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5.06.23
公开(公告)日2015.11.11
IPC分类号E03F5/00; C02F9/14; E03F5/22; E03F5/14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雨污水回收利用系统,该雨污水回收利用系统包括:集水渠,收集雨污水;第一过滤池,上部与集水渠连接,第一过滤池的中上部水平设置有过滤网;第二过滤池,通过第一输送管道连接第一过滤池,第二过滤池的中部水平且间隔设置有生物过滤层以及竹炭过滤层,第一输送管道一端连接于第一过滤池的下部,另一端连接于第二过滤池的上部;储水池,通过第二输送管道与第二过滤池的下部连接。实施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雨污水回收利用系统通过过滤池进行三层过滤,分别针对不同的垃圾或污染进行过滤,保证了过滤后的水质无害,从而达到了雨污水的回收利用,节约了水资源。
摘要附图

权利要求书
1.一种雨污水回收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雨污水回收利用系统包 括:
集水渠,收集雨污水;
第一过滤池,上部与所述集水渠连接,所述第一过滤池的中上部水平设置 有过滤网;
第二过滤池,通过第一输送管道连接第一过滤池,所述第二过滤池的中部 水平且间隔设置有生物过滤层以及竹炭过滤层,所述第一输送管道一端连接于 所述第一过滤池的下部,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过滤池的上部;
储水池,通过第二输送管道与第二过滤池的下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雨污水回收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送 管道上设置有第一水泵。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雨污水回收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输送 管道上设置有第二水泵。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雨污水回收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网以 可拆卸连接的方式与所述第一过滤池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雨污水回收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过滤 层以及所述竹炭过滤层以可拆卸连接的方式与所述第二过滤池连接。
说明书
一种雨污水回收利用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污水处理系统,尤其涉及一种雨污水回收利用系统。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生活中,雨污水一般都直接经过下水道进行排放。此种方式十分 的浪费,雨水与大部分生活用水多为低污染的水质,经过简单的处理即可回收 利用,例如将简单处理后的雨污水用来进行街道洒水或者对街道旁边的景观树、 草坪等进行灌溉,即可节约大量资源。而现如今的这种雨污水直接排放的方式 则造成资源上很大的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雨污水直接 排放导致资源浪费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雨污水回收利用系统。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雨污水回收利用系 统,该雨污水回收利用系统包括:集水渠,收集雨污水;第一过滤池,上部与 集水渠连接,第一过滤池的中上部水-平设置有过滤网;第二过滤池,通过第一 输送管道连接第一过滤池,第二过滤池的中部水平且间隔设置有生物过滤层以 及竹炭过滤层,第一输送管道一端连接于第一过滤池的下部,另一端连接于第 二过滤池的上部;储水池,通过第二输送管道与第二过滤池的下部连接。
其中,第一输送管道上设置有第一水泵。
其中,第二输送管道上设置有第二水泵。
其中,过滤网以可拆卸连接的方式与第一过滤池连接。
其中,生物过滤层以及竹炭过滤层以可拆卸连接的方式与第二过滤池连 接。
实施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雨污水回收利 用系统通过过滤池进行三层过滤,分别针对不同的垃圾或污染进行过滤,保证 了过滤后的水质无害,从而达到了雨污水的回收利用,节约了水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