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4.07.31
公开(公告)日2014.12.24
IPC分类号C02F9/14
摘要
一种微动力生物强化及滤布滤池集成污水处理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外部侧边设置有原水进水口、总出水口、总进气管口和污泥排出口;所述壳体的内腔设置有五道隔板,所述五道隔板将壳体分隔成厌氧池、一级生化池、二级生化池,竖流式沉淀澄清池、滤布滤池和消毒池;一级生化池和二级生化池均设置有导流器,所述导流器上分别设置有一级生化池进水导流器口和二级生化池进水导流器口;一级生化池进水导流器口与一级生化池布水管为一体联接在厌氧池与一级生化池的隔板上。其能够解决现有的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设计不合理、未充分发挥设备空间作用、占地面积大、动力消耗大和出水SS(浊度)指标难控制的问题,满足实际情况的需要。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微动力生物强化及滤布滤池集成污水处理装置,包括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 体的外部侧边设置有原水进水口(1)、总出水口(24)、总进气管口(10)和污泥排出口; 所述壳体的内腔设置有五道隔板,所述五道隔板将壳体分隔成厌氧池(2)、一级生化池(5)、 二级生化池(8),竖流式沉淀澄清池(12)、滤布滤池和消毒池;一级生化池(5)和二级生 化池均设置有导流器,所述导流器上分别设置有一级生化池进水导流器口(4)和二级生化池 进水导流器口(7);一级生化池进水导流器口(4)与一级生化池布水管(30)为一体联接在 厌氧池(2)与一级生化池(5)的隔板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动力生物强化及滤布滤池集成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厌 氧池(2)的底部设置有厌氧池布水管(32),厌氧池布水管(32)上设置有圆孔;一级生化 池(5)的下部设有一级生化池布水管(30)和一级生化池布气管(28),一级生化池布水管 (30)上设置有圆孔,一级生化池布气管(28)上设置有一级生化池布气管曝气喷头(29); 二级生化池(8)的下部设有二级生化池布气管(26),所述二级生化池布气管(26)上设置 有二级生化池布气管曝气喷头(27)。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动力生物强化及滤布滤池集成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总 进气管口(10)与二级生化池布气管(26)、一级生化池布气管(28)、厌氧池布气管(31) 设置为一体结构;二级生化池布气管曝气喷头(27)安装在二级生化池布气管(26)上共同 安装在二级生化池(8)底部;一级生化池布气管曝气喷头(29)安装在一级生化池布气管(28) 上且共同安装在一级生化池(5)的底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微动力生物强化及滤布滤池集成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厌 氧池(2)、一级生化池(5)和二级生化池(8)内均分别设置有厌氧池软性填料(3)、一级 生化池软性填料(6)和二级生化池软性填料(9);厌氧池软性填料(3)通过拉绳固定在厌 氧池(2)内;一级生化池软性填料(6)通过拉绳固定在一级生化池(5)内;二级生化池进 水导流器口(7)联接在一级生化池(5)与二级生化池(8)的隔板上连通一级生化池(5) 与二级生化池(8),二级生化池软性填料(9)通过拉绳固定在二级生化池(8)内。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微动力生物强化及滤布滤池集成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 述滤布滤池采用竖片纤维滤布滤池(16),且其设置有进水区、出水区和污水处理区。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微动力生物强化及滤布滤池集成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消毒池(23)设置有消毒装置;消毒池(23)设置有消毒池进水管(22);竖流式沉淀澄 清池(12)设置有竖流式沉淀澄清池进水口(11)和竖流式沉淀澄清池出水口(13);竖片纤 维滤布滤池(16)设置有竖片纤维滤布滤池进水调节挡板(15)、竖片纤维滤布滤池吸泥管(17)、 竖片纤维滤布滤池行车(18)、竖片纤维滤布滤池吸泥泵(19)、竖片纤维滤布滤池滤框滤布 (20)和竖片纤维滤布滤池出水口(21);竖流式沉淀澄清池进水口与二级生化池(8)联接 并连通;竖流式沉淀澄清池出水口(13)与竖片纤维滤布滤池进水管(14)联接在竖流式沉 