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 技术转移 >> 正文

气浮水处理技术

发布时间:2018-4-19 14:51:10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申请日2015.05.04

  公开(公告)日2015.09.30

  IPC分类号C02F9/14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布了一种气浮水处理装置,包括气浮机和水解池;所述水解池设置在气浮机后端,用于处理气浮机出水;所述气浮机包括溶气泵、溶气罐和释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浮机的溶气泵进水管上设置有三通,所述三通连接两个进水口,其中一个进水口设置在气浮机的下部,另一个进水口设置在水解池的液面以下,上清液的位置。本实用新型将气浮机后端的水解池上清液作为气浮机溶气水,减少溶气水中颗粒物含量,提高溶气效果异常,进而提升气浮处理效果,减少气浮清理周期,降低操作维护人工,提升出水水质指标。另外,本实用新型可以在现有气浮设备上进行改造,降低了改造的成本。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气浮水处理装置,包括气浮机和水解池;所述水解池设置在气浮机后端,用于处理气浮机出水;所述气浮机包括溶气泵、溶气罐和释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浮机的溶气泵进水管上设置有三通,所述三通连接两个进水口,其中一个进水口设置在气浮机的下部,另一个进水口设置在水解池的液面以下,上清液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浮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浮机上方设置有刮沫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浮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溶气泵进水管上设置有切换装置,用于切换两个进水口的进水。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气浮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溶气泵进水管上设置止回阀。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气浮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溶气泵进水管水解池进水口位于水解池液面下方60cm。

  说明书

  一种气浮水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处理金刚线切割废水的气浮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气浮:气浮是气浮机的一种简称,也可以作为一种专有名词使用,即水处理中的气浮法,是在水中形成高度分散的微小气泡,粘附废水中疏水基的固体或液体颗粒,形成水-气-颗粒三相混合体系,颗粒粘附气泡后,形成表观密度小于水的絮体而上浮到水面,形成浮渣层被刮除,从而实现固液或者液液分离的过程。

  气浮溶气水:溶气气浮是利用空气在不同压力下的水中溶解度不同的特性,对全部或部分待处理(或处理后)的水进行加压并加气,增加水中的空气溶解量,在常压条件下释放,空气析出形成30~50μm小气泡,黏附在杂质絮粒上,造成絮粒整体密度小于水而上升,从而使固液分离。整个气水混合系统,称为气浮的溶气水。

  气浮溶气水,一般方法是采用气浮系统的出水,通过高压溶气泵抽吸打入溶气罐,溶气罐内通过液位浮球控制,将一部分的气体打入罐体,通过罐体内的装置,高压喷射出来,形成气浮溶气水,达到净化废水的效果。

  在光伏行业生产中,特别是金刚线切割工艺,脱胶、清洗排水含有大量硅粉颗粒,粒径较细微,在气浮中不能有效去除,而85%带入出水中,影响水质外观和气浮效果。普通溶气水采用气浮出水,通过溶气泵加压溶气后,再经过气浮释放器,形成细微气泡,并通过细微气泡的表面张力进行污染颗粒“浮选”,达到净化水质的效果。由于进入溶气罐、释放器的水中含有较多的碳化硅细微颗粒,导致形成的细微气饱粒径偏大,表面张力偏小,造成对颗粒物的粘附力降低,影响出水效果,周而复始,除了水质不良外,还会造成设备脏堵、溶气罐堵塞、释放器堵塞等。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能够提升气浮效果,减少气浮清理周期,降低操作维护人工,提升出水水质指标的气浮水处理装置。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气浮水处理装置,包括气浮机和水解池;所述水解池设置在气浮机后端,用于处理气浮机出水;所述气浮机包括溶气泵、溶气罐和释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浮机的溶气泵进水管上设置有三通,所述三通连接两个进水口,其中一个进水口设置在气浮机的下部,另一个进水口设置在水解池的液面以下,上清液的位置。

  其进一步特征在于:所述气浮机上方设置有刮沫车。

  进一步的:所述溶气泵进水管上设置有切换装置,用于切换两个进水口的进水。

  优选的:所述溶气泵进水管上设置止回阀。

  所述溶气泵进水管水解池进水口位于水解池液面下方60cm。

  本实用新型将气浮机后端的水解池上清液作为气浮机溶气水,减少溶气水中颗粒物含量,提高溶气效果异常,进而提升气浮处理效果,减少气浮清理周期,降低操作维护人工,提升出水水质指标。另外,本实用新型可以在现有气浮设备上进行改造,降低了改造的成本。

相关推荐
项目深度追踪
数据独家提供
服务开通便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