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5.11.19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IPC分类号C02F1/52; C02F103/18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合成氨造气废水处理净化器净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第一步:混合反应;第二步:悬浮澄清;第三步:斜管沉淀;第四步:排泥;第五步:排渣,集水管为淹没式出水,水中沉不下去的轻质颗粒浮在水面上,通过排渣系统排出。本发明的合成氨造气废水处理净化器净化方法,工艺流程合理,结构简单,占地面积小,设备容量大,二级沉淀,能适应高浊度和较恶劣的污水水质,出水水质好,排泥周期长,设备高,出水可以直接进入后续设备,省去了中间提升设备与调节构筑物,排泥阀用时间继电器来控制排泥周期与排泥历时,实现了简单的自动运行。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合成氨造气废水处理净化器净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混合反应,投加了混凝剂或助凝剂经管道混合器混合的混合水从进水管进入旋流反应室旋流上升反应;
第二步:悬浮澄清,在反应室顶部设中央输泥斗,将剩余污泥送入泥斗与反应室内的絮凝体分开,絮凝体形成悬浮状的悬浮层,絮凝体不断长大到可沉淀的尺度,并且吸附一定数量的油类和有机物,反应水继续上升进入设在反应室上面的澄清室进行第一次澄清,并为在更上部的斜管沉淀室配水;
第三步:斜管沉淀,澄清水从澄清室上升进入斜管沉淀室,将澄清室沉不下来的更细的絮凝体沉淀下来,进入澄清室,进一步反应成大絮凝体沉淀下来,沉淀水经清水区流入集水系统,出水管排出;
第四步:排泥,泥斗设在反应室外围,通过中央输泥斗与反应室内的悬浮层相通,斗顶设澄清水管,悬浮层中的剩余活性污泥便不断地经过中央输泥斗进入泥斗沉淀下来,再经过集泥管与自动排泥阀排出,排泥阀的排泥周期和排泥历时可调,澄清水管排出的澄清水可流入清水池回用;
第五步:排渣,集水管为淹没式出水,水中沉不下去的轻质颗粒浮在水面上,通过排渣系统排出。
说明书
一种合成氨造气废水处理净化器净化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合成氨造气废水处理净化器净化方法,属于环保净水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合成氨造气是用水大户之一,以无烟煤或焦炭为原料生产合成氨时,每生产1t合成氨可排出造气废水50~80t,其废水来源于洗气箱和洗涤塔对造气气炉产生的半水煤气的喷淋、洗涤与冷却水,造气废水中所含主要污染物有煤粒类悬浮物、氰化物、硫化物、挥发性酚和氨氮等,半水煤气的喷淋、洗涤与冷却对水质的要求不高,处理方法多采用沉淀、冷却闭路循环和沉淀、冷却、生化闭路循环二大类,考虑到造气废水中含有较多的氰化物和硫化物等有毒有害成分经冷却塔挥发到大气中可能二次污染。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合成氨造气废水处理净化器净化方法,工艺流程合理,结构简单,能适应高浊度和较恶劣的污水水质,出水水质好,且排泥周期长。
(二)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合成氨造气废水处理净化器净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混合反应,投加了混凝剂或助凝剂经管道混合器混合的混合水从进水管进入旋流反应室旋流上升反应,由于反应室的截面由小到大的变化,随着水流上升,絮凝体不断长大,水流流速不断减小,减弱了水流对絮凝体的剪力,使之不被破坏,有利于絮凝体迅速长大到可沉降的程度;
第二步:悬浮澄清,在反应室顶部设中央输泥斗,由于它的阻隔,将剩余污泥送入泥斗与反应室内的絮凝体分开,由于反应室内水流呈升流状态,使絮凝体形成悬浮状的悬浮层,悬浮层对新来水中的悬浮物进行吸附、过滤、沉淀作用,使絮凝体不断长大到可沉淀的尺度,并且可以吸附一定数量的油类和有机物,起到一般反应室所起不到的作用,反应水继续上升进入设在反应室上面的澄清室进行第一次澄清,并为在更上部的斜管沉淀室配水;
第三步:斜管沉淀,澄清水从澄清室上升进入斜管沉淀室,由于斜管湿周大,水力半径小,每根斜管就是一个小沉淀室,沉淀效率高于澄清室,将澄清室沉不下来的更细的絮凝体沉淀下来,进入澄清室,进一步反应成大絮凝体沉淀下来,沉淀水经清水区流入集水系统,出水管排出;
第四步:排泥,泥斗设在反应室外围,通过中央输泥斗与反应室内的悬浮层相通,斗顶设澄清水管,当开启澄清水管阀门适量排水时,悬浮层中的剩余活性污泥便不断地经过中央输泥斗进入泥斗沉淀下来,再经过集泥管与自动排泥阀排出,排泥阀的排泥周期和排泥历时可调,由于泥斗容量大,泥在泥斗中的停留时间长,澄清水管排出的澄清水可流入清水池回用;
第五步:排渣,集水管为淹没式出水,使水中沉不下去的轻质颗粒浮在水面上,通过排渣系统排出。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合成氨造气废水处理净化器净化方法,工艺流程合理,能适应高浊度和较恶劣的污水水质,出水水质好,设备高,出水可以直接进入后续设备,省去中间提升设备与调节构筑物,排泥阀用时间继电器来控制排泥周期与排泥历时,实现简单的自动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