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5.09.01
公开(公告)日2016.09.07
IPC分类号C02F3/30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兼氧膜生物反应器污水处理系统,包括反应容器、膜分离系统、产水系统和曝气系统,所述膜分离系统置于所述反应容器内,所述产水系统与所述膜分离系统连通用于抽出滤液,所述曝气系统用于对所述反应容器以及所述膜分离系统曝气。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兼氧膜生物反应器工艺方法,包括以下工艺步骤:反应容器50%以上区域的溶解氧浓度小于1mg/L,所述反应容器中的膜分离系统区域内的溶解氧浓度低于2.0mg/L,其他区域的溶解氧浓度低于1.0mg/L,所述膜分离系统区域的溶解氧浓度高于其他区域的溶解氧浓度。本发明的兼氧膜生物反应器工艺方法及污水处理系统可减少供氧,节约曝气能耗,可高效降解水中污染物,可在不排泥的情况下仍能正常运行,极大的降低了控制要求,实现无人值守。
摘要附图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兼氧膜生物反应器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反应容器(7)、膜分离系统(8)、产水系统(9)和曝气系统(10),所述膜分离系统(8)置于所述反应容器(7)内,所述产水系统(9)与所述膜分离系统(8)连通用于抽出膜分离系统(8)中的滤液,所述曝气系统(10)用于对所述反应容器(7)以及所述膜分离系统(8)曝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兼氧膜生物反应器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气系统(10)被配置成能使所述反应容器(7)50%以上区域的溶解氧浓度小于1.0mg/L,所述膜分离系统(8)区域的溶解氧浓度低于2.0mg/L,其他区域的溶解氧浓度低于1.0mg/L,所述膜分离系统(8)区域的溶解氧浓度高于其他区域的溶解氧浓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兼氧膜生物反应器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产水系统(9)选用抽吸式产水系统或重力自流式产水系统。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兼氧膜生物反应器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膜分离系统(8)为膜组件微滤膜或超滤膜。
5.一种兼氧膜生物反应器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工艺步骤:通过曝气控制使反应容器(7)50%以上区域的溶解氧浓度小于1.0mg/L,其中所述反应容器(7)中的膜分离系统(8)区域内的溶解氧浓度低于2.0mg/L,其他区域的溶解氧浓度低于1.0mg/L,所述膜分离系统(8)区域的溶解氧浓度高于其他区域的溶解氧浓度。
6.一种将原有膜生物反应器改造为兼氧膜生物反应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拆除反应容器中的隔板或拆除所述膜生物反应器前端的反应区;
b.通过降低风机曝气量和/或减少曝气管道布置,将所述曝气系统配置成能使所述反应容器50%以上区域的溶解氧浓度小于1mg/L,所述反应容器的膜分离系统区域的溶解氧浓度低于2.0mg/L,其他区域的溶解氧浓度低于1.0mg/L,所述膜分离系统区域的溶解氧浓度高于其他区域的溶解氧浓度;
c.拆除或停用排泥系统、污泥回流系统和污泥处理设施。
说明书
一种兼氧膜生物反应器工艺方法及污水处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兼氧膜生物反应器工艺方法及污水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膜生物反应器(MBR)研究开发的逐步深入,该工艺在国内的应用逐渐广泛起来。膜生物反应器(MBR)工艺是由膜组件与生物反应器结合而成的生物化学反应系统,一般由生物反应器、膜组件、产水系统、曝气系统及排泥和污泥回流系统组成。膜生物反应器(MBR)工艺具有诸多优点,但仍存在以下问题亟待解决:①膜生物反应器(MBR)需要排泥且排泥量相对较大;②膜生物反应器(MBR)能耗高。为了保证对膜的冲刷曝气和为好氧微生物降解污染物所需的氧气,必须配备高功率的鼓风机进行曝气;③膜生物反应器(MBR)控制要求较高,且需要排泥和污泥回流,故必须安排员工24小时值班。
公开号为CN101885539B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兼氧膜生物反应器工艺,该利用控制曝气分布,形成兼性菌、好氧菌共存的复合型菌相形态,该发明专利解决了常规MBR耗氧量大、脱氮除磷效果不佳等问题。
由于MBR是应用较广的水处理方法,如果需要将MBR升级为兼氧膜生物反应器(FMBR)则将面临推倒重建成本过高、搁置占地和使用率低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便于改造的兼氧膜生物反应器污水处理系统。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兼氧膜生物反应器污水处理系统,包括反应容器、膜分离系统、产水系统和曝气系统,所述膜分离系统置于所述反应容器内,所述产水系统与所述膜分离系统连通用于抽出所述膜分离系统被的滤液,所述曝气系统用于对所述反应容器以及所述膜分离系统曝气。
所述曝气系统被配置成能使所述反应容器50%以上区域的溶解氧浓度小于1.0mg/L,所述膜分离系统区域内的溶解氧浓度低于2.0mg/L,其他区域的溶解氧浓度低于1.0mg/L,所述膜分离系统区域内的溶解氧浓度高于其他区域的溶解氧浓度。
所述产水系统选用抽吸式产水系统或重力自流式产水系统。
所述膜分离系统为膜组件微滤膜或超滤膜。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兼氧膜生物反应器工艺方法,包括以下工艺步骤:通过曝气控制使反应容器50%以上区域的溶解氧浓度小于1mg/L,其中所述反应容器中的膜分离系统区域内的溶解氧浓度低于2.0mg/L,其他区域的溶解氧浓度低于1.0mg/L,所述膜分离系统区域溶解氧浓度高于其他区域的溶解氧浓度。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将原有膜生物反应器改造为兼氧膜生物反应器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拆除反应容器中的隔板或拆除所述膜生物反应器前端的反应区;
b.通过降低风机曝气量和/或减少曝气管道布置,将所述曝气系统配置成能使所述反应容器50%以上区域的溶解氧浓度小于1.0mg/L,其中所述反应容器中的膜分离系统区域内的溶解氧浓度低于2.0mg/L,其他区域溶解氧浓度低于1.0mg/L,所述膜分离系统区域的溶解氧浓度高于其他区域的溶解氧浓度;
c.拆除或停用排泥系统、污泥回流系统和污泥处理设施。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的兼氧膜生物反应器工艺方法可减少供氧,节约曝气能耗,较膜生物反应器(MBR)工艺节能30%以上,同时培养出以兼性厌氧菌为主的微生物体系,可高效降解水中污染物。本发明的兼氧膜生物反应器污水处理系统在不排泥的情况下仍能正常运行,反应器污泥浓度能够随进水浓度的变化自我调整,最终系统形成动态平衡;由于拆除或停止使用了排泥系统、污泥回流系统和污泥处理设施,极大的降低了控制要求,实现无人值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