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5.09.16
公开(公告)日2015.11.25
IPC分类号F23G7/00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污泥焚烧系统中的污泥添加装置,包括污泥输送料装置和进料管,该进料管的上端连接有污泥收料斗,该污泥收料斗的上口与污泥输送装置的出料端对应衔接,所述进料管的下端与污泥焚烧炉连接,该进料管的下端与污泥焚烧炉相连的连接位置处于污泥焚烧炉的正压和负压的零界处,所述进料管上设置有至少一根与进料管连通的喷吹管,该喷吹管与供气系统连通,气体从该喷吹管进入进料管时的气体运动具有一个与进料管的污泥流动方向相同的分运动。该污泥添加装置不但可以使污泥充分燃烧,而且污泥进料不易堵塞,燃烧的产生的难闻气味不易逸出。
摘要附图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污泥焚烧系统中的污泥添加装置,包括污泥输送料装置和进料管,其特征在于:该进料管的上端连接有污泥收料斗,该污泥收料斗的上口与污泥输送装置的出料端对应衔接,所述进料管的下端与污泥焚烧炉连接,该进料管的下端与污泥焚烧炉相连的连接位置处于污泥焚烧炉的正压和负压的零界处,所述进料管上设置有至少一根与进料管连通的喷吹管,该喷吹管与供气系统连通,气体从该喷吹管进入进料管时的气体运动具有一个与进料管的污泥流动方向相同的分运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泥焚烧系统中的污泥添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管上还固定有环绕进料管的环绕主管,喷吹管的数量为八根且上端均与环绕主管连通,喷吹管之间圆周均布,供气系统与环绕主管连通。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污泥焚烧系统中的污泥添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吹管的气体流动方向与污泥流动方向之间的夹角为15-30°。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污泥焚烧系统中的污泥添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环绕主管的管径为喷吹管的管径的3-4倍。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污泥焚烧系统中的污泥添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管包括上进料段、变径段和下进料段,该上进料段的上端连接与污泥收料斗的下出口,变径段包括一段扩口段和一段缩口段,该扩口段的小径端与上进料段的下端口连接,扩口段的大径端与缩口段的大径端连接,缩口段的小径端与下进料段的上端口连接,下进料段的下端口与污泥焚烧炉连通。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污泥焚烧系统中的污泥添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径段的中心线竖直设置。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污泥焚烧系统中的污泥添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管和喷吹管的连接位置位于所述变径段的缩口段上。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污泥焚烧系统中的污泥添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进料段上设置有控制阀。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污泥焚烧系统中的污泥添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泥输送装置包括输送带和驱动输送带循环运行的动力装置,该输送带位于污泥收料斗的上方。
说明书
一种污泥焚烧系统中的污泥添加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污泥添加装置,特别是指一种污泥焚烧系统中的污泥添加装置。
背景技术
污泥焚烧处理系统是污泥处理厂中常用的处理方法,排污单位排出的污水经过污水处理厂处理后达标排放,而污水处理时会沉淀污泥,该污泥经过调制、压滤后得到含水率相对较低的泥饼,这些泥饼可进行再处理,而污泥焚烧则是污泥再处理的一种常用方式。而目前污泥的添加装置就是利用一个污泥斗和一个污泥管送入焚烧炉中,污泥斗的上口开口,利用输送皮带将污泥送进污泥斗中,这种结构存在以下缺陷:1.污泥的燃烧时间长;2.污泥燃烧时会产生一些难闻的气味,这些气味会从污泥管逸出,从而造成焚烧现场臭味大,操作现场环境恶劣;3.污泥进入到污泥管依靠重力掉落,有可能造成污泥的堵塞。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污泥焚烧系统中的污泥添加装置,该污泥添加装置不但可以使污泥充分燃烧,而且污泥进料不易堵塞,燃烧的产生的难闻气味不易逸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污泥焚烧系统中的污泥添加装置,包括污泥输送料装置和进料管,该进料管的上端连接有污泥收料斗,该污泥收料斗的上口与污泥输送装置的出料端对应衔接,所述进料管的下端与污泥焚烧炉连接,该进料管的下端与污泥焚烧炉相连的连接位置处于污泥焚烧炉的正压和负压的零界处,所述进料管上设置有至少一根与进料管连通的喷吹管,该喷吹管与供气系统连通,气体从该喷吹管进入进料管时的气体运动具有一个与进料管的污泥流动方向相同的分运动。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进料管上还固定有环绕进料管的环绕主管,喷吹管的数量为八根且上端均与环绕主管连通,喷吹管之间圆周均布,供气系统与环绕主管连通。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喷吹管的气体流动方向与污泥流动方向之间的夹角为15-30°。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环绕主管的管径为喷吹管的管径的3-4倍。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进料管包括上进料段、变径段和下进料段,该上进料段的上端连接与污泥收料斗的下出口,变径段包括一段扩口段和一段缩口段,该扩口段的小径端与上进料段的下端口连接,扩口段的大径端与缩口段的大径端连接,缩口段的小径端与下进料段的上端口连接,下进料段的下端口与污泥焚烧炉连通。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变径段的中心线竖直设置。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进料管和喷吹管的连接位置位于所述变径段的缩口段上。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上进料段上设置有控制阀。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污泥输送装置包括输送带和驱动输送带循环运行的动力装置,该输送带位于污泥收料斗的上方。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发明的效果是:由于该进料管的下端与污泥焚烧炉相连的连接位置处于污泥焚烧炉的正压和负压的零界处,所述进料管上设置有至少一根与进料管连通的喷吹管,该喷吹管与供气系统连通,气体从该喷吹管进入进料管时的气体运动具有一个与进料管的污泥流动方向相同的分运动,污泥进入到焚烧炉中的正压和负压的零界处,该零界处的燃烧温度最高,污泥燃烧更加充分;而利用喷吹管不但可以给焚烧炉补充氧气,而且辅助落料,同时喷吹管喷吹的气体使燃烧产生的气味不会逸出,这样使操作现场的空气质量提高。另外利用气体的压力可以迫使污泥进入到焚烧炉的位置更靠近中心,更加方便污泥燃烧。
又由于所述进料管上还固定有环绕进料管的环绕主管,喷吹管的数量为八根且上端均与环绕主管连通,喷吹管之间圆周均布,供气系统与环绕主管连通。利用环绕主管和8根喷吹管可以使进料管内的气体流动均匀,喷吹效果好。
又由于所述喷吹管的气体流动方向与污泥流动方向之间的夹角为15-30°。这个角度范围不但保证了气体的流动,而且有部分气体可以喷吹到进料管的管壁上,粘结在进料管的管壁上的污泥也可以吹落。
又由于所述进料管包括上进料段、变径段和下进料段,该上进料段的上端连接与污泥收料斗的下出口,变径段包括一段扩口段和一段缩口段,该扩口段的小径端与上进料段的下端口连接,扩口段的大径端与缩口段的大径端连接,缩口段的小径端与下进料段的上端口连接,下进料段的下端口与污泥焚烧炉连通,利用这个结构的进料管,污泥经过污泥收料斗收缩后再有扩口端扩散,最后再经过缩口段收缩,使污泥先松散然后集中,这样进料比较均匀,并且,变径段也可以起到缓存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