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5.06.19
公开(公告)日2015.09.09
IPC分类号C02F1/72; B01J21/18; B01J32/00; B01J23/745; B01J23/72
摘要
一种非均相高级催化氧化废水处理方法,是以特种混合陶粒作为载体,将所述载体在过渡金属催化剂溶液中浸泡进行活化,然后烧结,作为催化剂,加入废水中,对投加于废水中的氧化剂进行催化,使氧化剂高效释放,实现对难降解物质的深度氧化,在催化剂作用下,产生活泼羟基自由基,从而引发和传播自由基链反应,加快对废水中有机物和还原性物质的氧化。本发明对于废水的脱色和COD去除率都大幅提高,具有对水质适用性强、反应条件低、无需调酸、产泥量小、费用低等特点,对后续的生化处理没有毒害作用,对环境友好。
权利要求书
1.一种非均相高级催化氧化废水处理方法,其特征是,通过在废水中加入催化剂,对投加于废水中的氧化剂进行催化,使氧化剂高效释放,实现对难降解物质的深度氧化,在催化剂作用下,产生活泼羟基自由基,从而引发和传播自由基链反应,加快对废水中有机物和还原性物质的氧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均相高级催化氧化废水处理方法,其特征是,所述催化剂以质量百分比0.1-0.25%的比例加入废水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均相高级催化氧化废水处理方法,其特征是,所述催化剂通过以下过程制备:
以特种混合陶粒作为载体,该特种混合陶粒是通过三氧化二铝、高粘土、粘土和活性炭粉末按质量比1.5-2.5:0.5-1.5:3.5-4.5:0.3-0.6的比例混合后造粒而成,将所述载体在浓度0.2-0.8mol/L的过渡金属催化剂溶液中浸泡20-25小时进行活化,然后在600-700℃下烧结2-4小时,制成催化剂。
说明书
非均相高级催化氧化废水处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废水处理的非均相高级催化氧化方法,属于废水处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早期对污水治理用催化剂研究最多的是均相催化剂。均相催化剂反应速度快,条件苛刻, 需进行后续处理,流程复杂,引起大量二次污染。非均相催化剂是以固态形式存在,催化剂 具有活性高、易分离、稳定性好等优点。
非均相催化氧化法是以单分子层吸附-脱附动力学和速率控制分析理论,及近代表面科学 卢纶(催化反应微观动力学模型)为理论基础,作用原理实际上是在装有固体催化剂的反应 器中,废水中的污染物和氧化剂分子扩散到催化剂表面的活性中心被吸附,然后污染物和氧 化剂分子在催化剂表面发生催化氧化反应,最后解脱脱附返回液相主体的过程。
吸附过程:
催化反应:
解附脱离:
现有的非均相催化氧化法是以沸石或活性氧化铝为载体,虽然载体活性高,但使用一段 时间后活性降低,效率降低,回收困难,机械强度低,使用寿命短等,严重制约了非均相催 化氧化技术的推广和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非均相催化氧化水处理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反应条件低、操作过 程简单、无特殊药剂、费用低的非均相高级催化氧化废水处理方法。
本发明的非均相高级催化氧化废水处理方法,是通过在废水中加入催化剂,对投加于废 水中的氧化剂进行催化,使氧化剂高效释放,实现对难降解物质的深度氧化,在催化剂作用 下,产生活泼羟基自由基,从而引发和传播自由基链反应,加快对废水中有机物和还原性物 质的氧化。
所述催化剂以质量百分比0.1-0.25%的比例加入废水中。
所述催化剂通过以下过程制备:
以特种混合陶粒作为载体,该特种混合陶粒是通过三氧化二铝、高粘土、粘土和活性炭 粉末按质量比1.5-2.5:0.5-1.5:3.5-4.5:0.3-0.6的比例混合后造粒而成,将所述载体在浓 度0.2-0.8mol/L的过渡金属催化剂溶液中浸泡20-25小时进行活化,然后在600-700℃下烧 结2-4小时,制成催化剂。
本发明对于废水的脱色和COD去除率都大幅提高,具有以下特点:
1.采用过渡金属系催化剂,活性高,价格低廉,原料广泛
2.载体比表面积大,吸附性强,吸附牢固。
3.特种混合陶粒,机械强度大,耐机械磨损,机械损失小。
4.高活性催化剂对水质适用性强,反应条件低,无需调酸;
5.采用固体催化剂,产泥量小,费用低;
6.操作过程简单、无特殊药剂、费用低、无需复杂设备;
7.对后续的生化处理没有毒害作用,对环境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