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 技术转移 >> 正文

便于清洁的壳管式污水换热器

发布时间:2018-5-7 14:04:02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申请日2014.05.19

  公开(公告)日2014.08.20

  IPC分类号F28D7/00; F28F9/06; F25B30/06; F28F9/00; F28F9/013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壳管式污水换热器,尤其是一种便于清洁的壳管式污水换热器,包括壳体和换热管束,该壳体上制出一污水进水口和一污水出水口,该壳体的一侧端部安装一能拆卸的清水封头,该清水封头内侧的壳体中嵌装能取出的换热管束,在清水封头和壳体端部之间嵌装一管束端板,该管束端板与清水封头之间安装一封头隔板,该封头隔板一侧的出水腔分别与清水出水口和所述换热管束嵌装在管束端板内的一端连通,该封头隔板另一侧的进水腔分别与清水进水口和所述换热管束嵌装在管束端板内的另一端连通,所述壳体的另一侧端部安装一能拆卸的污水封头,本发明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拆卸所述清水封头和污水封头,从而完成对壳体和换热管束进行清洁。

  权利要求书

  1.一种便于清洁的壳管式污水换热器,包括壳体和换热管束,该壳体上制出污水进水口 和污水出水口,其特征在于:在壳体的一侧端部安装一能拆卸的清水封头,该清水封头内侧 的壳体中嵌装能取出的换热管束,该换热管束分别与清水封头上安装的清水进水口和清水出 水口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清洁的壳管式污水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在清水封头 和壳体端部之间嵌装一管束端板,该管束端板与清水封头之间安装一封头隔板,该封头隔板 一侧的出水腔分别与所述清水出水口和换热管束嵌装在管束端板内的一端连通,该封头隔板 另一侧的进水腔分别与所述清水进水口和换热管束嵌装在管束端板内的另一端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清洁的壳管式污水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在清水封头 和壳体端部之间嵌装一管束端板,该管束端板与清水封头之间安装一封头隔板,该封头隔板 两侧的管束端板上分别嵌装换热管束的两端部,在封头隔板上安装一短隔板,该短隔板将封 头隔板一侧空腔分隔为出水腔和进水腔,封头隔板另一侧的空腔为折流腔,换热管束与短隔 板相对位的一侧端部被所述短隔板分隔为两部分,一部分位于进水腔处且与所述清水进水口 连通,另一部分位于出水腔处且与所述清水出水口连通,所述换热管束的另一侧端部与所述 折流腔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便于清洁的壳管式污水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 换热管束外横向间隔安装多个管束支架,每个管束支架下端部与壳体内壁均安装移动支撑装 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便于清洁的壳管式污水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支 撑装置为脚轮或滑道或滑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便于清洁的壳管式污水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 另一侧端部安装一能拆卸的污水封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便于清洁的壳管式污水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 水平安装倾角范围为0~10度,所述清水封头侧的竖直高度不低于污水封头的竖直高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便于清洁的壳管式污水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和 污水封头均采用非金属材质,所述换热管束为直管束或螺旋管束。

  9.一种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多台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或5或6或7或8所述的壳管 式污水换热器、水源热泵机组、供热设备,该水源热泵机组通过热水循环泵连通多个并联连 接的供热设备,该水源热本泵组的另一端的出水端通过清水循环泵并联连接所有壳管式污水 换热器的清水进水口,该水源热泵机组的另一端的进水端并联连接所有壳管式污水换热器的 清水出水口,所有壳管式污水换热器的污水进水口并联连接后通过污水泵连通污水源,多台 壳管式污水换热器污水出水口并联连接后连通污水源。

