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 技术转移 >> 正文

污水除臭工艺方法

发布时间:2018-5-19 19:30:58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申请日2014.04.04

  公开(公告)日2014.07.16

  IPC分类号C02F3/34; C12N1/20; C02F3/12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污水除臭工艺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步骤A:在培养罐的罐体中间设置一层布满孔的横隔层将所述培养罐分为上下两层,再将滤料将置于该横隔层上;步骤B:以一个培养罐为标准,称取培养基,通过高压高温灭菌;将培养基均匀喷洒在所述滤料上;步骤C:将培养罐设置于培养池内,生成足够的芽孢杆菌,以保证菌群的正常生长;步骤D:当菌群培养完成后,将土壤微生物投入到活性污泥法处理污水的工艺中。本发明实现了在源头上消除污水臭气的新工艺,从而根本上减少并消除了污水处理厂在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臭气问题。

  摘要附图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污水除臭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步骤A:在培养罐的罐体中间设置一层布满孔的横隔层将所述培养罐分为上下两层,再将滤料将置于该横隔层上;

  步骤B :以一个培养罐为标准,称取培养基,通过高压高温灭菌;将培养基均匀喷洒在所述滤料上;

  步骤C:将培养罐设置于培养池内,生成足够的芽孢杆菌,以保证菌群的正常生长;

  步骤D:当菌群培养完成后,将土壤微生物投入到活性污泥法处理污水的工艺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除臭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D中,投放比例为:每1吨污水投放50-100克菌群。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除臭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料采用生物滤料或者无机滤料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生物滤料采用火山岩生物滤料或陶粒滤料,所述无机滤料采用碎石、卵石、炉渣、焦炭或者以沸石为主的轻质多孔材料。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除臭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料的装填位置至培养罐从底到高内三分之二处。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除臭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基的pH值控制在6至8之间。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除臭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中,所述培养基每4-6小时喷洒在滤料上,以实现的培养和生长。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除臭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基按总量为100%的质量百分比计,包括:蔗糖 0.5%-1.5%,磷酸二氢钾 0.01%-0.1%,硫酸铵 0.005%-0.05%,蛋白胨 0.05%-0.15%,碳酸钙 0.05%-0.15%,酵母膏 0.01%-0.1%,琼脂 1%-3%,余量为水。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除臭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中,环境条件为:温度为18-30℃,湿度为90%-100%。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除臭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中,芽孢杆菌培养的时间为7-10天。

  说明书

  一种污水除臭工艺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环保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污水除臭工艺方法。

  背景技术

  通常,一般的污水处理厂常常采用将污水处理环节封闭在构筑物或设备中的技术 以降低臭气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一般来说,这些方法在构筑物没有泄漏的情况下,确 实可以解决污水处理厂对周边环境的影响问题,但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臭气的产生。 而且在被封闭的构筑物内,臭气及有腐蚀作用的气体浓度会成倍提高。在这个封闭的 环境内会有十分难闻甚至令人窒息的臭味,而这件物质也会加快机械设备和监测仪表 的腐蚀。

  目前,在污水处理厂最常用的除臭方法是从限制臭气的散发和扩散上的角度来完 成的。首先需要把产生臭气的构筑物封闭起来,用鼓风机抽吸从而将臭气集中后输送 到专门的除臭装置中;然后再分别用化学的、物理的或生物化学的方法对臭味物质进 行处理;最后,将经过除臭处理的尾气排放到大气中。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污水除臭工艺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 骤:

  步骤A:在培养罐的罐体中间设置一层布满孔的横隔层将所述培养罐分为上下两 层,再将滤料将置于该横隔层上;

  步骤B:以一个培养罐为标准,称取培养液,通过高压高温灭菌;将培养基均匀 喷洒在所述滤料上;

  步骤C:将培养罐设置于培养池内,生成足够的芽孢杆菌,以保证菌群的正常生长;

  步骤D:当菌群培养完成后,将土壤微生物投入到活性污泥法处理污水的工艺中。

  本发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其原理在于,本发明利用一个生物培养器对以芽孢杆 菌为主的土壤微生物进行筛选培育,然后将这些土壤微生物接连不断的投放到活性污 泥法的生物池内,使这种对有机物和各种臭气物质具有很强氧化分解能力的微生物成 为系统中的优势菌群,在生物反应池降解有机物的同时将含氮、硫的无机化合物和带 活性基团的有机物吸附、氧化、分解,从而实现在臭气产生时,就将臭气物质消灭, 从而杜绝臭气的释放和扩散,从根本上解决污水厂的臭气问题,达到较完全彻底的除 臭目的。

