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 技术转移 >> 正文

上流式循环厌氧污泥床系统

发布时间:2018-4-11 15:55:10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申请日2015.07.17

  公开(公告)日2015.12.23

  IPC分类号C02F3/28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上流式循环厌氧污泥床系统,属于环保行业污水处理领域,其结构由布水系统、厌氧池、沼气收集罐、厌氧循环池、排泥系统构成,其中布水系统和厌氧池通过管道连接,沼气收集罐与厌氧池通过管道连接,厌氧池与厌氧循环池并排固定且连接,排泥系统与厌氧池通过管道连接,污水由进水口进入布水系统,污水均匀地分配到整个反应器中,并搅拌,使有机物能在反应区内均匀分布,有利于废水与微生物充分接触,使反应器内的微生物能够获得充分的营养。本实用新型具有处理工艺简单,容积负荷大,安装、调试简单,处理时间短,能耗低,占地小的特点。

  权利要求书

  1.上流式循环厌氧污泥床系统,其结构由:布水系统、厌氧池、沼气收集罐、厌氧循环池、排泥系统构成,其特征在于:其中布水系统和厌氧池通过管道连接,沼气收集罐与厌氧池通过管道连接,厌氧池与厌氧循环池并排固定且连接,排泥系统与厌氧池通过管道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流式循环厌氧污泥床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布水系统,其结构包括:布水器、布水管、布水口、进水口、检修孔、排气孔、放空孔,其中顶部的布水器通过软管与固定于池底的布水管连接,排气孔设置于顶端,进水口A、放空孔设置于旁壁,布水口设置于下部,布水管由固定支架固定于池底。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流式循环厌氧污泥床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厌氧池,其结构由:厌氧进水泵、池体、三相分离器、固定支架、出水堰、斜板构成,其中厌氧进水泵与池体通过管道连接,固定支架由螺栓固定于池体上,三相分离器由螺栓固定于固定支架上,出水堰由固定支架固定于池体上,斜板由螺栓固定于池体中上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上流式循环厌氧污泥床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斜板,其下部设置厌氧废水回流区。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流式循环厌氧污泥床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厌氧循环池,其与厌氧循环泵通过管道连接。

  说明书

  上流式循环厌氧污泥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保行业污水处理领域的处理系统,具体为一种上流式循环厌氧污泥床系统。

  背景技术

  在煤气化、煤焦化、煤焦油加工工艺中,及生活垃圾在堆放过程中,会产生高浓度的有机或无机成份的废水和渗滤液的二次污染问题。目前,国内外对这些高浓度废水的处理方法主要有生物化学方法、物理化学法、回灌法等。其中生物化学法是渗滤液高浓度化工废水处理中最常用的一种方法,根据参与代谢的微生物对氧气的需要程度,生化处理技术可以分为好氧法、厌氧法,以及好氧和厌氧法的结合。

  厌氧生物法尤其是上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法又以运行稳定、能耗低、有机容积负荷高,剩余污泥量少、耐冲击负荷能力强等优点而在渗滤液处理中的研究和应用越来越多。UASB厌氧池属于流化床厌氧池的一种,废水被引入到UASB厌氧池的底部,向上通过包含颗粒污泥或絮状污泥的污泥床,在微生物的生化反应作用下,使垃圾渗滤液中的有机物、氨氮等得到去除。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上流式循环厌氧污泥床系统,该系统处理工艺简单,容积负荷大,安装、调试简单,处理时间短,能耗低,占地小。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上流式循环厌氧污泥床系统,其结构由:布水系统、厌氧池、沼气收集罐、厌氧循环池、排泥系统构成,其中布水系统和厌氧池通过管道连接,沼气收集罐与厌氧池通过管道连接,厌氧池与厌氧循环池并排固定且连接,排泥系统与厌氧池通过管道连接。

  所述的布水系统,其结构包括:布水器、布水管、布水口、进水口、检修孔、排气孔、放空孔,其中顶部的布水器通过软管与固定于池底的布水管连接,排气孔设置于顶端,进水口A、放空孔设置于旁壁,布水口设置于下部,布水管由固定支架固定于池底,污水由进水口进入布水器,通过布水口将污水分配到整个反应器中,其功能主要是将废水均匀地分配到整个反应器中并起到搅拌作用,使有机物能在反应区内均匀分布,有利于废水与微生物充分接触,使反应器内的微生物能够获得充分的营养。

  所述的厌氧池,其结构包括:厌氧进水泵、池体、三相分离器、固定支架、出水堰、斜板构成,其中厌氧进水泵与池体通过管道连接,固定支架由螺栓固定于池体上,三相分离器由螺栓固定于池体中上部,出水堰由固定支架固定于池体上,斜板由螺栓固定于三相分离器下部,斜板与池底中间区域为核心反应区,包括颗粒污泥区和悬浮污泥区;反应区是培养和富集厌氧微生物的区域,废水与厌氧污泥在该区域充分接触,产生强烈的生化反应,有机物主要在该区域内被厌氧菌分解。

  所述的三相分离器由沉淀区、集气室和气封组成,其功能是将气体或沼气、固体或微生物和液体分离;首先,气体或沼气被分离后进入集气室,然后,固液混合物在沉淀区进行固液分离,下沉的固体借重力由回流缝返回反应区,液体则由出水堰排出。

  所述的斜板设置于池体中上部,斜板下部设置厌氧废水回流,废水以3~8倍的回流比至调节池,且回流比可调;其功能是可稀释进水浓度,且对泥水分离有预处理作用。

  所述的沼气收集罐,其结构由进气口、出气口、检修孔、进水口、放空口、液位口构成,进气口、出气口分别设置于罐体的顶端,液位口设置于罐体的左侧,进水口、放空口设置于罐体的右侧,且放空口设置于低端,气体或沼气由进气口进入,从出气口排出,其作用为将反应过程中产生的沼气收集、贮存并输出。

  所述的厌氧循环池,其与厌氧循环泵通过管道连接,其作用为将厌氧池出水贮存于其中,一部分回流,另一部分排出。

  所述的排泥系统,其作用是定期均匀地排除反应区的剩余厌氧污泥。

  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与传统产品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优势:

  1)布水结构合理,布水均匀,将废水均匀地分配到整个反应器中并搅拌,使有机物能在反应区内均匀分布,有利于废水与微生物充分接触,使反应器内的微生物能够获得充分的营养。

  2)反应区培养和富集厌氧微生物的区域,废水与厌氧污泥在该区域充分接触,产生强烈的生化反应,有机物主要在该区域内被厌氧菌分解。

  3)斜板底部回流,可稀释进水,降低进水毒性,尤其适合煤焦化、制药、煤制气等含硫、含氰化物、含酚类等毒性废水。

  4)斜板可以进行泥水分离预处理,从而使得三相分离器负荷减小,适合分离非颗粒污泥性质的厌氧污泥。

  5)斜板底部回流,而非三相分离的出水回流,使得水力负荷较小,从而使得三相分离更彻底。

相关推荐
项目深度追踪
数据独家提供
服务开通便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