  10.一种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多台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或5或6或7或8所述的壳管 式污水换热器、水源热泵机组、供热设备,该水源热泵机组通过热水循环泵连通多个并联连 接的供热设备,该水源热泵机组的另一端的出水端通过清水循环泵连通第一个壳管式污水换 热器的清水进水口,该水源热泵机组的另一端的进水端连通最后一个壳管式污水换热器的清 水出水口,自第一个壳管式污水换热器至最后一个壳管式污水换热器中的每个壳管式污水换 热器的清水出水口均连通下一个壳管式污水换热器的清水进水口,自最后一个壳管式污水换 热器至第一个壳管式污水换热器中的每个壳管式污水换热器的污水出水口均连通下一个壳管 式污水换热器的污水进水口,所述最后一个壳管式污水换热器的污水进水口通过污水泵连通 污水源,所述第一个壳管式污水换热器的污水出水口连通污水源。

  说明书

  一种便于清洁的壳管式污水换热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壳管式污水换热器,尤其是一种便于清洁的壳管式污水换热器。

  背景技术

  随着环境污染形势的日益严峻,以城市污水、再生水和其他地表水为热源的水源热泵技 术因其能够降低工业及采暖空调能耗、节能减排的特点受到越来越多生产企业的关注,尤其 是在石油、化工等领域之中,从工业废水中提取热能,实现污水的余热回收利用的技术已经 成为一种工业和建筑领域节能的重要途径。

  在上述领域的换热器中,尤其以壳管式换热器应用的最为广泛,所述壳管式污水换热器 的结构包括壳体和换热管束,所述换热管束与壳体多为一体安装不可拆卸,所述换热管束的 两端分别连通清水进水管和清水出水管,该换热管束外侧的壳体上分别设置相应的污水进水 管和污水出水管。但上述的结构中由于作为热源的污水中含有大量的微生物、絮状物、胶体, 漂浮和悬浮固体颗粒等物质,因此在换热器使用过程中,常会出现换热管束的污水侧出现污 物沉淀、结垢等问题,从而导致换热器的传热热阻增大,不但严重影响了换热效果降低了工 作效率,还会造成换热器的损坏,导致养护成本的提升,降低换热器的使用寿命。

  因此,解决换热器污物和水垢的清洁问题是阻碍污水热能有效利用的重要问题之一。中 国专利公开号CN103134352A公开了一种“流道式污水换热器”技术方案,采用类似宽窄板片 式的板式换热器结构,将污水和清水分别引入箱体内的污水流道和清水流道中,通过间壁式 换热,实现两种水体的热交换,其特征在于设置了可开启的清污门,可较为方便地进行人工 对沉积污物和结垢的清理,具有较好的效果。但是,该技术方案仅能利用开启清污门用机械 方式进行清污,很难实现彻底的清污;清污门的承压面积大,容易出现泄漏;而且采用宽窄 型流道,故单位体积内的换热面积减小;此外,该换热器采用了较多的金属材料,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合理、便于拆卸,方便清洁且换 热效率高的壳管式污水换热器。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便于清洁的壳管式污水换热器,包括壳体和换热管束,该壳体上制出污水进水口和 污水出水口,其特征在于:在壳体的一侧端部安装一能拆卸的清水封头,该清水封头内侧的 壳体中嵌装能取出的换热管束,该换热管束分别与清水封头上安装的清水进水口和清水出水 口连通。

  而且,在清水封头和壳体端部之间嵌装一管束端板,该管束端板与清水封头之间安装一 封头隔板,该封头隔板一侧的出水腔分别与所述清水出水口和换热管束嵌装在管束端板内的 一端连通,该封头隔板另一侧的进水腔分别与所述清水进水口和换热管束嵌装在管束端板内 的另一端连通。

  而且,在清水封头和壳体端部之间嵌装一管束端板,该管束端板与清水封头之间安装一 封头隔板,该封头隔板两侧的管束端板上分别嵌装换热管束的两端部,在封头隔板上安装一 短隔板,该短隔板将封头隔板一侧空腔分隔为出水腔和进水腔,封头隔板另一侧的空腔为折 流腔,换热管束与短隔板相对位的一侧端部被所述短隔板分隔为两部分,一部分位于进水腔 处且与所述清水进水口连通,另一部分位于出水腔处且与所述清水出水口连通,所述换热管 束的另一侧端部与所述折流腔连通。

