所述废水入口具有一第二阀组件,所述第一废水输入管和第二废水输入管均连接至该第二阀组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工业废水净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阀组件包括第一输入法兰管、第二输入法兰管、输出法兰管、连接杆以及连接管,所述第一输入法兰管、第二输入法兰管、输出法兰管均固定在该连接管上,该连接管内可转动地设有换向片,该换向片连接至所述连接杆。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业废水净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的底部设有倾斜引导板。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业废水净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的顶部设有视孔。
说明书
工业废水净化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水净化回收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工业废水净化设备。
背景技术
在废水处理中,应用的膜分离技术主要有微滤(MF)、超滤(UF)、纳滤(NF)和反渗透(RO)等技术。其中,微滤常用于滤除直径0.1μm以上的颗粒物;超滤常用于滤除直径5至100nm以上的颗粒物;纳滤常用于分离大分子有机物与盐;反渗透常用于分离水与可溶性盐。这些膜分离过程都是以压力为驱动力,废水流经膜面的时候,废水中的污染物被截留,而水透过膜实现了对废水的处理。现有技术中,膜技术的具体应用方案可参照《膜分离技术在工业含盐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门立娜》等所述。诚如该文献所述,为达最佳效果,有时需要控制工业废水的温度。然而现有技术未能提供低成本、高效率的温控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工业废水净化设备,可有效控制工业废水的温度,保证最佳的分离效率,成本较低,便于实际生产控制。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工业废水净化设备,包括支架、箱体、废水输入机构、控温机构,所述箱体固定在所述支架上,该箱体的侧壁设有多片分离膜,所述废水输入机构包括电机子装置、泵体、第一废水输入管、废水输出管,所述电机子装置的输出轴连接至所述泵体,该泵体具有废水入口和废水出口,所述第一废水输入管连接至该废水入口,所述废水输出管连接的一端连接至所述废水出口,另一端连接至所述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控温机构包括热交换管、第一介质输入管、第二介质输入管以及介质废水输出管,所述热交换管位于所述箱体的底部,该热交换管具有介质入口和介质出口,该介质入口和介质出口均从所述箱体伸出,所述介质入口设有第一阀组件,所述第一介质输入管和第二介质输入管连接至该第一阀组件,所述介质废水输出管连接至该介质出口。
在本实用新型的这种工业废水净化设备中,所述第一阀组件包括阀体和阀杆,所述阀体内设有依次连通的第一阀腔、第二阀腔以及第三阀腔,所述第一阀腔与第二阀腔之间设有第一流道,所述第二阀腔与第三阀腔之间设有第二流道,所述阀杆可移动地设置在该阀体内,该阀杆设有第一锥形部和第二锥形部,所述第一锥形部位于所述第一流道内,所述第二锥形部位于所述第二流道内,其中,该第一流道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一锥形部的最大直径并且小于所述第一锥形部的最小直径,该第二流道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二锥形部的最大直径并且小于所述第二锥形部的最小直径。
在本实用新型的这种工业废水净化设备中,所述废水输入机构还包括第二废水输入管,所述废水入口具有一第二阀组件,所述第一废水输入管和第二废水输入管均连接至该第二阀组件。
在本实用新型的这种工业废水净化设备中,所述第二阀组件包括第一输入法兰管、第二输入法兰管、输出法兰管、连接杆以及连接管,所述第一输入法兰管、第二输入法兰管、输出法兰管均固定在该连接管上,该连接管内可转动地设有换向片,该换向片连接至所述连接杆。
在本实用新型的这种工业废水净化设备中,所述箱体的底部设有倾斜引导板。
在本实用新型的这种工业废水净化设备中,所述箱体的顶部设有视孔。
实施本实用新型的这种工业废水净化设备,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废水输入机构将工业废水加入箱体内,工业废水经膜分离后析出。控温机构经热交换管控制箱体内废水的温度。温控机构的输入端由不同温度的两种介质输入管组成,操作者可调节第一阀组件的开启角度,决定两种介质的流量,达到控制热交换温度的目的。该控温机构可在现有的膜分离设备简单改造而成,成本较低。工人移动阀杆,可改变锥形部与相应流道的间隙,可有效调整流量,操作简单。废水输入机构的两个输入端可用于连接不同种类的工业废水,第二阀组件用于调节两种废水的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