淀澄清池(12)竖片纤维滤布滤池(16)的隔板上;竖片纤维滤布滤池(16)通过竖片纤维 滤布滤池进水调节挡板(15)安装在竖片纤维滤布滤池(16)内;竖片纤维滤布滤池行车(18) 设有转动轮与竖片纤维滤布滤池(16)的平行轨道以滚动方式结合,竖片纤维滤布滤池吸泥 管(17)固定在竖片纤维滤布滤池行车上随竖片纤维滤布滤池行车(18)移动,竖片纤维滤 布滤池吸泥泵(19)固定在竖片纤维滤布滤池行车(18)上并与竖片纤维滤布滤池吸泥管(17) 联接在一起,竖片纤维滤布滤池滤框滤布(20)安装在竖片纤维滤布滤池(16)内的支架上, 竖片纤维滤布滤池出水口(21)与消毒池进水管(22)联接在竖片纤维滤布滤池(16)与消 毒池(23)的隔板上,总出水口(24)安装在消毒池(23)的侧面中间或下方位置处。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微动力生物强化及滤布滤池集成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竖 流式沉淀澄清池(12)设置有进水管和中心布水管;所述污泥排出口采用设置在竖流式沉淀 澄清池(12)上的竖流式沉淀澄清池污泥排出口(25)。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微动力生物强化及滤布滤池集成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厌 氧池(2)、一级生化池(5)、二级生化池(8),竖流式沉淀澄清池(12)和滤布滤池内均设 置有支架。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微动力生物强化及滤布滤池集成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原 水进水口(1)与厌氧池布水管(32)一体联接在厌氧池(2)的侧部中上方位置处;厌氧池 布气管(31)安装在厌氧池(2)底部。
10.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微动力生物强化及滤布滤池集成污水处理装置,其特 征在于:厌氧池(2)、一级生化池(5)和二级生化池(8)内均装填有强化微生物菌种。
说明书
一种微动力生物强化及滤布滤池集成污水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环境保护及水体污染防治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装置,具体涉 及一种微动力生物强化及滤布滤池集成污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一般采用格栅井及水解酸化池及曝气调节池及接触氧化池及 澄清沉淀池及中间贮水池及石英砂过滤器及活性炭吸附器及消毒池工艺集成的污水处理装 置,其占地面积大,所需动力大,出水SS(浊度)指标难控制。随着废水处理系统执行排放标 准的不断提高,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的一级A标 准,需要更大的动力消耗和时间,特别是化学需氧量(COD)≤50mg/l,生化需氧量(BOD2) ≤10mg/l,悬浮物(SS)≤10mg/l,氨氮(以N计)≤5mg/l,总磷(以P计)≤0.5mg/l 的指标;污水的处理是一项综合工程,粗放处理措施导致能耗高和难达标缺点。为此,需要 对污水进行综合治理,特别是对难降解的有机物实施强化生物处理技术处理,从而解决污水 深度处理,达到一级排放标准,实现中水回用,满足新建污水处理厂和老厂提标改造,尤其 是场地受限等环境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微动力生物强化及滤布滤池集成污水处理装置,解决现有的一体化 污水处理设备设计不合理、未充分发挥设备空间作用、占地面积大、动力消耗大和出水SS(浊 度)指标难控制的问题,以满足实际情况的需要。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微动力生物强化及滤布滤池集成污水处理装置, 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外部侧边设置有原水进水口、总出水口、总进气管口和污泥排出口; 所述壳体的内腔设置有五道隔板,所述五道隔板将壳体分隔成厌氧池、一级生化池、二级生 化池,竖流式沉淀澄清池、滤布滤池和消毒池;所述一级生化池和二级生化池均设置有导流 器,所述导流器上分别设置有一级生化池进水导流器口和二级生化池进水导流器口;一级生 化池进水导流器口与一级生化池布水管为一体联接在厌氧池与一级生化池的隔板上。
在以上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厌氧池的底部设置有厌氧池布水管,所述厌氧池布水管上 设置有圆孔;所述一级生化池的下部设有一级生化池布水管和一级生化池布气管,所述一级 生化池布水管上设置有圆孔,所述一级生化池布气管上设置有一级生化池布气管曝气喷头; 所述二级生化池的下部设有二级生化池布气管,所述二级生化池布气管上设置有二级生化池 布气管曝气喷头。