  为了培养土壤微生物,需设置紧凑的选择和培养特定土壤微生物菌群的生物反应 系统。而此生物反应系统的核心即为可调节土壤微生物最良好的繁殖环境条件的微生 物培养罐。培养罐内装填一定数量的以土壤微生物为主制作的生物滤料和以沸石为主 的轻质多孔无机滤料。从而为土壤微生物创建合适的生存环境。

  为实现连续培养和增殖土壤微生物菌群,还需要建设一个培养池,池内设置足够 多的微生物培养罐。通过培养池的作用,选择培养和增殖土壤微生物菌群,从而在处 理设施内形成稳定的,主导支配污泥系统的土壤微生物菌群。

  其具体工艺为:

  恶臭物质是一般在有机物中含有的蛋白质,氨基酸,核酸等分解时产生的副产物。 土壤微生物利用氮、磷等有机营养物质生长增殖的同时也与恶臭物质如氨、硫化氢、 二甲氨、甲硫醇、二甲二硫等产生吸附、凝聚、结合、重缩合、氧化、还原等生物反 应过程,去除恶臭物质。并且,通过本工艺能够产生土壤特殊气味的微生物,可切断 恶臭的散发。

  整个除臭工艺如下:

  1)菌群培养

  这是整个发明的核心部分,要求在污水处理厂设置相应的厂区,用以实现特定土 壤微生物的培养。该厂区内由不同的生物培养池组成,每一个培养池有大量的培养罐, 每一个培养罐结构和内容完全相同。要求可以对整个厂区的温度和湿度进行控制,以 保证菌群的正常生长。

  2)菌群投放

  当菌群培养完成后,将土壤微生物投入到活性污泥法处理污水的工艺中。活性污 泥法是在污水处理过程中,在曝气池中进行人工充氧,实现对污水中各种微生物的培 养而形成活性污泥。活性污泥的实质是微生物群体,具有对有机物吸附和氧化作用, 从而实现分解去除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在沉淀池中实现污泥与水的分离,处理完成 已净化的水排出污水处理厂,大部分污泥再回流到曝气池,多余部分则排出污水处理 系统。而除臭菌群的投放与污水处理工艺的菌群同时投放。按照处理污水的规模及污 水处理的主要来源,以每一吨污水50-100克菌群的比例投放。投入的菌群的比例应该 准确,投入太少,除臭效果不佳;投入太多,也会造成菌群的浪费。

  3)臭气吸附

  污水中的恶臭成分在一定条件下产生,并从水中析出发散。但由于污水处理的工 艺保证了当恶臭物质产生时,立即与微生物的代谢产物结合或吸附,从而在恶臭尚未 发散就被消灭。

  4)代谢

  被吸附的恶臭物质是微生物代谢、增殖的能源,通过一系列分解及氧化反应,恶 臭物质转化为无臭味的其他物质,从而根源上彻底去除了恶臭物质。

  优选的,所述步骤D中,投放比例为:每1吨污水投放50-100克菌群。

  优选的,滤料采用生物滤料或者无机滤料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生物滤料采用火山 岩生物滤料或陶粒滤料,所述无机滤料采用碎石、卵石、炉渣、焦炭或者以沸石为主 的轻质多孔材料。

  优选的,所述滤料的装填位置至培养罐从底到高内三分之二处。

  本发明进一步采用以上技术特征,其优点在于,培养罐的结构如图1所示,其结 构可以保证芽孢杆菌在培养基上正常的生长。按照培养罐的大小,可装入以土壤微生 物为主制作的生物滤料和无机滤料,装填位置可至培养罐内约三分之二处。生物滤料 可采用火山岩生物滤料及陶粒滤料等,而无机滤料可采用碎石、卵石、炉渣、焦炭及 以沸石为主的轻质多孔材料等。

  优选的,培养基的pH值控制在6至8之间。

  优选的,所述步骤B中,培养基每4-6小时喷洒在生物滤料上,以实现的培养和 生长。

  优选的,所述培养基按总量为100%的质量百分比计,包括:蔗糖0.5%-1.5%,磷 酸二氢钾0.01%-0.1%,硫酸铵0.005%-0.05%,蛋白胨0.05%-0.15%,碳酸钙 0.05%-0.15%,酵母膏0.01%-0.1%,琼脂1%-3%,余量为水。

  优选的,所述步骤C中,环境条件为:按照18-30℃的温度及90%-100%的湿度 控制环境。

  优选的,所述步骤C中,芽孢杆菌培养的时间为7-10天。

  本工艺是一种全新角度的污水处理厂生物除臭工艺,更贴切的说法是消臭工艺。 工艺不再等到臭气产生出来再去收集处理,而是主动的从根源入手,在臭气产生之际 即将臭气物质消灭,从而从根源上消除臭气的产生。

  本发明实现了在源头上消除污水臭气的新工艺,从而根本上减少并消除了污水处 理厂在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臭气问题。

相关推荐
项目深度追踪
数据独家提供
服务开通便捷 >