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5.02.09
公开(公告)日2015.07.22
IPC分类号C02F9/14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微动力生物净化污水处理系统,包括设有污水流入口的预混调节池、以及与预混调节池相连通的微动力固定化生化池,所述预混调节池设有可添加生物菌剂的预混调节反应区;而所述微动力固定化生化池则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一微动力生化反应区、第一缺氧区、第二微动力生化反应区、第二缺氧区、第三微动力生化反应区、以及沉淀区,沉淀区设有污水排出口;所述第一微动力生化反应区、第二微动力生化反应区、以及第三微动力生化反应区内分别设有固定化微生物滤床、以及供氧管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可对养殖行业产生的污水和粪便进行净化处理,经污水处理系统处理后的排放物达到《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要求。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微动力生物净化污水处理系统,包括设有污水流入口的预混调节 池、以及与预混调节池相连通的微动力固定化生化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预混 调节池设有可添加生物菌剂的预混调节反应区;而所述微动力固定化生化池则 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一微动力生化反应区、第一缺氧区、第二微动力生化反应区、 第二缺氧区、第三微动力生化反应区、以及沉淀区,沉淀区设有污水排出口; 所述第一微动力生化反应区、第二微动力生化反应区、以及第三微动力生化反 应区内分别设有固定化微生物滤床、以及供氧管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动力生物净化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沉淀区内设有一回流泵,该回流泵通过回流管与所述预混调节池的预混调 节反应区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微动力生物净化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 于:所述供氧管路的排气口靠近各微动力生化反应区的池底并位于固定化微生 物滤床的下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微动力生物净化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供氧管路的进气口与供氧风机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微动力生物净化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 于:所述固定化微生物滤床的底部至各微动力生化反应区的池底的距离d1为 0.2m。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微动力生物净化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 于:所述固定化微生物滤床的顶部至各微动力生化反应区的池顶的距离d2为 0.3m。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微动力生物净化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 于:所述预混调节池的高度为1.5m。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微动力生物净化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 于:所述微动力固定化生化池的高度为1.5m。
说明书
一种微动力生物净化污水处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污水处理系统,尤其是一种微动力生物净化污水处理 系统。
背景技术:
养猪业为城乡居民提供了丰富的肉类产品,满足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需 求,同时也是农民增加收入的一个重要途径。但另一面也产生了大量的污水和 粪便,而这些污水和粪便通常在未作净化处理后就直接排放,给生态环境带来 严重的压力。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养殖行业的污水和粪便未作净化处理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 例提供了一种微动力生物净化污水处理系统。
一种微动力生物净化污水处理系统,包括设有污水流入口的预混调节池、 以及与预混调节池相连通的微动力固定化生化池,所述预混调节池设有可添加 生物菌剂的预混调节反应区;而所述微动力固定化生化池则包括依次连通的第 一微动力生化反应区、第一缺氧区、第二微动力生化反应区、第二缺氧区、第 三微动力生化反应区、以及沉淀区,沉淀区设有污水排出口;所述第一微动力 生化反应区、第二微动力生化反应区、以及第三微动力生化反应区内分别设有 固定化微生物滤床、以及供氧管路。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可对养殖行业产生的污水和粪便进行净化处理,污水 经过该系统处理后,最终降低污染因子,净化水质排放,处理后水质浓度一般 为:COD300mg/L以下,氨氮30mg/L以下,SS80mg/L以下,PH6.5-7.5。与 《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T18596-2001指标相比,经污水处理系统 处理后的排放物达到《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要求。另外,净化处理后 的水质,可作为液体有机肥,用于农灌能激活土壤中的微生物,改良土壤,不 但对当季作物有增产和改良品质的作用,同时可增加地力,有益于保肥保水, 实现废水的资源化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