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 技术转移 >> 正文

如何利用双膜法治理城市污水

发布时间:2018-4-29 19:04:10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申请日2014.08.25

  公开(公告)日2016.03.02

  IPC分类号C02F1/44; B01D65/06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双膜法治理城市污水的方法,在原水中加入次氯酸钠、PAC、PAM,将原水送入子清洗过滤器;然后在浸没式UF中加入次氯酸、钠盐酸进行超滤,其中超滤过的浓水进行排放,剩余的部分加入亚硫酸氢钠、阻垢剂、非氧化杀菌剂后送入保安过滤器,然后经RO滤膜过滤后将浓水排除,上清液排出。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与很多传统预处理相比,超滤降浊除菌及去除大分子有机物方面比较具有优势,而且运行稳定,可为反渗透提供较稳定的水质。但是表征超滤产水的主要指标如浊度、SDI不能完反映水质变化,有时这些指标正常反渗透依然会出现突然异常现象。

  权利要求书

  1.利用双膜法治理城市污水的方法,在原水中加入次氯酸钠、PAC、PAM,将原水送入子清洗过滤器;然后在浸没式UF中加入次氯酸、钠盐酸进行超滤,其中超滤过的浓水进行排放,剩余的部分加入亚硫酸氢钠、阻垢剂、非氧化杀菌剂后送入保安过滤器,然后经RO滤膜过滤后将浓水排除,上清液排出。

  说明书

  利用双膜法治理城市污水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领域,具体地讲就是利用双膜法治理城市污水的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是世界上水资源最缺乏的国家之一,面对当前用水量增长、水资源短缺与水环境污染的严峻形势,合理有效并最大程度地开发污水资源的再生利用,实现由单一的污水处理达标排放向污水综合利用的转变,是缓解我国城市水资源短缺、解决水环境污染的重要措施。膜技术上世纪80年代初在我国开始应用(电子、饮料),90年代用于饮用水,2000年以后才用于城市污水深度及再生处理。近年来以微滤、超滤以及纳滤、反渗透等为代表的膜技术在城市污水再生利用中的应用规模逐年增大,如天津开发区污水回用项目、大连泰山热电公司中水回用

  项目、北小河再生水厂及山西阳泉市污水处理厂再生水利用项目等。随着双膜法技术的应用,膜污染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对膜污染的控制及污染膜的性能恢复研究也日趋深入。

  发明内容

  名词解释:超滤是一种在压力驱动下过滤物质,并按分子量大小进行膜分离的过程,一

  般用来分离相对分子质量大于500的物质,可有效去除颗粒物、胶体、悬浮物、细菌、病毒、及高分子有机物等。超滤膜对溶质的分离过程有:①在膜面的机械筛分;②在膜表面和膜孔内的吸附;③在膜孔中停留而被去除。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利用双膜法治理城市污水的方法,在原水中加入次氯酸钠、PAC、PAM,将原水送入子清洗过滤器;然后在浸没式UF中加入次氯酸、钠盐酸进行超滤,其中超滤过的浓水进行排放,剩余的部分加入亚硫酸氢钠、阻垢剂、非氧化杀菌剂后送入保安过滤器,然后经RO滤膜过滤后将浓水排除,上清液排出。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与很多传统预处理相比,超滤降浊除菌及去除大分子有机物方面比较具有优势,而且运行稳定,可为反渗透提供较稳定的水质。但是表征超滤产水的主要指标如浊度、SDI不能完反映水质变化,有时这些指标正常反渗透依然会出现突然异常现象。

  (2)与其它原水相比,我国城市污水通常汇有多种工业废水,因此水质更复杂多变,对双膜法的稳定运行带来了很大挑战。因此,掌握并及时了解污水厂上游来水水质的的变化是保证反渗透稳定运行的关键措施之一。此外,建造适当容积的调节池也可起到很好的均质水质及调节水量的作用。

  (3)在反渗透膜使用过程中,除了根据实际情况优化运行方案,制定合适的运行参数,如回收率、运行温度等,还要对膜污染程度及污染物种类做到准确判断,采取及时有效的清洗,也是缓解膜污染的有效措施。

  (4)对反渗透膜采取化学清洗会有效的恢复膜通量,但是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对于膜污染防治还应从系统设计,操作条件的优化等措施来着手,比如选择抗污染反渗透膜元件,设计更容易化学清洗的系统完善在线仪表自控系统等。

  具体实施方式

  在原水中加入次氯酸钠、PAC、PAM,将原水送入子清洗过滤器;然后在浸没式UF中加入次氯酸、钠盐酸进行超滤,其中超滤过的浓水进行排放,剩余的部分加入亚硫酸氢钠、阻垢剂、非氧化杀菌剂后送入保安过滤器,然后经RO滤膜过滤后将浓水排除,上清液排出。

  针对反渗透运行相对不稳定的情况,运营单位从预处理、运行参数优化及化学清洗几个方面着手完善,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1)加强预处理。首先密切关注从污水厂进水至进反渗透各个环节的的水质变化,掌控不同季节、时段的水质变化,并充分利用调节池均质水质及调节水量的作用,减轻较差的水质对超滤及反渗透的影响。其次保证原水杀菌效果,主要是通过对进入超滤的原水投加次氯酸钠保证超滤产水ρ(余氯)在0.5mg/L以上,通过对超滤出水的总菌落数检测发现,投加次氯酸后的超滤产水总菌落数一直在50CFU以下,杀菌效果良好。此外,通过多次烧杯实验以及中试发现,投加PAC及阴离子PAM不仅对超滤产水浊度及SDI值没有改善,而且还加速超滤跨膜压差的上涨以及反渗透产水量的衰减,而预处理系统暂停投加PAC及PAM后,超滤系统很少出现跨膜压差迅速上涨情况。(2)优化运行参数。根据运行情况确定合适的回收率、运行压力,pH值以及温度。如冬季采取对原水加温措施保证超滤及反渗透进水温度在16℃以上;保持较低的回收率,系统回收率设定为65%,实际运行中维持在60%~64%;通过加酸调节使反渗透进口pH值控制在8以下等。(3)优化化学清洗方案。通过抽膜检查、对膜元件称重以及对污染物进行能谱分析并结合探针试验,判断污染物组成主要是有机物为主、胶体颗粒物为辅,并伴有少量的微生物污染,主要是一段膜面污堵。为此制定了以碱洗为主,酸洗(柠檬酸)为辅的方案,结果显示化学清洗效果较好,其中碱洗效果好于酸洗效果。

相关推荐
项目深度追踪
数据独家提供
服务开通便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