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5.08.11
公开(公告)日2015.12.16
IPC分类号C12M1/00; C02F3/34
摘要
用于污水处理的自动培养菌种装置,包括底座和固定于在底座上的菌种罐,其特征在于:所述菌种罐由罐体和罐盖组成,所述菌种罐内部设有菌种管和菌种提升释放器,所述菌种提升释放器的底部与菌种管的底部连通;所述菌种提升释放器设有伸出罐体的污泥进管和出口管。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设备集菌种培养与释放于一体,较现有技术较更为先进、方便;设备体积小、结构简单,便于安装及后期维护检修;装置利用活性污泥和自动释放装置自动培养释放菌种,方便快捷,省时省力;装置采用活性污泥培养菌种,使污水处理中产生的污泥循坏利用,合理利用资源。
权利要求书
1.用于污水处理的自动培养菌种装置,包括底座和固定于在底座上的菌种罐,其特征在于:所述菌种罐由罐体和罐盖组成,所述菌种罐内部设有菌种管和菌种提升释放器,所述菌种提升释放器的底部与菌种管的底部连通;所述菌种提升释放器设有伸出罐体的污泥进管和出口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污水处理的自动培养菌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罐盖顶部设有菌种投放口,所述罐盖与罐体法兰连接,所述罐盖与菌种提升释放器法兰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污水处理的自动培养菌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对称设有两个用于支撑菌种罐的支撑柱,所述支撑柱与菌种罐中部设有加强管,所述污泥进管和出口管穿过所述加强管。
说明书
用于污水处理的自动培养菌种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污水处理领域,适用于污水处理中菌种的培养与自动释放到污水中对污水进行生化处理,主要指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自动培养菌种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我国污水处理过程中,使用菌种培养与驯化处理污水是一种比较先进、成熟的处理方法,在大型处理厂中,也会有自动或全自动培养驯化菌种设备,但都需采用一定的菌种培养器对菌种进行培养之后,再投入到实际项目之中使用。
而现在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是依靠人工定期投放菌种培养,此种方法采用填充填料给菌种提供平台,再利用曝气处理为菌种提供良好的生产环境,但外界因素仍会影响菌种的生长,而且此种工艺费时费力,也不能够及时补充菌种,不利于菌种的培养与生长。
还存在以下问题:
1、设备体积较大,生产成本及运行维护成本较高。
2、设备仅针对大型污水处理厂或工业企业,不适用于小型及农村污水处理站。
3、设备结构复杂,安装不便,后期维护检修也比较困难。
4、现有工艺需先培养菌种,使菌种具有使用活性后再投入使用,并需不定期地进行菌种复加工作。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污水处理自动培养释放菌种装置,能够实现以下目的:
1.自动培养释放菌种,使污水处理能够更好更顺利地进行;
2、优化现有处理工艺,使污水处理更具创新性、先进性;
3、罐体中密封培养,减少外界不利因素对菌种生长的影响;
4、自动释放菌种,降低污水处理过程中人工运行维护的成本;
5、简化设备结构,便于安装及维护检修,降低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用于污水处理的自动培养菌种装置,包括底座和固定于在底座上的菌种罐,其特征在于:所述菌种罐由罐体和罐盖组成,所述菌种罐内部设有菌种管和菌种提升释放器,所述菌种提升释放器的底部与菌种管的底部连通;所述菌种提升释放器设有伸出罐体的污泥进管和出口管。
采用此装置可以根据需要,控制多个菌种管内不同菌种进行比例设置,在菌种提升释放器的作用下与污泥共同培养驯化,提高活性菌种与污泥活性,更利于去污处理,提升污水的去污效果。
进一步,所述罐盖顶部设有菌种投放口,所述罐盖与罐体法兰连接,所述罐盖与菌种提升释放器法兰连接。
通过法兰连接,原始菌种可以通过菌种投放口投放到菌种提升释放器中,也可以是打开罐盖和菌种管盖后直接投加进去的。
进一步,所述底座上对称设有两个用于支撑菌种罐的支撑柱,所述支撑柱与菌种罐中部设有加强管,所述污泥进管和出口管穿过所述加强管。
支撑柱与加强管的设置提高了污泥进管、出口管和整个菌种罐的稳固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设备集菌种培养与释放于一体,较现有技术较更为先进、方便。
2、设备体积小、结构简单,便于安装及后期维护检修。
3、装置利用活性污泥和自动释放装置自动培养释放菌种,方便快捷,省时省力。
4、装置采用活性污泥培养菌种,使污水处理中产生的污泥循坏利用,合理利用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