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5.11.27
公开(公告)日2016.03.30
IPC分类号C02F11/12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的污泥深度脱水工艺,包括以下步骤:将一定量的污泥用滤布包起来,形成滤包;通过一层滤包隔一层滤板的层叠方式,进行竖向垂直叠加;在一定层数的污泥滤包与滤板上面,加上一个初定的竖直方向的力,经一段时间的压滤,使污泥的絮凝体得到固化,形成固有排水通道;对滤包采用不同时间、不同压力方式,不同加压数值使压缩量与滤包排水的流量相适应;加大压力进行程序化压滤,经过一段时间的压滤,污泥中的间隙水通过固有排水通道被滤出,直至污泥的含水率降至60%以下;将污泥滤包拆开,使污泥与滤布分离。本发明不加任何药剂,不加任何热源,能将污泥的含水率从80%降到60%以下,是至今任何一个污泥脱水工艺无法实现的。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新型的污泥深度脱水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一定量的污泥用滤布包起来,形成滤包;
(2)通过一层滤包隔一层滤板的层叠方式,进行竖向垂直叠加;
(3)在一定层数的污泥滤包与滤板上面,加上一个初定的竖直方向的力,经一段时间的压滤,使污泥的絮凝体得到固化,形成固有排水通道;
(4)对滤包采用不同时间、不同压力方式,不同加压数值使压缩量与滤包排水的流量相适应;
(5)加大压力进行程序化压滤,经过一段时间的压滤,污泥中的间隙水通过固有排水通道被滤出,直至污泥的含水率降至60%以下;
(6)将污泥滤包拆开,使污泥与滤布分离,将污泥外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的污泥深度脱水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滤包与滤板在上下敞口的中空滤框内进行垂直叠加。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的污泥深度脱水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滤框包含围框、加强板、立柱、加强筋、凹槽、液压装置、压滤框架和压滤单元,围框由加强筋连接并间隔,围框的内壁均匀的设置有凹槽,凹槽内镶有立柱,围框的外壁四角均匀的设置有加强板,围框的上表面设置有压滤单元,压滤单元的顶端设置有液压装置,压滤单元和液压装置的外围设置有压滤框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的污泥深度脱水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围框与加强板设置为一体式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的污泥深度脱水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围框为中空式结构。
说明书
一种新型的污泥深度脱水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技术设备领域,具体是一种新型的污泥深度脱水工艺。
背景技术
城市污水处理是指为改变污水性质,使其对环境水域不产生危害而采取的措施。城市污水处理一般分为三级:一级处理,系应用物理处理法去除污水中不溶解的污染物和寄生虫卵;二级处理,系应用生物处理法将污水中各种复杂的有机物氧化降解为简单的物质;三级处理,系应用化学沉淀法、生物化学法、物理化学法等,去除污水中的磷、氮、难降解的有机物、无机盐等。至于采取哪级处理比较合理,应视对最终排出物的处理要求而定。
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剩余污泥及工业废水处理后产生的工业废泥,经初次脱水后,污泥的含水率正常在80%左右。如何进一步使污泥减量化,也即如何进一步将含水率80%左右污泥继续脱水,使污泥的含水率降至60%以下,甚至更低,已经成为一个比较重要的方向,这样就能方便于污泥的后续处理,便于运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的污泥深度脱水工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的污泥深度脱水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将一定量的污泥用滤布包起来,形成滤包;
(2)通过一层滤包隔一层滤板的层叠方式,进行竖向垂直叠加;
(3)在一定层数的污泥滤包与滤板上面,加上一个初定的竖直方向的力,经一段时间的压滤,使污泥的絮凝体得到固化,形成固有排水通道;
(4)对滤包采用不同时间、不同压力方式,不同加压数值使压缩量与滤包排水的流量相适应;
(5)加大压力进行程序化压滤,经过一段时间的压滤,污泥中的间隙水通过固有排 水通道被滤出,直至污泥的含水率降至60%以下;
(6)将污泥滤包拆开,使污泥与滤布分离,将污泥外运。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滤包与滤板在上下敞口的中空滤框内进行垂直叠加。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中空滤框包含围框、加强板、立柱、加强筋、凹槽、液压装置、压滤框架和压滤单元,围框由加强筋连接并间隔,围框的内壁均匀的设置有凹槽,凹槽内镶有立柱,围框的外壁四角均匀的设置有加强板,围框的上表面设置有压滤单元,压滤单元的顶端设置有液压装置,压滤单元和液压装置的外围设置有压滤框架。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的围框与加强板设置为一体式结构。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的围框为中空式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不加任何药剂,不加任何热源,能将污泥的含水率从80%降到60%以下,是至今任何一个污泥脱水工艺无法实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