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5.10.21
公开(公告)日2015.12.23
IPC分类号C02F3/34; C02F3/32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一体化生物污水处理系统,包括污水收集箱,污水收集箱内中部和上部设置有第一集成生物床,污水收集箱上端且位于第一集成生物床的上部设置有植物床,植物床上种植有植物,污水收集箱内第一集成生物床的中心位置设置有一上端开口的圆柱形隔离箱,圆柱形隔离箱通过其下端设置的入水口与污水收集箱内部相连通,圆柱形隔离箱内下部填充有第二集成生物床,圆柱形隔离箱内第二集成生物床的上部设置有第三集成生物床,污水收集箱的一侧设置有污水输送管,圆柱形隔离箱内的中心位置竖直设置有一清水输送管,污水收集箱内竖直设置有一扇形生物加氧区。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且节能环保的一体化生物污水处理系统。
摘要附图
权利要求书
1.一种一体化生物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污水收集箱,所述污水收集箱为上 端开口的圆柱形污水收集箱,所述污水收集箱内中部和上部设置有第一集成生物床,所述污 水收集箱上端且位于所述第一集成生物床的上部设置有植物床,所述植物床上种植有植物, 所述污水收集箱内第一集成生物床的中心位置设置有一上端开口的圆柱形隔离箱,所述圆柱 形隔离箱通过其下端设置的入水口与所述污水收集箱内部相连通,所述圆柱形隔离箱内下部 填充有第二集成生物床,所述第二集成生物床的底端设置在所述污水收集箱的底部,所述圆 柱形隔离箱内第二集成生物床的上部设置有第三集成生物床,所述第三集成生物床的顶部与 所述植物床的底部相接触,所述污水收集箱的一侧设置有污水输送管,所述污水输送管穿过 所述污水收集箱的侧壁且贯穿所述第一集成生物床,所述污水输送管的出水口设置在所述污 水收集箱内的底部,所述圆柱形隔离箱内的中心位置竖直设置有一清水输送管,所述清水输 送管的进水口设置在所述第三集成生物床中,所述清水输送管贯穿所述污水收集箱的侧壁并 向外延伸,所述污水收集箱内竖直设置有一扇形生物加氧区,所述扇形生物加氧区由两侧的 透气格栅以及位于两侧透气格栅之间的多个支架组成,所述扇形生物加氧区顶端设置有一加 氧气泵,用于向扇形生物加氧区加氧气,所述污水收集箱远离所述扇形加氧区的一侧设置有 一回流管,所述回流管的入水口端设置在所述第三集成生物床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生物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输送管和所 述清水输送管分别对称设置在所述污水收集箱的外部两侧,且所述污水输送管和所述清水输 送管穿过所述污水收集箱的侧壁并通过密封圈与所述污水收集箱的侧壁进行密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生物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集成生物床 由多个竖直设置的第一生物网格和集成在所述第一生物网格上的多个生物菌种组成,所述第 一生物网格为第一圆柱形生物网格,所述多个生物菌种均匀设置在所述第一圆柱形生物网格 的侧壁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体化生物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生物网格为 圆柱形塑料网格。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生物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集成生物床 由多个竖直设置的第二生物网格和集成在所述第二生物网格上的多个生物菌种组成,所述第 二生物网格为第二圆柱形生物网格,所述多个生物菌种均匀设置在所述第二圆柱形生物网格 的侧壁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体化生物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生物网格为 第二圆柱形塑料网格。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生物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集成生物床 由多个竖直设置的第三生物网格和集成在所述第三生物网格上的多个生物菌种组成,所述第 三生物网格为第三圆柱形生物网格,所述多个生物菌种均匀设置在所述第三圆柱形生物网格 的侧壁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体化生物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生物网格为 第三圆柱形塑料网格。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生物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集成生物床 与所述植物床之间设置有第四集成生物床,所述第四集成生物床由多个竖直设置的第四生物 网格和集成在所述第四生物网格上的多个生物菌种组成,所述第四生物网格为第四圆柱形生 物网格,所述多个生物菌种均匀设置在所述第四圆柱形生物网格的侧壁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体化生物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生物网格 为第四圆柱形塑料网格。