还可以优选的是,总进气管口与二级生化池布气管、一级生化池布气管、厌氧池布气管 设置为一体结构;二级生化池布气管曝气喷头安装在二级生化池布气管上共同安装在二级生 化池底部;一级生化池布气管曝气喷头安装在一级生化池布气管上且共同安装在一级生化池 的底部。
还可以优选的是,所述厌氧池、一级生化池和二级生化池内均分别设置有厌氧池软性填 料、一级生化池软性填料和二级生化池软性填料;厌氧池软性填料通过拉绳固定在厌氧池内; 一级生化池软性填料通过拉绳固定在一级生化池内;二级生化池进水导流器口联接在一级生 化池与二级生化池的隔板上连通一级生化池与二级生化池,二级生化池软性填料通过拉绳固 定在二级生化池内。
还可以优选的是,所述滤布滤池采用竖片纤维滤布滤池,且其设置有进水区、出水区和 污水处理区。
还可以优选的是,所述消毒池设置有消毒装置;消毒池设置有消毒池进水管;所述竖流 式沉淀澄清池设置有竖流式沉淀澄清池进水口和竖流式沉淀澄清池出水口;竖片纤维滤布滤 池设置有竖片纤维滤布滤池进水调节挡板、竖片纤维滤布滤池吸泥管、竖片纤维滤布滤池行 车、竖片纤维滤布滤池吸泥泵、竖片纤维滤布滤池滤框滤布和竖片纤维滤布滤池出水口;竖 流式沉淀澄清池进水口与二级生化池联接并连通;竖流式沉淀澄清池出水口与竖片纤维滤布 滤池进水管联接在竖流式沉淀澄清池竖片纤维滤布滤池的隔板上;竖片纤维滤布滤池通过竖 片纤维滤布滤池进水调节挡板安装在竖片纤维滤布滤池内;竖片纤维滤布滤池行车设有转动 轮与竖片纤维滤布滤池的平行轨道以滚动方式结合,竖片纤维滤布滤池吸泥管固定在竖片纤 维滤布滤池行车上随竖片纤维滤布滤池行车移动,竖片纤维滤布滤池吸泥泵固定在竖片纤维 滤布滤池行车上并与竖片纤维滤布滤池吸泥管联接在一起,竖片纤维滤布滤池滤框滤布安装 在竖片纤维滤布滤池内的支架上,竖片纤维滤布滤池出水口与消毒池进水管联接在竖片纤维 滤布滤池与消毒池的隔板上,总出水口安装在消毒池的侧面中间或下方位置处。
还可以优选的是,所述竖流式沉淀澄清池设置有进水管和中心布水管;所述污泥排出口 采用设置在竖流式沉淀澄清池上的竖流式沉淀澄清池污泥排出口。
还可以优选的是,所述厌氧池、一级生化池、二级生化池,竖流式沉淀澄清池和滤布滤 池内均设置有支架。
还可以优选的是,原水进水口与厌氧池布水管一体联接在厌氧池的侧部中上方位置处; 厌氧池布气管安装在厌氧池底部。
还可以优选的是,所述厌氧池、一级生化池和二级生化池内均装填有强化微生物菌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微动力生物强化及滤布滤池集成污水处理装置,在厌氧池、一、二级生化 池中加入生物强化菌群,使厌氧池、一级生化池、二级生化池的体积减少了三分之一,占地 面积和动力消耗减少;由竖片纤维滤布滤池替代了中间贮水池、石英砂过滤器、活性炭吸附 器,并且竖片纤维滤布滤池的进出水水处理过程是依靠水的重力完成的,此过程无须动力消 耗,并能保证出水SS的水质指标;其采用了生物强化技术和具有“反粒度”概念定向有序的 纤维过滤介质以及特殊的移动线状扫描的冲洗技术的集成,具有能耗低、占地小、池深浅、 造价低、处理量大、出水水质好、运行维护简单等优点;其能够降低成本,节能环保,稳定 水处理操作和效果,解决现有的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设计不合理、未充分发挥设备空间作用、 占地面积大、动力消耗大和出水SS(浊度)指标难控制的问题,满足实际情况的需要。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微动力生物强化及滤布滤池集成污水处理装置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微动力生物强化及滤布滤池集成污水处理装置的俯视图。
图中,1为原水进水口,2为厌氧池,3为厌氧池软性填料,4为一级生化池进水导流器 口,5为一级生化池,6为一级生化池软性填料,7为二级生化池进水导流器口,8为二级生 化池,9为二级生化池软性填料,10为总进气管口,11为竖流式沉淀澄清池进水口,12为竖 流式沉淀澄清池,13为竖流式沉淀澄清池出水口,14为竖片纤维滤布滤池进水管,15为竖 片纤维滤布滤池进水调节挡板,16为竖片纤维滤布滤池,17为竖片纤维滤布滤池吸泥管,18 为竖片纤维滤布滤池行车,19为竖片纤维滤布滤池吸泥泵,20为竖片纤维滤布滤池滤框滤布, 21为竖片纤维滤布滤池出水口,22为消毒池进水管,23为消毒池,24为总出水口,25为竖 流式沉淀澄清池污泥排出口,26为二级生化池布气管,27为二级生化池布气管曝气喷头,28 为一级生化池布气管,29为一级生化池布气管曝气喷头,30为一级生化池布水管,31为厌 氧池布气管,32为厌氧池布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 显然可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不同的变型和改型而不超出后附权利要求限定的本实用新型更宽的 精神和范围。因此,以下实施例具有例示性的而没有限制的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