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5.09.19
公开(公告)日2017.03.29
IPC分类号C02F3/30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厌氧折流-生物接触氧化组合工艺处理废水的方法,经过管网收集的综合废水进入集水池,集水池进水口设置栅网,去除大颗粒悬浮杂物后提升进入调节池。出水经过提升泵和配水系统进入厌氧折流反应器。设计一次提升,后续处理单元全部经高程重力自流。出水自流进入生物接触氧化池。池内设置了高效专用生化装置,积聚了大量的活性微生物,使污水中的有机物大部分被降解为CO2和H2O,少部分转化为活性污泥。上层达标清水自流进入市政管网直接排放。沉淀池污泥经污泥泵提升进入污泥干化场干化处理。该组合工艺可以处理一些可生化性强的高浓度有机废水。
摘要附图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新型厌氧折流-生物接触氧化组合工艺处理废水的方法,其特征是,通过新型的厌氧折流板和改进型的生物接触氧化组合工艺,可以处理一些可生化性强的高浓度有机废水。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厌氧折流-生物接触氧化组合工艺处理废水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调节池采用预曝气调节的方法。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厌氧折流-生物接触氧化组合工艺处理废水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折流板墙向下方向采用玻璃钢材料。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厌氧折流-生物接触氧化组合工艺处理废水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厌氧池内设置组合填料区。
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厌氧折流-生物接触氧化组合工艺处理废水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活性污泥采用生活污水处理厂刚脱水的新鲜污泥。
6.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厌氧折流-生物接触氧化组合工艺处理废水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好氧池设置内外部连通管道,有效降低氨、氮。
7.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厌氧折流-生物接触氧化组合工艺处理废水的方法,其特征是:所有反应池中堰水槽均采用玻璃钢材料。
说明书
新型厌氧折流 - 生物接触氧化组合工艺处理废水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污水处理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的方法。
背景技术
厌氧折流反应器特点是:内置竖向导流板,将反应器分隔成串联的几个反应室,每个反应室都是一个相对独立的上流式污泥床(USB)系统,其中的污泥可以是以颗粒化形式或以絮状形式存在。水流由导流板引导上下折流前进,逐个通过反应室内的污泥床层,进水中的底物与微生物充分接触而得以降解去除。
生物接触氧化工艺是一种于20世纪70年代初开创的污水处理技术,其技术实质是在生物反应池内充填填料,已经充氧的污水浸没全部填料,并以一定的流速流经填料。在填料上布满生物膜,污水与生物膜广泛接触,在生物膜上微生物的新陈代谢的作用下,污水中有机污染物得到去除,污水得到净化。
传统意义的折流板大多采用混凝土结构或者采用钢板防腐处理等,造成施工成本高,工期时间长;有的向下折流板采用管道形式,这样虽然节约成本,但容易造成堵塞,并且容易产生死角,使菌种得不到有效养分,很快死亡等缺陷。传统的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对氨氮的处理效率不高。为了克服以上使用中的不足,我们研究开发了新型厌氧折流-生物接触氧化组合工艺处理废水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对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效率高,制作成本低,菌种培养简单、方便,实用性强,使用寿命长的废水处理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法实现的。
一种新型厌氧折流-生物接触氧化组合工艺处理废水的方法,其特征是,通过新型的厌氧折流板和改进型的生物接触氧化组合工艺,可以处理一些可生化性强的高浓度有机废水。
所述经过管网收集的综合废水进入集水池,集水池进水口设置栅网,去除大颗粒悬浮杂物后提升进入调节池。进行水量调节、水质均衡。
所述出水经过提升泵和配水系统进入厌氧折流反应器。为降低一次投资和运行成本,设计一次提升,后续处理单元全部经高程重力自流。
所述厌氧折流反应器内进行厌氧与处理,大大降低废水中的COD、BOD、SS等污染物,出水自流进入生物接触氧化池。
所述生物接触氧化池内设置了高效专用生化装置,积聚了大量的活性微生物,使污水中的有机物大部分被降解为CO2和H2O,少部分转化为活性污泥。
所述生物接触氧化池混合液溢流进入沉淀池,上层达标清水自流进入市政管网直接排放。沉淀池污泥经污泥泵提升进入污泥干化场干化处理。
本发明具有以下特点。
调节池采用预曝气调节的方法。
折流板墙向下方向及所有堰水槽均采用玻璃钢材料。
厌氧池内设置组合填料区。
活性污泥采用生活污水处理厂脱水的新鲜污泥。
好氧池设置内外部连通管道,有效降低氨、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