说明书
一体化生物污水处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一体化生物污水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发展,人民物质生活水平得到极大改善,精神文明、文化需求在 不断提高。保护环境、保护生态、美化生活,选择居住环境的意识迫切。有的住到水榭岸旁, 有的住进茵茵林木的‘村庄’,还有的住进高级别墅区。无论那种地方,需要对生活污水进 行处理,美化生活和环境。人们的生活离不开水。水生植物更是人们喜爱的花卉与盆景。受 此启发影响,利用生活污水,栽养多根系水生植物,如水葫芦、浮萍、水竹、芦苇、观赏性 荷花等等。一方面植物需要营养;第二它能从污水中吸入营养(氮、磷、钾),起到净化污 水的作用。
发明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 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且节能环保的一体化生物污水处理系统。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一体化生物污水处理系统,包括污水收集箱,所述污水收集箱为上 端开口的圆柱形污水收集箱,所述污水收集箱内中部和上部设置有第一集成生物床,所述污 水收集箱上端且位于所述第一集成生物床的上部设置有植物床,所述植物床上种植有植物, 所述污水收集箱内第一集成生物床的中心位置设置有一上端开口的圆柱形隔离箱,所述圆柱 形隔离箱通过其下端设置的入水口与所述污水收集箱内部相连通,所述圆柱形隔离箱内下部 填充有第二集成生物床,所述第二集成生物床的底端设置在所述污水收集箱的底部,所述圆 柱形隔离箱内第二集成生物床的上部设置有第三集成生物床,所述第三集成生物床的顶部与 所述植物床的底部相接触,所述污水收集箱的一侧设置有污水输送管,所述污水输送管穿过 所述污水收集箱的侧壁且贯穿所述第一集成生物床,所述污水输送管的出水口设置在所述污 水收集箱内的底部,所述圆柱形隔离箱内的中心位置竖直设置有一清水输送管,所述清水输 送管的进水口设置在所述第三集成生物床中,所述清水输送管贯穿所述污水收集箱的侧壁并 向外延伸,所述污水收集箱内竖直设置有一扇形生物加氧区,所述扇形生物加氧区由两侧的 透气格栅以及位于两侧透气格栅之间的多个支架组成,所述扇形生物加氧区顶端设置有一加 氧气泵,用于向扇形生物加氧区加氧气,所述污水收集箱远离所述扇形加氧区的一侧设置有 一回流管,所述回流管的入水口端设置在所述第三集成生物床中。
可选的,所述污水输送管和所述清水输送管分别对称设置在所述污水收集箱的外部两 侧,且所述污水输送管和所述清水输送管穿过所述污水收集箱的侧壁并通过密封圈与所述污 水收集箱的侧壁进行密封。
可选的,所述第一集成生物床由多个竖直设置的第一生物网格和集成在所述第一生物 网格上的多个生物菌种组成,所述第一生物网格为第一圆柱形生物网格,所述多个生物菌种 均匀设置在所述第一圆柱形生物网格的侧壁上。
可选的,所述第一生物网格为圆柱形塑料网格。
可选的,所述第二集成生物床由多个竖直设置的第二生物网格和集成在所述第二生物 网格上的多个生物菌种组成,所述第二生物网格为第二圆柱形生物网格,所述多个生物菌种 均匀设置在所述第二圆柱形生物网格的侧壁上。
可选的,所述第二生物网格为第二圆柱形塑料网格。
可选的,所述第三集成生物床由多个竖直设置的第三生物网格和集成在所述第三生物 网格上的多个生物菌种组成,所述第三生物网格为第三圆柱形生物网格,所述多个生物菌种 均匀设置在所述第三圆柱形生物网格的侧壁上。
可选的,所述第三生物网格为第三圆柱形塑料网格。
可选的,所述第一集成生物床与所述植物床之间设置有第四集成生物床,所述第四集 成生物床由多个竖直设置的第四生物网格和集成在所述第四生物网格上的多个生物菌种组 成,所述第四生物网格为第四圆柱形生物网格,所述多个生物菌种均匀设置在所述第四圆柱 形生物网格的侧壁上。
可选的,所述第四生物网格为第四圆柱形塑料网格。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和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一种一体化生物污水处理系统,该一体 化生物污水处理系统具有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且节能环保的特点,同时还具有简单实用,投 入经济、地埋式安装,不占用有效空间、无污染、无嗅味且无噪声的优点,冬季依然可以使 用,目前,该一体化生物污水处理系统的最大日处理能力为5m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