  而且,所述换热管束外横向间隔安装多个管束支架,每个管束支架下端部与壳体内壁均 安装移动支撑装置。

  而且,所述移动支撑装置为脚轮或滑道或滑轨。

  而且,所述壳体的另一侧端部安装一能拆卸的污水封头。

  而且,所述壳体的水平安装倾角范围为0~10度,所述清水封头侧的竖直高度不低于污水 封头的竖直高度。

  而且,所述壳体和污水封头均采用非金属材质,所述换热管束为直管束或螺旋管束。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多台如权利要求1或2或3 或5或6或7或8所述的壳管式污水换热器、水源热泵机组、供热设备,该水源热泵机组通过热 水循环泵连通多个并联连接的供热设备,该水源热本泵组的另一端的出水端通过清水循环泵 并联连接所有壳管式污水换热器的清水进水口,该水源热泵机组的另一端的进水端并联连接 所有壳管式污水换热器的清水出水口,所有壳管式污水换热器的污水进水口并联连接后通过 污水泵连通污水源,多台壳管式污水换热器污水出水口并联连接后连通污水源。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多台如权利要求1或2或3 或5或6或7或8所述的壳管式污水换热器、水源热泵机组、供热设备,该水源热泵机组通过热 水循环泵连通多个并联连接的供热设备,该水源热泵机组的另一端的出水端通过清水循环泵 连通第一个壳管式污水换热器的清水进水口,该水源热泵机组的另一端的进水端连通最后一 个壳管式污水换热器的清水出水口,自第一个壳管式污水换热器至最后一个壳管式污水换热 器中的每个壳管式污水换热器的清水出水口均连通下一个壳管式污水换热器的清水进水口, 自最后一个壳管式污水换热器至第一个壳管式污水换热器中的每个壳管式污水换热器的污水 出水口均连通下一个壳管式污水换热器的污水进水口,所述最后一个壳管式污水换热器的污 水进水口通过污水泵连通污水源,所述第一个壳管式污水换热器的污水出水口连通污水源。

  本发明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1、本换热器中,当壳体内积累的污物较少时,可以开启所述壳体一侧端部安装的污水封 头用钢丝刷等工具清洁换热管束的外壁和壳体内壁,由于壳体的水平安装倾角范围为0~10 度,清洁后的污物可沿水平安装倾角流出壳体内,便于清洁。

  2、本换热器中,当壳体内积累的污物较多时,可以开启所述壳体另一侧端部安装的清水 封头,通过所述移动支撑装置将管束支架连同换热管束和管束端板拉出壳体,由钢丝刷清洁 壳体内壁,并在壳体外对换热管束的外壁由人工进行彻底清洁,操作清洁更为简单。

  3、本换热器中,由于所述壳体和污水封头均采用非金属材质,所以其密封效果更好且节 省材料成本。

  4、本换热器中,通过分别安装的封头隔板,将所述清水封头分隔为进水腔和出水腔,从 而调整清水的流速,提高换热效率。

  5、本换热器中,当采用如图4所述的结构时,通过分别安装的封头隔板和短隔板,可将 所述清水封头分隔为进水腔,出水腔和折流腔,从而调整清水的流速,加长流程,减少死区, 更好的提高换热效率。

  6、本换热器中,所述换热管束采用直管束或螺旋管束,其单位体积内的换热面积更大, 换热效率更高。

  7、本发明中,壳体的两端分别安装清水封头和污水封头,两个封头均可取下,可根据壳 体内污物的多少决定如何清洗,由此实现了壳体内彻底的清洗,保证了换热效果,同时,换 热管束的结构、封头隔板以及短隔板的结构相互配合,进一步提高了换热效率,是一种换热 效率高、使用方便的换热设备,可适用于多种场合的热交换工作。

相关推荐
项目深度追踪
数据独家提供
服务开通便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